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幼儿园活动教案 | |||||
| 主题名称 | 活动时间 | ||||
| 活动名称 | 认识大于和小于 | 活动班级 | |||
| 活动领域 | 科学(数学) | 授课教师 | |||
| 活动目标 | 指南目标 | 1.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2.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 |||
| 活动目标 | 1.尝试通过10以内量的比较理解数(10以内)的关系。 2.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 ||||
| 常规目标 | 1.认真倾听教师讲解。 2.大胆动手进行操作。 | ||||
| 活动重点 | 通过量的比较理解数的关系。 | ||||
| 活动难点 | 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 ||||
| 活动教学准备 | 经验准备 | 有过量与量比较的练习,知道数与量的对应。 | |||
| 材料准备 | 七只蝴蝶图片、五只蜜蜂图片、四朵红花图片、六朵黄花图片、四张小汽车图片、八张公交车图片、四张苹果图片、三张梨图片、大于、小于符号各一,数字卡片3、4、5、6、7、8各一,头饰三个、纸张作业人手一份、记号笔人手一支。 | ||||
| 操作说明 | 情景导入—亮与数的关系及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角色体验数字的大于和小于—纸张作业 | ||||
|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情境导入 1.教师引出情境,幼儿根据情境理解量的关系。 师:春天到了,小蝴蝶和小蜜蜂都出来玩了,请小朋友数一数有多少只小蝴蝶,有多少只蜜蜂呢? 师:你觉得哪个比哪个多? 2、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尝试通过量的认识理解数的关系,认识大于和小于。 1.在理解量的基础上对应理解数的关系,认识大于号。 师:七只蝴蝶比五只蜜蜂多,我们可以用一个嘴巴张得大大的符号来表示,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我们就叫做大于,七只蝴蝶大于五只蜜蜂。那么对应的数字是7>5。 2.出示其他物体及对应的数字,引导幼儿加深对大于号的理解。 3.再次加深量的基础上对应理解数的关系,认识小于号。 师:我这还有一些红花和黄花,我想请小朋友来数一数,哪个比哪个少? 师:四朵红花比六朵黄花少,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屁股翘得高高的符号来表示,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我们就叫做小于,四朵红花小于六朵黄花,那么对应的数字是4<6。 4.出示其他物体及对应的数字,引导幼儿加深对小于号的理解。 5.儿歌加深对大于小于的认识。 师:这个大于和小于好难记啊,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师: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尖尖屁股小数翘。 (2)角色体验数字的大于和小于。 1.教师出示头饰,请幼儿自主选择数字,邀请其他幼儿进行操作。 师:我这里准备了三个头饰,我邀请两位小朋友选择数字贴在自己的头饰上,再邀请一名小朋友站到这两个小朋友的中间,再邀请一名小朋友在中间的这名小朋友头饰上贴上对应的大于或小于号。 2.每贴一组后,请所有幼儿进行读数。 3、活动结束 (1)进行纸张作业练习。 1.教师出示练习纸,引导幼儿观察,填写对应的大于或小于号,教师巡回指导。 师:今天我带的这张纸上也有些物品和数字,想请小朋友们填上大于或小于,在圆圈内填上大于或小于。 2.教师出示纸张作业,与幼儿一起分享。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的试试看和你自己做的一样吗? | |||||
| 活动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