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 14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星宿(sù) 差使(chāi) 言简意赅(ɡāi)
B. 提防(dī) 胆怯(què) 脍炙人口(kuài )
C. 炫耀(xuàn) 贮藏(zhù) 迥然不同(jiǒnɡ)
D. 执拗(niù ) 猝然(cù) 谆谆教诲(dū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认真打扫、细心布置,我们的教室换然一新。
B.星期天,我回到了久违的母校,看到校友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我不禁感慨万分。
C.“猜灯谜”这种文化活动在中国渊远流长,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还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
D.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搬门弄斧,同她乱谈。
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语言中的谐音现象与民族文化是息息相关的,______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谐音文化_____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_____是汇源鲜橙的广告语——真“橙”爱你每一天, 是网络世界中的“886”,都是谐音文化发展的鲜活印证。
A.即使 也 无论 还 B.虽然 但 无论 还
C.即使 也 不管 也 D.虽然 但 不管 也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B.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班长的学习方法,我的学习成绩终于提高了。
C.迎春晚会上,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啊!
D.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草原上,几座白色的油井房星罗棋布,煞是好看。
5. 将“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一句还原到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处是( )
我们为什么活着:(A)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B)“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C)欢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D)
6.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莺歌燕舞,变化亦多。②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③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它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如温润的少女,无日不迎风含笑,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④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A.①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绘出了三季百花次第竞放、色彩斑斓的绚丽景象,语言凝练,意蕴丰富。
B.②句赋予花以人的情态,写出了夹竹桃不与百花争艳,“一声不响”坚持默默开放的态势,表现了夹竹桃的胆小懦弱及少女温润而执着的个性。
C.③句运用排比、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夹竹桃无论环境如何,始终如一的坚韧品格和少女般张扬而不屈服的个性。
D.④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有力地突出了夹竹桃韧性品格的可贵,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赞美之情。
7.填入下面语段各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家莫言凭借“魔幻现实主义融合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① 的创作特色荣获了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还荣获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 ② 意大利国际文学奖和福冈亚洲文学奖等奖项。他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不但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学概念 ③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 ④ 而是一个开放的概念。
A ① 。” ② , ③ , ④ 、
B ① ” ② , ③ , ④ ,
C ① ” ② 、 ③ ; ④ ,
D ① 。” ② 、 ③ ; ④ 、
二、填空(共 10 分)
8.默写(5分)
⑴ ,不亦君子乎。(《论语》)
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目的是: , 。
⑶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和生死观的诗句是: , 。
9.名著阅读。(3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以上文字选自《五猖会》,出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 ⑴ 。文段中“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是因为⑵ ,从选文可以看出作者对 ⑶ 的呼唤。
10.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请根据以下给出的上联,联系已学过的课文《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或课外读物中的任意一篇对出下联。(2分)
上联:岳阳楼壮美雄奇,范仲淹书写忧乐
下联: ,
三、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活版》,完成第 11-13 题。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1.填空。(4分)
(1)《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曹刿论战》“必以分人”一句中“以”是“把”的意思,文中“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中“以”的意思是: 。
(2)《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一句中“之”是“到„„去”的意思,《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一句中“之”是“这件事”的意思,文中“唐人尚未盛为之”中“之”的意思是: 。
(3)本文中“持就火炀之”和“瞬息可就”的“就”的意思分别是: 和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用讫再火令药熔
翻译:
1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本文介绍活板突出了其“活”的特点:字是活的,如:“ ”;字印数目是活的,如:“ ”。在说明毕昇活板印刷的工序时,介绍了刻字、 、排版、印刷等几道工序,最后还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了 。
四、现代文阅读(共 36 分)完成第 14—17题。(共 15 分)
那盛开的油菜花
① 南方冬日里的太阳也总是暖烘烘的,不似北方,一进入冬天,就是天寒地冻,冰雪覆盖。因了这冬日阳光的眷顾,田野里的庄稼长势特别好,蓝天白云下,油菜已经可以长到1米来高了,正是油菜快要开花的季节。油菜田总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连在一起,放眼望去,简直是油菜花的海洋,绿色的世界,油菜花怒放着,那淡黄色的花海会让你的眼球不由自主的随它转动,让你感受到生命力的旺盛,让你也神采飞扬起来。
②走过田间的小道,油菜花开得灿烂多姿,在微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冬日的田野里此刻是如此的美丽:暖暖的阳光,金黄的色彩,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油菜花的香味沁入心脾,让你吟起这样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不远处传来“叽啾叽啾”的鸣叫声,哦,那一定有一只漂亮的菜籽雀儿在菜地里歇息呢!鸟语花香,好一派迷人的景象!
③在这金黄铺就的田野里,充满了父母的希望。父母当了一辈子的农民,这美丽的田野,洒下了父母多少汗水啊!记得土地刚下户的时候,父母不过四十来岁,是盘田种地的好手,家里三亩来土地,完全靠父母用锄头一锄一锄地挖,别人家还没有动手,我家的田块早就挖完了,精耕细作,一年的收成相当不错,新粮压着旧粮。
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村里的很多人开始出外打工,父母仍然固守着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披星戴月,春种秋收。一年又一年,秋风吹白了父母的两鬓,岁月的印记刻在了他们的脸上,仿佛还是不久,父母就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他们依然眷恋着脚下的土地,秋收一过,就在稻田里裁出一条沟,把沟里的泥块起出来放倒墒(shāng)子上,扒平敲细后打塘,趁着秋后的雨水种上菜籽。菜籽在盖了草粪的塘里面打个滚,一个星期后,绿茸茸的油菜秧苗就冒了出来,在阳光下东瞅瞅,西瞧瞧。这时节是父母最忙的时候,像照顾婴儿一样,在油菜长有一拃高的时候,间去多余的油菜。一个塘里只留下三棵纤细的幼苗,一亩油菜田得花去一个星期的时光才能间完,父母年纪大了,在田里劳作的时间一长,难免腰酸背痛。他们就拿来小凳子,坐在凳子上间油菜,身子弯成弓形,戴着草帽,用手在一塘一塘地忙碌着。太阳暖暖地照在身上,风儿睁大了眼睛,使劲地想掀开帽檐,看看父母额上的汗珠。汗滴下土,才能换来金黄的菜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间完多余的油菜,再给它们浇上化肥水,有虫时打打药水,一个轮回才算基本结束。这时经霜冷的油菜长势越来越好,越长越高。每逢吃过早饭,父亲喜欢背着手到油菜田里看看,看着被霜冻得弯下了头的油菜,父亲总是一脸的阳光灿烂,霜越大,油菜的长势越好,“瑞雪兆丰年”,我们这里冬天不下雪,下霜已经是最冷的时节了,可以说“霜白兆丰年”。
⑤立春前,各种花儿次第开放时,油菜花早就按捺不住,开满了枝头,整个田野成了绿色的海洋,金黄的油菜花的世界。豆腐块似地油菜田里蜜蜂们嘤嘤嗡嗡地穿梭往来忙个不停,你在这枝油菜花上踩一脚,我在那枝油菜花上踩踩高跷,扇扇翅膀,两只脚上就粘上了黄嘟嘟的花粉,比人还高的油菜在春风中摇曳着,花枝招展地向人们展现自己的魅力。
⑥清明节左右,父母的辛劳和汗水终于有了回报,菜籽田里一片青黄色,菜籽田里的雀儿这时叫得最欢了,“狮子醉酒”,“狮子醉酒”的叫声不绝于耳,久违的鸟叫声传入人的耳畔,让人心旷神怡。熟了的菜籽压弯了树枝,像喝醉了酒的汉子倾斜着身子遮住了田埂,在等待着收获,仿佛看到了像油菜花一样金黄的菜油从榨油机里汩汩流出。油菜吸收的是父母的汗水,奉献的是金黄的菜油,天下的哪个父母不是如此呢,为儿女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自己的儿女,为了儿女极尽操劳,和油菜是何等的相似。
⑦走在这乡间的小路上,阵阵清风拂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看到这绿色的田野,心情和这绿色一起荡漾!我的耳边响起那悠扬的旋律:青山一排排呀,油菜花遍地开,骑着那牛儿慢慢走,夕阳头上戴,天上的云儿白呀,水里的鱼儿乖,牧笛吹到山那边,谁在把手拍,这里是我的家,这里有我的爱。
(选自《新华副刊》,有删改)
14.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油菜花播种、生长、盛开、结籽的过程。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表。(3分)
| 时间 | 油菜花成长过程 | 
| 秋收一过 | 种上菜籽 菜苗冒出 | 
| 一拃高时 | A | 
| 立春前 | B | 
| 清明左右 | C | 
16.从内容到表达效果对下面两个句子进行品味赏析。(4分)
A.菜籽在盖了草粪的塘里面打个滚,一个星期后,绿茸茸的油菜秧苗就冒了出来,在阳光下东瞅瞅,西瞧瞧。
B.他们就拿来小凳子,坐在凳子上间油菜,身子弯成弓形,戴着草帽,用手在一塘一塘地忙碌着。
17.文题是“那盛开的油菜花”,行文中主要部分却写父母田间劳动的过程,作者这样构思的用意何在?(4分)
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 17---19 题。(12 分)
文段一
《后汉书·华佗传》具体记载了他应用全身麻醉方法施行腹腔切除术的过程。华佗让病人以酒服“麻沸散”,等病人全身麻醉毫无知觉后,“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病在肠胃,便把肠胃切开,清除积秽,然后再进行缝合,敷上“神膏”,创口数日后即能愈合。当华佗施用“麻沸散”进行外科手术时,西方医学界还在采用放血、棒击病人头部使病人休克或昏迷的原始麻醉方法。华佗的外科麻醉手术,比西方要早1600年。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广泛收集有效方剂,写成《伤寒杂病论》,此书共16 卷,分为“伤寒”和“杂病”两部分。书中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进行了理论性的阐述,并注重根据病人病症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不同,进行“辨证施治”。这部书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一直被后世中医奉为经典。
文段二
正式的书籍,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称作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称作“册”,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
春秋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称作帛书。它可以卷起来,一部书就是一卷或几卷绸子,用木棒做轴,所以也叫它卷轴。后来,“卷”成了书的量词。人们常说的“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就是由此而来的。这种书比竹简轻便,但成本太高,不容易普遍采用。东汉蔡伦用树皮、麻头(麻屑)、破布、破鱼网等为原料制成“蔡侯纸”。几个世纪后,造纸术才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又传到欧洲。纸的发明,为书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也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18.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出我国古代医学非常先进的具体表现。(4分)
答:
19.根据文段二的内容,写出纸的发明的重大意义以及认定这种意义的具体依据。(5分)
答:意义:
具体依据:
20.综合文段一和文段二的内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写在下面。(3分)
答:
六、阅读《读书与境遇》,完成第20—22题。(共3分)
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①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环境、境况和遭遇。人们总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因此,科学地认识人所处的读书境遇,是读书人不容回避的问题。
②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状态。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是愉悦的,身心轻松,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积极汲取新的知识。【甲】关键是要确立时机意识,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确立高远目标,广采博纳,深思精进。同时还应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保持清醒的头脑,沉下心来读书,正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认识自己,理性看待世界。
③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机遇。逆境人人都会遇到,有的人在逆境中消沉,而有的人却以逆境为机遇,砥砺磨练,最终逆境反倒助之“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乙】很多伟大的发明与发现,恰是当事者于现实中走投无路、转而沉湎于书本与思考时突然发现的。在我国历史上,在人生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比如: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长征时中国处于逆境时期,每天面临敌人围追堵截,但仍坚持在马背上读书学习,并写下不少流传后世的名篇佳作。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人赶走心里积压的阴霾,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④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境。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恰恰书籍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追求智慧的充实;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守住崇高的灵魂与人格,永远保持学习的兴趣。
⑤【丙】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发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处顺境而不自满,处逆境而不气馁,处闹境而不浮躁,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不断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保持一颗年轻上进的心。
——选自2013年12月3日《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21.阅读文章,根据上下文,将下边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3分)
①“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②正如罗曼·罗兰所言:“当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他宽容的怀抱接纳你。”
③爱默生曾认为:“艰难时刻具有科学价值,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是决不会错过这种机会的。”
【甲】处应填:_________ 【乙】处应填:_________ 【丙】处应填:_________
22.请你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3分)
23.如何科学地认识人所处的读书境遇?(3分)
七、作文(50 分)
23.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 分)
2014年3月14日下午2时,曙光中学九年级全体师生召开“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作为校报通讯员,请你写一则消息,报道此次大会的情况。(标题自拟,内容符合要求,语言通顺,不超过200字)
24.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如果有爱,什么样的生活条件也能品味出温馨;如果有恒,什么样的学习起点也能收获到提
升;如果有诚,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也能享受到成功……
请以“如果有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⑴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构成你的作文题目;
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⑶字数在 600—800 之间;
⑷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
1. c A 项应为星宿(xiù),B 项应为胆怯(qiè),D 项应为谆(zhūn)谆教诲。
2. B A 项应是焕然一新, C 项应是源远流长,D 项应为班门弄斧。 3. A
4. D “星罗棋布”的意思是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几
座白色的油井房”不能说是“星罗棋布”。 5.B 6.D 7.C
㈡填空(共 10 分)
8.答案:⑴人不知而不愠 ⑵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评分:本题共 5 分。每句 1 分,添字、漏字、写错字均不得分。
9. 答案: ⑴《朝花夕拾》 ⑵“我”充满兴致地要去庙会玩,却被父亲叫住背书(“我”玩乐
的兴致被父亲破坏) ⑶成人尊重儿童(天性)
评分:本题 3 分。每空 1 分。
10. 答案示例:醉翁亭风景秀丽,欧阳修寓情山水
桃花源良田美池,陶渊明寄托理想
小石潭凄清深幽,柳宗元慰疗悲情
评分:本题 2 分。内容、形式各 1 分。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10 分。
11.答案:⑴用 ⑵指“板印书籍”这件事或这种事 ⑶靠近 完成
本题共 4 分。每空 1 分。
12.答案:印完后再用火烘烤,使松脂等物熔化
评分:本题 2 分。基本意思答对,“讫”、“火”、“令”都译对给 2 分。
13. 答案:每字为一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制版 不用木头刻字的原因
评分:本题 4 分。每空 1 分。后两空意思对即可。
14、A间去多余 浇肥打药 B开满枝头 摇曳招展 C 压弯树枝 等待收获(意对即可3分)
15、交代了油菜花生长的时间、环境;渲染了油菜花生机勃勃、绚丽开放的景象;引出下文父母精心种植油菜花的内容。(答出两点意对即可。)(2分)
3.示例:A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油菜秧可爱、富有生机的特点。 B通过“拿”、“坐”、“间”、“弯”、等动作的描写,写出了父母精心间去多余的油菜的场景,表现了父母劳作的艰辛。(4分)
16.文章深情地描写了父母在田野里辛苦劳作的汗水与喜悦,父母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自己的儿女,油菜花把金黄的菜油奉献给人们,两者何其相似,作者以油菜花象征父母,盛开的油菜花寓意着父母芬芳朴实而又无言的爱意,以“那盛开的油菜花”为题,是作者为辛劳的父母谱写了一曲深情的赞歌。(意思对即可,3分))
17..示例:“霜越大,油菜的长势越好”,油菜春天的怒放和“压弯了树枝”的收获,源自秋冬的耕耘和冬天的霜冻。我们在学习、工作中也唯有辛勤的耕耘、耐得住考验,才能享受到收获的喜悦。
18.答案:①外科麻醉手术技术比西方要早 1600 年;
②早在东汉,就奠定了中医“辩证施治”的基础。
评分:本题 4 分。每个要点 2 分。
19.答案示例:
①纸的发明,为书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也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②改变了书的笨重不便;改变了书的成本太高;影响了世界各国。
评分:本题 5 分。意义 2 分;依据 3 分,每个要点 1 分。
20. 答案示例一:①在我国古代(或汉代时期),②不论是医学还是造纸术,③都取得卓越成就(或
都领先世界)。
答案示例二:①在我国古代(或汉代时期),②科学技术方面,③都取得卓越成就。
评分:本题 3 分。每个要点 1 分。
21.答案要点:
【甲】 ② 【乙】 ③ 【丙】 ①
22.答案要点: 首先指出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机遇,抓住机遇可助之成功的观点,然后分析其中的原因,(1分)接着引用爱默生的话证明善于学习的人会抓住可贵的逆境机遇,并举古今名人的在逆境中抓住学习机遇获得成功的例子进一步证明,(1分)最后总结逆境中读书的意义。(1分)
23.答案示例: 处顺境不自满,处逆境不气馁,处闹境不浮躁,坚持读书,坚信读书的益处。 (共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