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 将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所得抛物线为( )
A. B. C. D.
2.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m的值是
A.-8 B.8 C.±8 D.6
3.若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则抛物线y=ax2+bx的对称轴为【 】
A.直线x=1 B.直线x=﹣2 C.直线x=﹣1 D.直线x=﹣4
4.若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0,﹣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抛物线开口向上B.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
C.当x=1时,y的最大值为﹣4D.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1,0),(3,0)
5.二次函数(a、b、c为常数且a≠0)中的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 x | ﹣3 | ﹣2 | ﹣1 | 0 | 1 | 2 | 3 | 4 | 5 | 
| y | 12 | 5 | 0 | ﹣3 | ﹣4 | ﹣3 | 0 | 5 | 12 | 
(3)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且它们分别在y轴两侧.则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 A.3 B.2 C.1 D.0
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P是第一象限内的点,其坐标是(3,m),且OP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的正切值是,则的值是【 】
A. B. C. D.
7.河堤横断面如图所示,堤高BC=6米,迎水坡AB的坡比为1:,则AB的长为( )
A.12米 B.4米 C.5米 D.6米
8.如图,Rt△ABC中,∠A=90°,AD⊥BC于点D,若BD:CD=3:2,则tanB=( )
A. B. C. D.
9.如图,在ABCD中,E为CD上一点,连接AE、BD,且AE、BD交于点F,,则DE:EC=【 】
A.2:5 B.2:3 C.3:5 D.3:2
10.如图,△ABO缩小后变为△A′B′O,其中A、B的对应点分别为A′、B′,A′、B′均在图中格点上,若线段AB上有一点P(m,n),则点P在A′B′上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A、 B、(m,n) C、 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11.如图,AB是⊙O的直径, ,AB=5,BD=4,则sin∠ECB=.
12.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C=90°,AC=6,折叠该纸片,使点C落在AB边上的D点处,折痕BE与AC交于点E,若AD=BD,则折痕BE的长为 .
13.如图,矩形ABCD的边AB上有一点P,且AD=,BP=,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交线段DC,线段BC于点E,F,连接EF,则tan∠PEF= .
14.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的值是 .
15.如图,已知△ABC是面积为的等边三角形,△ABC∽△ADE,AB=2AD,∠BAD=45°,AC与DE相交于点F,则△AEF的面积等于(结果保留根号).
16.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AB的中点,过D点作AB的垂线交AC于点E,BC=6,sinA=,则DE= .
3、解答题(102分)
17网格图中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若A,B,C,D,E,F都是格点,试说明△ABC∽△DEF.
18..如图,矩形ABCD中,以对角线BD为一边构造一个矩形BDEF,使得另一边EF过原矩形的顶点C.
(1)设Rt△CBD的面积为S1, Rt△BFC的面积为S2, Rt△DCE的面积为S3 , 则S1S2+ S3(用“>”、“=”、“<”填空);
(2)写出图中的三对相似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进行证明.
19.如图所示,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与△A′B′C′是以 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画出位似中心点O;
(2)直接写出△ABC与△A’B’C’的位似比;
(3)以位似中心O为坐标原点,以格线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A′B′C′关于点 O中心对称的△A"B"C",如果△ABC内部一点M的坐标为(x,y),写出△A"B"C"中M的对应点M"的坐标。
20.一测量爱好者,在海边测量位于正东方向的小岛高度AC,如图所示,他先在点B测得山顶点A的仰角为30°,然后向正东方向前行62米,到达D点,在测得山顶点A的仰角为60°(B、C、D三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测量仪的高度忽略不计).求小岛高度AC
21.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l上有A,B两个观测站,A在B的正东方向,AB=2(单位:km).有一艘小船在点P处,从A测得小船在北偏西600的方向,从B测得小船在北偏东450的方向.
(1)求点P到海岸线l的距离;
(2)小船从点P处沿射线AP的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点C处.此时,从B测得小船在北偏西150的方向.求点C与点B之间的距离.(上述2小题的结果都保留根号)
22.已知二次函数.
(1)当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O(0,0)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当m=2时,该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求C、D两点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C+PD最短?若P点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P点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3.某商家独家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某种商品,每件进价为40元.经过市场调查,一周的销售量y件与销售单价x(x≥50)元/件的关系如下表:
| 销售单价x(元/件) | … | 55 | 60 | 70 | 75 | … | 
| 一周的销售量y(件) | … | 450 | 400 | 300 | 250 | … | 
(2)设一周的销售利润为S元,请求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当销售单价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一周的销售利润随着销售单价的增大而增大?
(3)雅安地震牵动亿万人民的心,商家决定将商品一周的销售利润全部寄往灾区,在商家购进该商品的贷款不超过10000元情况下,请你求出该商家最大捐款数额是多少元?
24、 如图,直线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与直线y=x交于点C.在线段OA上,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出发向点A做匀速运动,同时动点P从点A出发向点O做匀速运动,当点P、Q其中一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分别过点P、Q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OC于点E、F,连接EF.若运动时间为t秒,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EFQ总为矩形(点P、Q重合除外).
(1)求点P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2)当t为多少秒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
(3)当t为多少秒时,矩形PEFQ的面积S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25.如图,抛物线(a≠0)交x轴于A、B两点,A点坐标为(3,0),与y轴交于点C(0,4),以OC、OA为边作矩形OADC交抛物线于点G.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抛物线的对称轴l在边OA(不包括O、A两点)间平行移动,分别交x轴于点E,交CD于点F,交AC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P,若点M的横坐标为m,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PM的长;
(3)在(2)的条件下,连结PC,则在CD上方的抛物线部分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以P、C、F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EM相似?若存在,求出此时m的值,并直接判断△PCM的形状;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
1.C2.B3.C。4.C。5.B6.B。7.A8.D9.B。10.D11.12.413.14.15.
16.
20.解:∵∠ADC=∠B+∠BAD,
∴∠BAD=∠ADC﹣∠B=60°﹣30°=30°。∴∠B=∠BAD。
∴AD=BD=62(米)。
在直角△ACD中,AC=AD•sin∠ADC=62×=31≈31×1.7=52.7≈53(米)。
答:小岛的高度是53米
21.解:(1)如图,过点P作PD⊥AB于点D,
设PD=x,
由题意可知 ,PBD=450,∠PAD=300,
∴在Rt△BDP中,BD=PD= x。
在Rt△PDA中,AD=PD=。
∵AB=2,∴。
解得。
∴点P到海岸线l的距离为km。
(2)如图,过点B作BF⊥CA于点F,
在Rt△ABF中,,
在Rt△ABC中,∠C=1800-∠BAC-∠ABC=450,
∴在Rt△BFC中,。
∴点C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
22.解:(1)∵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O(0,0),
∴代入得:,解得:m=±1。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或。
(2)∵m=2,∴二次函数为:。
∴抛物线的顶点为:D(2,-1)。
当x=0时,y=3,
∴C点坐标为:(0,3)。
(3)存在,当P、C、D共线时PC+PD最短。
过点D作DE⊥y轴于点E,
∵PO∥DE,∴△COP∽△CED。
∴,即,解得:
∴PC+PD最短时,P点的坐标为:P(,0)。
23.解:(1)∵抛物线(a≠0)经过点A(3,0),点C(0,4),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
∵A(3,0),点C(0,4),
∴,解得。
∴直线AC的解析式为。
∵点M的横坐标为m,点M在AC上,
∴M点的坐标为(m,)。
∵点P的横坐标为m,点P在抛物线上,
∴点P的坐标为(m,)。
∴PM=PE-ME=()-()=。
∴PM=(0<m<3)。
(3)在(2)的条件下,连接PC,在CD上方的抛物线部分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以P、C、F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EM相似。理由如下:
由题意,可得AE=3﹣m,EM=,CF=m,PF==,
若以P、C、F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EM相似,分两种情况:
①若△PFC∽△AEM,则PF:AE=FC:EM,即():(3-m)=m:(),
∵m≠0且m≠3,∴m=。
∵△PFC∽△AEM,∴∠PCF=∠AME。
∵∠AME=∠CMF,∴∠PCF=∠CMF。
在直角△CMF中,∵∠CMF+∠MCF=90°,∴∠PCF+∠MCF=90°,即∠PCM=90°。
∴△PCM为直角三角形。
②若△CFP∽△AEM,则CF:AE=PF:EM,即m:(3-m)=():(),
∵m≠0且m≠3,∴m=1。
∵△CFP∽△AEM,∴∠CPF=∠AME。
∵∠AME=∠CMF,∴∠CPF=∠CMF。∴CP=CM。
∴△PCM为等腰三角形。
综上所述,存在这样的点P使△PFC与△AEM相似.此时m的值为或1,△PCM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24.解:(1)∵直线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
∴x=0时,y=4;y=0时,x=8。∴BO=4,AO=8。∴。
当t秒时,QO=FQ=t,则EP=t,
∵EP∥BO,∴△ABO∽△ARP。∴,即。
∴AP=2t。
∵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出发向点A做匀速运动,
∴点P运动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
(2)∵当OP=OQ时,PE与QF重合,此时t=,当点P、Q其中一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
∴分0<t<和<t≤4两种情况讨论:
如图1,当0<t<。即点P在点Q右侧时,若PQ=PE,矩形PEFQ为正方形,
∵OQ=FQ=t,PA=2t,
∴QP=8-t-2t=8-3t。
∴8-3t=t。
解得:t=2。
如图2,当<t≤4,即点P在点Q左侧时,若PQ=PE,矩形PEFQ为正方形,∵OQ=t,PA=2t,∴OP=8-2t。
∴。
∴。
解得:t=4。
∴当t为2秒或4秒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
(3)同(2)分0<t<和<t≤4两种情况讨论:
如图1,当0<t<时,Q在P点的左边
∵OQ=t,PA=2t,∴QP=8-t-2t=8-3t,
∴。
∴当t=时,S的最大值为,
如图2,当<t≤4时,Q在P点的右边,
∵OQ=t,PA=2t,∴。
∴。
∵当<t≤4时,S随t的增大而增大,∴t=4时,S的最大值为:3×42﹣8×4=16。
综上所述,当t=4时,S的最大值为:16。
25.解:(1)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0x+1000。
(2)由题意得,S=(x﹣40)y=(x﹣40)(﹣10x+1000)=﹣10x2+1400x﹣40000=﹣10(x﹣70)2+9000。
∵﹣10<0,∴函数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70。
∴当40≤x≤70时,销售利润随着销售单价的增大而增大。
(3)当购进该商品的贷款为10000元时,y=10000÷40=250(件),此时x=75。
由(2)得当x≥70时,S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70时,销售利润最大,此时S=9000。
∴该商家最大捐款数额是9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