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体育课教学目标的确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9:50:01
文档

体育课教学目标的确立

 体育与健身课堂教学中学习目标的设计与分析“学习目标”是体育与健身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结果,即每一个学生的期望值。它是体育与健身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体育与健身教学的灵魂。因此,确定学习目标是体育教师备课过程中首先考虑的问题。一、设计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1、整体系统落实(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心理发展、社会适应)四维目标是体育与健身教学的总的价值取向,设计学习目标就应注意合理把握、整体协调、全面体现,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系统。当然,在某一堂课的教学中,可能体现四维目标中的所有维度,也
推荐度:
导读 体育与健身课堂教学中学习目标的设计与分析“学习目标”是体育与健身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结果,即每一个学生的期望值。它是体育与健身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体育与健身教学的灵魂。因此,确定学习目标是体育教师备课过程中首先考虑的问题。一、设计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1、整体系统落实(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心理发展、社会适应)四维目标是体育与健身教学的总的价值取向,设计学习目标就应注意合理把握、整体协调、全面体现,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系统。当然,在某一堂课的教学中,可能体现四维目标中的所有维度,也

 体育与健身课堂教学中学习目标的设计与分析

“学习目标”是体育与健身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结果,即每一个学生的期望值。它是体育与健身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体育与健身教

学的灵魂。因此,确定学习目标是体育教师备课过程中首先考虑的问题。 

一、设计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 

1、整体系统 

    落实(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心理发展、社会适应)四维目标是体育与健身教学的总的价值取向,设计学习目标就应注意合理把握、整体协调、全面体现,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系统。当然,在某一堂课的教学中,可能体现四维目标中的所有维度,也可能只反映其中的二维或三维,我们不必强求或牵强附会,但必须明确,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拥有四维目标意识,且在一个阶段(如一个单元)内必须反映出整个的四维目标。 

2、细目分解 

   学习目标的达成主要有赖于行为目标(它是将学习目标表述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也是衡量学习目标达成与否的具体指标)逐一实现,因此,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具备细目分解(也就是说学习目标要分解成细致的操作目标,即行为目标)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为目标表述方面,我们可以将四维目标拆开,但在教学实践层面必须整体把握。 

3、难度适中 

   难度适中是指设计的学习目标应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学生经过努力即可达到的程度,这样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发挥激励功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达成目标可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但是,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如在技能教学方面,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比较大,因此,学习目标的设计要保持一定的弹性,以便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保证学习目标的适切性。 

二、设计学习目标的表述方法 

   根据体育与健身教学的特点,学习目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结果性目标(如,身体发展、知识技能),一类是体验性目标(心理发展、社会适应)。为了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准确反映学生体育学习的预期结果,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方式表述学习目标十分重要。 

1、 对象(A,即audience) 

   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产生的变化和结果,因而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这与过去以教师为行为主体的表述方式完全不同,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明确。当然,为了便于书写,行为主体“学生”两个字可省略,但“培养学生……”、“使学生……”等表述方式是不恰当的。 

2、 行为(B,即 behavior) 

   行为是学习目标中最基本的成分,行为的表述应具有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因此,根据不同层次的学习结果,要选择恰当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习目标。表述行为一般使用动宾结构的短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如,“体验体育健身的乐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3、 条件(C,即conditions) 

   由于影响学习结果的因素很多,所以必须进行与约束,以明确学习目标中产生行为的条件(包括环境、人员、设备、信息、时间等因素)。如,“在χ分钟内,能完成χχ动作”、“在提供χχ资料的情况下,尝试进行χχ动作学习”等。 

4、 标准(D,即degree) 

   无论是体验性目标还是结果性目标,都必须包括对学习行为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程度的规定。如,“高中χ年级学生能完成1000米跑,其中80%的学生能够在χ分χχ秒内完成”。 

三、设计学习目标的案例分析 

1、案例介绍 

χ年级女生“原地单手肩上投掷垒球”单元与课时学习目标(案例1) 

单元学习目标 1、发展上下肢及腰腹力量,使身体各部位肌肉群获得均衡发展; 

       2、掌握单手肩上投掷垒球的动作技术,比较和体验多种投掷练习不同的用力方法和健身效果,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初步掌握规则与裁判方法; 

            3、调节心理素质,能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具备合作、竞争、进取的意识。 

第一课次 

     (垒球掷远) 复习改进初中学过的原地垒球掷远技术动作,发展发展上下肢及腰腹力量,基本掌握原地投掷垒球的动作要领。 

第二课次 

     (垒球掷准) 在改进原地单手肩上投掷垒球的动作基础上,体验掷准,并能结合休闲体育以及生活实际设计各种投掷练习,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 

第三课次 

     (巩固提高掷远掷准) 通过小型竞赛,在游戏实战中完善投远掷准的动作技术,提高运动兴趣,具有竞争及合作意识。 

第四课次 

     (考核) 通过原地肩上投掷垒球考核,学会自评和互评;初步掌握相关规则及裁判方法;检验教学效果。 

χ年级男生 “足球(传接球)”单元与课时学习目标(案例2) 

单元学习目标   1、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2、了解足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学会足球的传接球部分基本技术,提高完成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并加以拓展运用; 

               3、形成积极、果断、锐意进取的品质,体验运动乐趣; 

               4、养成协作、竞争、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集体观念。 

第一课次 

(传接球) 1、 激发对足球基本技术学习的兴趣; 

           2、 建立学习的目标,提高认知的水平。 

第二课次 

(足弓传球) 1、学会足弓传球技术并能拓展运用; 

             2、知晓足弓传球的运用时机。 

第三课次 

(内脚背传球) 1、学会内脚背传球技术; 

               2、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第四课次 

(脚内侧与脚底停球) 1、 学会脚内侧与脚底停球的基本技术; 

                     2、 能有效地进行传接结合。 

第四课次 

(传接球技术综合运用) 1、提高传接球技术的正确性与协调性并能拓展运用 

                       2、培养团结合作,探究拓展的学习能力。 

χ年级女生 “武术课”学习目标(案例3) 

内容主题 1、 武术:二十四式太极拳之左揽雀尾和右揽雀尾 

         2、 综合体能练习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太极拳第七式(左揽雀尾)和第八式(右揽雀尾)动作技术; 

         2、增强上、下肢力量,提高身体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感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精神; 

         4、 发挥主体意识,增强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 

χ年级女生 “垫上运动课”学习目标(案例4) 

内容主题 垫上运动:前滚翻分腿起4-(2)(3)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前滚翻分腿起,积极思考提高滚动速度以及分腿落地和推手结合的方法与时机,70%的学生能够完成动作; 

         2、尝试动作组合,改善身体姿态,提高平衡和空中定向的能力,发展灵敏、力量和柔韧素质; 

         3、积极思维并主动尝试创造,在相互合作学练中体验互动学习的乐趣。 

2、案例评析 

   以上四个案例是近年来参加上海市各类教学评比活动获奖的教学设计中截选出来的,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背景下学习目标设计。为了深入研究学习目标的制定,我们不妨就这四个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 

   案例一是单元与课时配套的学习目标设计,值得肯定的方面是:单元学习目标的设计与《体育与健身》课程目标的四个维度是呼应的,而课时目标又是在单元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合理的细化,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学习目标的层次性。另外,在学习目标的表述方面,行为条件的陈述比较清晰,如,“初中学过的……”、“在改进原地单手肩上投掷垒球的动作基础上……”、“通过小型竞赛,在游戏实战中……”等。 

   案例二与案例一类似,也是单元与课时配套的学习目标设计,但是,相比较而言,案例二在课时目标的制定方面略显粗糙,也就是说在单元目标分解为课时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比较简单,另外,一些行为动词的使用方面也值得商榷。如,“学会足弓传球技术并能拓展运用”、“知晓足弓传球的运用时机”、“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等表述就缺少必要的行为条件,那么,学习结果的可测程度就会受到影响。又如,“激发……”和“培养……”的行为主体一般指教师,使用这类行为动词明显不妥当。 

   案例三是课时计划中的学习目标,尽管在用词方面没有什么问题,然而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问题:“初步学会太极拳第七式(左揽雀尾)和第八式(右揽雀尾)动作技术”和“增强上、下肢力量,提高身体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两个目标似乎也缺少必要的行为条件;而“感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精神”和“发挥主体意识,增强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两个目标又好像比较空洞,在一节课中有些难以观察和把握。 

   案例四与案例三都是课时计划中的学习目标,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案例四中学习目标的设计相对比较清楚、合理和可测。如,学习目标的第一条,不仅有动作技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积极思考提高滚动速度以及分腿落地和推手结合的方法与时机”),而且学习的标准也比较明确(70%的学生能够完成动作)。又如,学习目标的第二条,“身体发展”的行为条件是在“尝试动作组合,改善身体姿态,提高平衡和空中定向的能力”的过程之中,也就为学习结果的观察提供了依据。当然,学习目标的第三条如果能够进行修改完善就更好了。 

   通过对四个案例的研讨,对于学习目标的“整合与分解”设计思路应该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这些案例中体现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当然,案例中也有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四个案例在心理与社会适应目标的表述方面尚比较模糊,需要我们今后深入研究。 

文档

体育课教学目标的确立

 体育与健身课堂教学中学习目标的设计与分析“学习目标”是体育与健身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结果,即每一个学生的期望值。它是体育与健身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体育与健身教学的灵魂。因此,确定学习目标是体育教师备课过程中首先考虑的问题。一、设计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1、整体系统落实(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心理发展、社会适应)四维目标是体育与健身教学的总的价值取向,设计学习目标就应注意合理把握、整体协调、全面体现,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系统。当然,在某一堂课的教学中,可能体现四维目标中的所有维度,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