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建设两年来,以职业核心课程建设为切入点,紧密围绕专业建设主线,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开发虚拟三维互动教学资源,打造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现将计算机应用专业两年来的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1.5+0.5+1”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1.5+0.5+1”的人才培养模式诠释:
前1.5年,进行“职业通识课程”学习,学习专业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培养综合素质;第四学期(0.5年),设立多个专业方向(职业核心课程),职业核心课程按 “工学结合”综合实训形式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授课,由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授课与实践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按专业方向进行班级重组,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创意、设计、制作全过程,培养学生岗位核心技能;考核评价引入多元智力理论,注重过程性考核,实行“项目成绩+项目汇报演示+问题答辩”考核。第五、第六学期(1年)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训练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2)“1.5+0.5+1”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2019年9月29日在镇江成立湖南省国示范计算机协作组,我校作为协作组成员校,参与制订了湖南省国示范计算机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精品课程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2012年5月11日由软件公司、有限公司、省内部分高职院职教专家、国示范计算机协作组成员校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组,对《计算机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并获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软件技术专业参加了湖南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协作组、软件协作组,参与五年制高职两个专业的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我校根据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进行滚动修订,并请专家论证,形成我校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职业核心课程的“专业方向的自主选择与工学结合职业核心技能的综合实训”。
2.精品课程建设
张三等老师分别参加《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平面设计》、《ADO.NET程序设计》、《ASP.NET程序设计》等十门精品课程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编写,由有限公司实现虚拟现实三维互动教学资源软件开发。
3.校本特色教材(讲义)编写
除参与省国示范协作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数据库基础》、《综合布线》、《asp.net程序设计》、《网络安全》等十门课程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外,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或指导、由我校骨干教师主持编写《网络建设与管理综合实训》、《平面设计综合实训》、《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三门职业核心课程综合实训教材,并编写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案例化校本教材《Linux应用》、《VB.NET程序设计》。《asp.net程序设计》、《VB.NET程序设计》已由湖南教育出版、上海出版于2020年7月出版发行,《VB.NET程序设计》已申报十四五规划教材。
4.专业信息化建设
建成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的校园网络,信息点覆盖办公区域及实训机房,100M出口。所有教室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含投影仪、中控讲台、无线麦克风、功放、音箱等),具备多媒体教学功能;引入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中国知网;正在建设共享数据库、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门户三大基础平台。在建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为教师提供网络教学、网络备课、课件制作、作业批改;学生自主选择网络课程、安排学习计划、查看课程内容、提交作业、在线自主学习、考试评价、查看成绩,选择或检索所感兴趣的课程自主学习;应用云计算技术,合理组织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不同学习群体推送应用桌面,提供个性学习需求。
5.课程标准制订
在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下,制订《网络建设与管理综合实训》、《平面设计综合实训》、《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装璜设计综合实训》四门职业核心课程标准,并制订计算机专业毕业技能统测方案(职业核心技能包)。
6. 学生评价模式创新
《平面设计综合实训》、《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装璜设计综合实训》、《ASP.NET程序设计》等课程考核,引入多元评价理论,从专业能力、行业标准、职业核心能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提出的项,即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维度与项目任务实施维度两个维度进行评价(“课改视野下学生的评价考核”系通州县职业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于2019年元月结题),并加入项目汇报与答辩。为提高项目汇报与答辩室交流、评价、录像、行业校正反馈效果,学校在原国示范项目基础上增加50万元投入,建立智能编辑录播系统。
以《ASP.NET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多元评价架构模型(以程序设计为例)如下图所示。
7.科研及课题
完成通州县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程改革专项课题《课改视野下学生的评价考核》、《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评价制度》、《多元智能理论在计算机项目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三项,并完成《基于Web的信息村建设》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21年5月通过通州县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计算机工程系2019-2021年完成课题一览表
| 课题立项单位 | 课题名称 | 建设时间 | 主持人 |
| 国家星火计划 | 基于Web的信息村建设 | ||
| 通州县教育局 | 课改视野下学生的评价考核 | ||
| 通州县教育局 | 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评价制度 | ||
| 通州县教育局 | 多元智能理论在计算机项目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借助国家级、省级师资培训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下企业实践锻炼,提高教师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2019年7月到2021年6月,共有33人次参加省级、国家级师资培训,培训总数占教师人数的110%;三名教师派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加拿大百年理工学院进修;三名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两名教师申报青年教师企业实践与高级访问工程师项目;定期委派教师到课程对口企业实践锻炼;聘请企业专家和骨干教师共同制订职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写综合实训校本教材、开发计算机专业毕业技能统测方案(职业核心技能包)、参与课程教学与实训指导。
两年来,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优先提供培训、考察、企业实践、校际交流、科研教研等,通过专业带头人说专业、骨干教师说课程活动,推进“1.5+0.5+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2012年9月李四老师被评为湖南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带头人;2021年3月张三老师参加湖南省影视后期制作技能大赛并获2个一等奖。聘请王五等5名企业技术人员承担计算机组装维护、程序设计等课程兼职教师。
2019年7月到2021年6月教师业务提升一览表:
| 项目 | 在职研究生学习 | 职称晋升 | 社会职称晋升 | 发表论文 | 承担市级以上课题 | 市级以上各类比赛获奖人数 |
| 人数(专任教师26人) | 在读11人 毕业4人 | 助师5人 讲师3人 高讲1人 | 中级13人 高级工17人 | 主编教材5人次 参编7人次 发表论文 公开发表论文33篇 | 主持6人次 参与9人次 | 12人次 |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成立由职教专家、企业经理、企业技术人员、骨干教师组成的校企合作办学指导委员会。以图形设计与计算机组装维修方向为切入点,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线,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双师队伍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实训环境建设。加强对校企互聘下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绩效考核,根据“通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由阿肖克(印度NIIT讲师)与我校季承老师完成绩效考核软件设计。
(一)基于优势互补的共享资源,进行图形设计方向校企合作办学
我校实训楼建于2016年,系实训室分布在实训楼4、5、6层,大型机房二个,每个机房面积为406平方米,可容纳120-150台计算机。随着职业教育发展,大机房布局不能满足理实一体化要求。将实验室进行功能整合和改建,分期建成“三部一中心”即网络工程部、图文与媒作部、软件开发部和云应用中心。首期建设图文与媒作部,在国示范项目基础上追加30万元环境建设费用,对406平方米大机房进行改造,建成经理与设计师办公室、图文设计室、图文制作室,建成具有现代企业的氛围和运行机制 “产、学、研” 、“校企合一”的教学、科研、产业场所。改造方案与设备已进入招标流程,并与本地区具有影响和技术实力、具有稳定的业务、在教学周期内能承载我校图文与媒作课程教学实训项目的通州晨智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实现优势互补与共享资源的合作(1)学校提供场地、部分设备,企业提供项目,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载教学与生产的合作;(2)师生全程参与企业的项目设计与制作,优秀设计方案企业有使用权并给师生一定的奖励,制作耗材由企业承担。降低企业设计成本、降低学校教学成本。学生感受真实的企业氛围与职业环境,教学与生产实现了零距离的对接。
(二)基于互惠互利的驱动机制,进行组装与维修方向校企合作办学
1.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计算机维修课程的课程标准(分段培养和工学结合的模式:前段在校内仿真实训室,后段在校外实训基地),并合作编写计算机维修课程的校本教材和讲义。
自2019年起,与通州县戴尔授权服务中心、通州腾龙PC维修网实体店、通州纵览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三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由我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组成计算机维修专业方向的合作小组,重点开发计算机维修的岗位课程,完成计算机维修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编写《计算机维修》课程标准,初步建立起项目化、任务型的课程体系,编写配套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校本教材。
2. 在校内建设戴尔授权服务中心仿真实训室。
该仿真实训室的建设目标:技术先进、高度仿真,集教学、职业技能鉴定、技能大赛集训、校园服务等功能,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的角色扮演,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售后服务各个基本环节的操作与管理,掌握计算机售后服务的基本流程,了解计算机售后服务岗位需要的技能,培养学生的服务水平和操作能力。
3. 请企业工程师到校对师生进行专题辅导。
邀请通州地区戴尔授权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来校对师生进行计算机售后服务专题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师生们认真听讲、积极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本次辅导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师生们普遍反映开阔了眼界。
4. 选派学生到企业实习
2019年暑期,微高0920班4名同学(张三)到通州县电子市场和财富广场的3家电脑维修店(戴尔授权服务中心、通州腾龙PC维修网实体店、通州纵览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电脑维修方向的专项实习。
重点建设任务与资金使用表:
| 建设内容 | 建设目标 | 计划资金 | 已用 资金 | 增加建设资金 | ||
| 人才 培养 模式 与课 程体 系改 革 |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1.5+0.5+1”人才培养模式 “3+1+1” 人才培养模式 | 6 | 6 | ||
| 2.精品课程建设 | 计算机组装维护 ASP.NET程序设计 软件技术 | 9 | 9 | |||
| 3.校本特色(讲义)教材编写 | 网络建设与管理综合实训 平面设计综合实训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Linux应用 ASP.NET程序设计 VB.NET程序设计 | 4.5 | 4.5 | |||
| 4.专业信息化建设 | 教学资源平台 硬件设备选型采购 精品课程资源应用 多媒体教室建设 中国知网引进 | 61.6 | 61.6 | 10 | ||
| 5.课程标准制订 | 平面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网络建设与管理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网页设计课程标准 装璜设计课程标准 ASP.NET课程标准 | 5 | 5 | |||
| 6.学生评价模式创新 | 学生评价模式研究 项目汇报与答辩室(智能录播室)建设 | 29.6 | 29.6 | 50 | ||
| 7.科研及课题 | 课改视野下学生的评价考核 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评价制度 多元智能理论在计算机项目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Web的信息村建设 | 16 | 16 | |||
| 师资 队伍 建设 | 1.专业带头人培养 | 选送进修 企业实践锻炼 主编教材1部 参加学术交流 | 10 | 10 | ||
| 2.骨干教师培养 | 选送进修培训 企业实践锻炼 参与精品课程建设 开发综合实训课程 | 14 | 14 | |||
| 3.“双师型”教师培养 | 学历提升 社会职称提升 参加培训 | 13 | 13 | |||
| 4.兼职教师聘任 | 王永 电子工程师 王来芝 硬件维修工程师 唐永清 戴尔售后维修工程师 汤承林 通州信息学院副教授
| 6 | 6 | |||
| 校企 合作、 工学 结合 运行 机制 建设 | 1.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指导委员会 | 12 | 12 | |||
| 2.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方案 | 6 | 6 | ||||
| 3.基于互惠互利的驱动机制,进行组装与维修方向校企合作办学 | 10 | 10 | 3 | |||
| 4.基于优势互补的共享资源,进行图形设计方向校企合作办学 | 56 | 56 | 2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