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黄帝内经的四季养生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9:52:07
文档

黄帝内经的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圣经,它说的是医道,主张人要顺应自然规律,依自然之道修养生机,治身体于未病。人要顺应气候的变化,做这个季节该做的养生保健,才能健康。如果不注意平时的养生,到时候就会发病,而这些病不是当时发生的,而是以前积攒的。所以中医讲究的是自己的病自己负责,身体的好坏与你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关。《黄帝内经》注重四季养生,主张“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下面分别道来:一、【春季如何养生】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如果冬季未藏好,此刻会生病。在春季要按时睡,早起,放松自我,缓行于庭院,使得的
推荐度:
导读《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圣经,它说的是医道,主张人要顺应自然规律,依自然之道修养生机,治身体于未病。人要顺应气候的变化,做这个季节该做的养生保健,才能健康。如果不注意平时的养生,到时候就会发病,而这些病不是当时发生的,而是以前积攒的。所以中医讲究的是自己的病自己负责,身体的好坏与你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关。《黄帝内经》注重四季养生,主张“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下面分别道来:一、【春季如何养生】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如果冬季未藏好,此刻会生病。在春季要按时睡,早起,放松自我,缓行于庭院,使得的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圣经,它说的是医道,主张人要顺应自然规律,依自然之道修养生机,治身体于未病。人要顺应气候的变化,做这个季节该做的养生保健,才能健康。如果不注意平时的养生,到

时候就会发病,而这些病不是当时发生的,而是以前积攒的。所以中医讲究的是自己的病自己负责,身体的好坏与你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关。《黄帝内经》注重四季养生,主张“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

,冬养藏。”下面分别道来: 

  一、【春季如何养生】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如果冬季未藏好,此刻会生病。在春季要按时睡,早起,放松自我,缓行于庭院,使得的精气慢慢升起来。春天不要压抑自己,拂逆它就会伤肝,到夏季就会寒变。春季要多吃

五谷,豆子,它们是种子,主生发。比如五豆粥,吃春饼,各种蔬菜卷在饼子里,新鲜的蔬菜也是生发,但一定吃应季节的不吃反季节的。  

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人体也是这样,在春季生发。这时有旧疾的人特别容易复发旧病,这是人体的本能,希望借春天的生机来冲击身体里的病灶,把病邪赶出体外。我们如果顺应这个天机,合理

的调养就会治好旧病。  

春天属性为木,在人体就是肝经,如果未得到充分的生发,到夏季心火就会不旺,供生长的东西就会不足。人体的生发主要靠的是肝气。春季肝气特别旺,过旺就会打破身体其他藏腑的功能,肝气又不

能压抑,就要合理的转化和排泄它,称为疏肝理气。

  肝气要靠胆经来排泄,肝胆二经互为表里。所以在春天常常有人口苦、肩膀痛、偏头痛、乳房和两肋疼痛、臀部和大腿外侧疼痛,这些都是胆经堵塞,排泄不利的表现。口苦可以服小柴胡丸或冲剂

;肩膀痛、偏头痛、乳房和两肋痛可服加味逍遥丸;臀部和大腿外侧疼痛,可选平肝舒络丸。平时每天由上到下敲打大腿外侧沿裤缝的这条胆经,左右对称两条,促进胆经的畅通和机能,并可减肥。 

 

春季人体阳气向外散发,皮肤舒张,风寒特别容易入侵,这时有人易犯咳喘症。外有风寒、内有肝火相逼,对肺脏来说叫“木火刑金”,咳嗽不止。这时要泄肝火,敲打胆经、三焦经通肝气;对心包经

进行刮痧活肝血;对背部刮痧去寒气。  春季有人腿常抽筋、腹泻、困倦,属“肝旺脾虚”之症,可服逍遥丸、参苓白术丸、大枣薏米山药粥以健脾养血,脾血充足,肝脾便相安无事。常常按摩足大

趾与二趾之间骨缝中的太冲穴,可排泄肝火。  

 二、【夏季养长】  

夏季属火,是散发的季节,不要怕热,不要怕日晒,该出汗时要出汗。情志上不要过分压抑自己。夏季是气血通畅的季节,如果违背了夏季的自然之道,就伤了心。夏季主发散,主生长,散发好了,生

长好了,秋冬才有收藏。夏季可借阳气的充足来赶走藏在身体里的积寒,但注意不要过度使用空调使寒气加深。因为空调会打乱人体的条件机能,抑制散发。

  睡眠十分重要,寅时全身气血重新分布,再熬夜也不能过三点,平时晚11点一定要睡眠。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中午的休息十分重要。  

 夏季饮食要清淡而富含营养,多食羹,适当吃一些苦味的食物。苦夏的人要服一些祛湿健脾的中药。  

 三、【秋季养敛】  

秋季天高气爽,清明透彻属金,在人体是属肺经,肺脏为娇贵的藏腑,十分怕燥。秋燥,是天地正气,但会伤肺经,秋季要滋养肺阴。秋季人也要由夏季的散发状态转入收敛,舒缓秋天的肃杀之气,如

果违背秋季之道,会伤肺脏,冬季不藏。  

秋季在脾胃健康的情况下可食厚重的食品,特别是苦夏的人,秋季胃口开了,可以补补,可以吃一些滋润肺阴的东西,如银耳、百合、麦冬、梨、葡萄。秋季一是要防止感冒,外感风寒时,及时在背部

刮痧,把寒气逼走。二是平息肝火,不要内火伤肺,按摩太冲穴。  

先天肺气不足的人,畏寒怕冷,气短语低,可用艾卷灸督脉的命门,腰部的肾俞,肚脐下的关元,肾经的太溪等穴,温经通脉滋补肺虚。按摩和针灸肺经的中府穴,可以补肺气。

  四、【冬季养藏】  

冬季属阴属水,要藏,藏才保证春季的生发。冬季一定要养,要穿暖,要吃一些厚重和营养的东西,喝一些醪糟酒,大补气血。冬季可吃一些汤剂,比如羊肉汤、牛肉汤。  冬令进补。冬至:阴气到

极致,一阳生。冬至前吃当归羊肉汤,冬至后吃虫草老鸭汤。前养阳,后养阴。在冬至的前后四天,用艾条灸肚脐。  

冬季的重点是补肾,补元气,药品是补不了的,只有五谷、豆类食品可以补元气。多煮几次腊八粥喝,五谷、五豆俱全,入肾补精气,可以冬季养好肾阴。冬季多吃一些黑色食品,比如:黑豆、黑芝麻

、黑米,这些黑色食品都进肾经,滋补元气。另外吃一些中成药调理肾经,如阴虚火旺的人,可以服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肺阴虚),菊杞地黄丸(肝火旺)。肾阳虚的可以服用一些

人参、鹿茸补品。  

冬季一定要收敛,澡要少洗,每周一到两次。但中国人非常讲究洗脚,一年四季都提倡。西方人爱洗澡,与西方饮食习惯有关,体味重。泡脚一定要泡到脚腕。脚面痛为胃经有问题,大足趾痛为脾经有

问题,

文档

黄帝内经的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圣经,它说的是医道,主张人要顺应自然规律,依自然之道修养生机,治身体于未病。人要顺应气候的变化,做这个季节该做的养生保健,才能健康。如果不注意平时的养生,到时候就会发病,而这些病不是当时发生的,而是以前积攒的。所以中医讲究的是自己的病自己负责,身体的好坏与你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关。《黄帝内经》注重四季养生,主张“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下面分别道来:一、【春季如何养生】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如果冬季未藏好,此刻会生病。在春季要按时睡,早起,放松自我,缓行于庭院,使得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