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4.2 山岳的形成 (人教版必修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9:50:38
文档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4.2 山岳的形成 (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考纲要求】1.高考要求:(1)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热点:(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褶皱山、断块山的形成及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尤其是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2)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地质剖面图、区域图和示意图形式考查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3)从考核能力上看,注重从实际问题(如地质构造与矿产、工程建设等)入手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考情分析】1.考点分布:2012上海卷地理(四);72012四川卷文综1~2;2012江苏卷
推荐度:
导读第二节山岳的形成【考纲要求】1.高考要求:(1)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热点:(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褶皱山、断块山的形成及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尤其是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2)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地质剖面图、区域图和示意图形式考查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3)从考核能力上看,注重从实际问题(如地质构造与矿产、工程建设等)入手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考情分析】1.考点分布:2012上海卷地理(四);72012四川卷文综1~2;2012江苏卷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

【考纲要求】

1.高考要求:(1)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热点:(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褶皱山、断块山的形成及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尤其是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2)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地质剖面图、区域图和示意图形式考查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3) 从考核能力上看,注重从实际问题(如地质构造与矿产、工程建设等)入手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考情分析】

1.考点分布:2012上海卷地理(四);7 2012四川卷文综1~2; 2012江苏卷地理9~10。

2. 高考命题趋势:(1)以景观图、形态示意图切入,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2)结合区域等高线图、重要城市、乡村规划图、地质构造示意图考查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自主学习】

 1.褶皱山

(1)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________,叫做褶皱。

(2)基本单位——褶曲。

褶曲基本形态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地貌
背斜向上拱起中心部分____,两翼____

发育成山岭,但顶部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____

向斜向下弯曲中心部分____,两翼____

发育成谷地,但槽部受挤压,不易侵蚀而形成____

(3)规模:褶皱山大的可绵延数千千米,小的只有几十米。

2.断块山

(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__________,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并沿________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位移类型

①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②垂直方向

3.火山

(1)成因: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2)组成:包括________和火山锥两部分。

4.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运输方式线路分布延伸方向
表现以____为主,____为辅

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河谷地带

____前进

原因修建________的成本和难度均低于______

地势________,施工难度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

地势起伏大
【学习探究】

〖互助学习〗 根据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是否能根据地貌是山岭或谷地来判断其地质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

 

2. 开凿隧道时需要避开向斜部位吗?

 

3.安第斯山脉是由哪两个板块挤压碰撞而成的?

4. 岩层发生断裂是否就一定形成断层。

〖思路点拨〗

点拨点一  褶皱山和断块山

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地质构造褶皱断层
背斜向斜

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
侵蚀后地貌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

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成泉的地方。

(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

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

(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背斜建隧道

在断层地带建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烈度会变大。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背斜是隧道的良好选址。在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在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例1.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    。

(2)图中,陡崖出现在   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工程建设需开凿一隧道,应选在何处。

解析:

答案:

点拨点二  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板块相对移动方向对地貌的影响举例形成边界的类型
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海岭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生长边界←|→

板块相撞(相向移动)

板块与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消亡边界→|←

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它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屿和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斯山脉、山脉等消亡边界→|←

例2.2010年10月20日,探险家德鲁·布里斯托尔和他的团队表演了令人心惊肉跳的一幕,他们采用缘绳下降法进入到马鲁姆活火山内部。当时,炙热的熔岩湖距离他只有100米。马鲁姆活火山位于瓦努阿图群岛的小岛安布利姆岛上。读图回答(1)~(2)题。

(1)马鲁姆活火山位于…………………………………………………………………………………(    )

A.太平洋板块内部的断层构造带              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边界

C.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生长边界          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2)德鲁·布里斯托尔对安布利姆岛上的岩石进行考察,发现大多数岩石…………………………(    )

A.具有层理构造                            B.具有气孔构造

C.含有海洋动物化石                        D.为页岩或板岩

解析:

答案:

〖变式达标〗

读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幅地质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地质构造叙述正确的是…………(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谷           D.向斜山

2.关于该地地质作用和地貌叙述正确是…(    )    

A.丙地可能存在雅丹地貌

B.甲可能存在柱状节理发育岩石的球状风化

C.乙地可能存在喀斯特地貌

D.甲乙丙三地中应该可以找到冲积扇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处河谷的成因是……………………………………………………………………………(  )

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                   B.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

C.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             D.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

4.图中③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砂岩              D.砾岩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

5.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它们最可能属于………………………………………(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6.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 

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7~8题。

7.甲图中的河流 ………………………………………………………………………………………(  )

A.位于南半球,由北向南流                B.位于北半球,由南向北流

C.位于南半球,由南向北流                D.位于北半球,由北向南流

8.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 ……………………………………………………………………………(  )

A.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湖泊水              B.泉水涌出量最大的季节是冬季

C.河谷处的地质构造是向斜                D.湖泊为咸水湖

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安区)“八水”位置。完成9~10题。

9.“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  )

A.水平错断                             B.褶皱凹陷

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

10.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  )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1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n表示          水循环的          环节;        海区(填字母)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该海区还可能埋藏有            等能源资源;             海区可能蕴藏有未来利用潜力很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2)A处的地质构造是           ,形成山谷的原因是                          。

    (3)如果在A、B、E中选一地建地下隧道(垂直于削面方向),应选择          地;三地中有利于石油储存的是        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           处。

(4)图中a、b、c、d四处最容易产生泥石流的是………………………………………………(    )

A.a    B.b    C.c    D.d

(5)从地质构造方面看,m河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属________地形区,如果在东部地区从南(A)向北(B)修建一条平缓的公路,选择的海拔高度应为 

A.240~250米                     B.250~260米

C.260~270米                     D.270~280米

(2)在图中A、B间画出此公路,该地区公路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选择公路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的原因是什么?

 

 

(4)乙图为AB间公路所经某处的剖面图,如在该处修一高架桥,桥桩应打在①~④的________处,理由是什么?

 

〖课堂小结〗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2.地质构造判断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形成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

(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

(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课后巩固】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1~3题。

    

1. 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 由北向南                         B. 由南向北

C. 由东向西                         D. 由西向东

2. 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

A. 向斜             B. 背斜         C. 谷地        D. 山岭

3. 乙图中的泉,涌水量最大的季节最可能是……………………………………………………(    )

A. 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B.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C. 亚欧上受冷高压控制 

D. 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看下图,根据要求完成4~5题

4.对于上图解释合理的是 ……………………………………(    )

A.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         

B.该地地下一定有石油蕴藏

C.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D.庐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

5.若京沪高铁从上述地区穿过,工程人员必须考虑…………(    ) 

A.高速铁路施工过程防止诱发地震            

B.保护植被,避免引发山洪或泥石流         

C.为降低成本,一定要修穿山隧道           

D.修高架桥以降低冻土的不良影响

地震是突发性强、破坏大的自然灾害,研究地震时空分布规律及其破坏程度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前提,这也为地震多发地区的防震减灾教育提供必要的依据,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区域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耳其多地震与其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有关;

 ②日本、我国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有关;

 ③印度尼西亚南侧多地震与其处于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

④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有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回答8~9题。

8.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沿中间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

9.图中甲处地形与地质构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山谷——背斜       B.山脊——向斜      C.山谷——向斜      D.山脊——背斜

我国东部某校学生进行野外考察时,依据地质工作者发现的不同古生物化石,绘制了下面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E—D—C之间的地质构造为…………………………(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断块山

11.通过考察,学生做出了如下记录,记录错误的是…(  )

A.AB坡植被状况比BC坡要好

B.该地岩层主要是沉积岩

C.D处岩层可能蕴含丰富的石油资源

D.B处山脉主要是受内力作用形成的

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甲、乙、丙、丁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丁、丙、甲、乙                         D.丙、丁、甲、乙

13.下列关于此地开发的叙述,合理的是 ………………………………………………………………(  )

A.可以在此地修建采石厂

B.地表可以修建铁路

C.褶皱内部肯定存在油气,可以开发

D.可以修建水库堤坝

“岱崮地貌”(下图)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体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据此回答14~15题。

14.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 …………………………………(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15.结合景观图判断“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 ……………………………………………………(  )

A.沉积→岩层的断裂作用                 B .岩浆沿地壳缝隙喷出地表

C.沉积→抬升→外力侵蚀                 D.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

16.下面两幅图,图Ⅰ为我国西南某地的地质构造和等高线图,图Ⅱ是图Ⅰ中沿NM线的部分地质剖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地形为         ,在图Ⅱ中补画完整MN线的地形、地质剖面图。 

(2)根据岩层弯曲特征,该地的地质构造应是        ,该地质构造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地形?      

                                                                                       。

(3)A、B、C三处岩层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属于沉积岩的是    、        。

(4)依据科学发展观,如果利用当地资源对图示区域进行合理的开发,请简述其开发的方向和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生态环境问题。

                                                                                            

                                                                                             

   17.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甲图是乙图中岩层局部放大图。

材料二 “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

(1)图示地区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边界,其边界类型为    边界。判断依据是                   。

(2)②④两处分别可能是哪两类岩石,请说明理由。

 (3)⑥处可能存在的矿产是 …………………………………………………………………………(  )

A.有色金属        B.石油    C.金刚石        D.大理岩

(4)结合材料二和图乙,判断图甲中①处至少发生过____次地震。

A.2        B.3    C.4        D.5

【课后反思】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思路点拨〗

〖变式达标〗1. D 2. B 3. D 4. B

   5.B 沉积岩的岩层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特征。

   6.C 从地质构造上看该地为断层,断层构造中相对下降的岩体,往往形成低地或谷地,因此,该地河谷地形是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7.B  从等高线弯曲状况判断该地湖泊地势较高,而根据剖面图中,较陡一侧的侵蚀作用是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那么该河是右侧受侵蚀,为北半球,由南向北流。本题要求综合读图判断,涉及等高线的判读、根据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来判断南北半球等。 

  8.B  该地是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丰富,转化为地下水多,泉水涌出多。湖泊是其水源之一,但降水是主要的,从地层弯曲状况看,该地质构造为背斜,降水较多的地中海气候区,湖泊应为淡水湖。 

  9.C   从地质成因看,渭河平原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由于渭河平原断裂下陷使地势低于周围地区,河流汇集形成“八水绕长安”的现象,故本题选C项。

 10.A秦岭北坡是陕西省(包括西安市)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历史上古长安有“陆海”之称,主要是因为秦岭北坡森林茂密,而森林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发源于秦岭北坡的河流给古长安带来丰沛的水源。但后来随着历朝宫殿的建设、人口的大量增加等原因,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河流水源枯竭,“陆海”今日不复存在,故本题选A项。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不会减少水的数量;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与否同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原因关系不大;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与位于北坡的西安市水资源减少无关,故B、C、D三项均可排除。

11. (1)海陆间;水气输送;C煤石油天然气;D   (2)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受侵蚀而成 

(3)A  A  B (4)C   (5)断层线附近岩石多破碎,受侵蚀逐渐形成

   12.  (1)江南丘陵 B  (2)做图略。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公路建设成本低、难度较小。(4)④ 背斜地区拱形结构较稳固。

   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属江南丘陵,根据选线原则应选建在起伏最小、250~260米之间的平坦地区。第(2)题,从图中可知公路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第(3)题,山区交通建设成本高、难度大。第(4)题,由①②③④的地质构造可知应建在④处,背斜顶部被侵蚀后,剩余部分为拱形结构,较稳固。

【课后巩固】1. B 2. B 3. C  4. C 5. B 6. D 7. C 8. A 9. B 10.B 11.C 12.C 13.A 14.B 15.A

16.  (1)山地  画图略(要求形态正确,顶点正确)  (2)向斜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残留成为山岭  (3)C  AB(4)发展方向① 该地区有喀斯特地貌分布,可以以这一旅游资源为依托进行合理的规划,发展旅游产业;②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自然要素,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经济林术等),并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③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等。  注意问题:① 在开发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植被的保护,以免水土流失而造成严重的“石漠化”现象;②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产生;③ 注意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17. (1)亚欧 非洲 消亡 图中地质构造为褶皱,是由板块碰撞和水平挤压形成的  (2)花岗岩、大理岩;理由:②处为岩浆侵入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侵入岩,多为花岗岩;④处为石灰岩接近岩浆受高温作用而形成的变质岩,多为大理岩。(3)B (4)B

文档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4.2 山岳的形成 (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考纲要求】1.高考要求:(1)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热点:(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褶皱山、断块山的形成及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尤其是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2)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地质剖面图、区域图和示意图形式考查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3)从考核能力上看,注重从实际问题(如地质构造与矿产、工程建设等)入手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考情分析】1.考点分布:2012上海卷地理(四);72012四川卷文综1~2;2012江苏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