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时间90分钟 2009.4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4分)
1.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规范、端正、整洁。(2分)
美不胜收 津津乐道
jīng yíng mò shēng bào yuàn hú lún tūn zǎo ké sou jìng mì
( ) ( ) ( ) ( ) ( ) ( )
táo zuì ēn cì zhēn zhì xuán yá qiào bì juān kè guī sù ( ) ( ) ( ) ( ) ( ) ( )
3.选择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竭尽 ( jiē ) 树冠 (guān) 要挟 ( yào ) 刚劲 ( jìng )
B.空旷(kuàng ) 扁舟 ( piān ) 阻挠 ( náo ) 含情脉脉 ( mò )
C.恶裂(liè) 供给(gěi) 藐视(miǎo) 魁梧 (wú )
D.畜牧 (chù) 抚摩(mē) 佣人 (yōng) 勉强 (qiáng)
4.把课文的题目、主人公、主要内容用线连起来。(4分)
卖火柴的小女孩 李大钊 冻死街头
十六年前的回忆 小女孩 勇敢机智、善待友人
将 相 和 桑 娜 被捕前后的斗争
穷 人 蔺相如 勤劳善良的行为
5.按要求写句子:(5分)
①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的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的声音真大。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今年六月一日,弟弟参加了少先队员。(用修改符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句子: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
6.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趣味和能力。”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等作品是中华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就有其中的多部作品,要从小培养学生读好书,读名著的习惯。(4分)
①、按要求写成语。
源自历史故事的成语(2个):
源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个):
②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记》里有“三打 ”的故事;《水浒传》里有“三打 ”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三请 ”和“三气 ”的故事。此外,还有一部名著是 。
7.补充古诗名句(6分)
洛阳亲友如相问, 。
,燕山月似钩。
随风潜入夜, 。
8.同学们,古诗词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在六年的学习中,你一定学会了很多首古诗词,试试看,你能根据要求把古诗词写正确吗?(4分)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够报答得了母亲的爱呢?这使我们想起了两句诗“ , ”。
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大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9.小明在一次考试后,因成绩不理想,就不爱学习了,请你用一句名言、警句劝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分)
二、现代文阅读 (33分)
(一)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0.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___描写,作用是:
。 (3分)
12.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3分)
13.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3分)
14.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3分)
15.“我”曾认为上中学就是“长大”,是把 作为长大的标准。第二次,“我” 曾认为长青春痘就是“长大”,是把 ,作为长大的标准。我终于意识到“长大”的真正含义,是因为 。(3分)
(二)藏羚羊的跪拜
这是听来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中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喝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的美事来了!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他举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板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的。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间一动,声响了起来,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觉得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见到的惟一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的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当腹腔打开时,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下……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6.请结合语境理解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2分)
忐忑不安:
蹊跷: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8.为什么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结合文中内容回答。(3分)
19.为什么说“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3分)
20.读完这篇文章,一定引发你的联想与感悟,请你谈谈自己的感受。(80字左右)(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