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80分及格)
时间: 部门: 姓名: 成绩: .
—————————————————————————————————————————一、判断题(共30道题,合计60.0分)
1、企业应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持续改进,并通过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和提高全员参与双重预防机制的积极主动性,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绩效。( )
2、企业开展的风险评价过程中,应将联锁、紧急切断列入工程措施。( )
3、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由以事故为重点向以风险为重点的转变。( )
4、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以下要求: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 )
5、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预防机制,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核心内容。( )
6、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
7、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位置;隐患的治理方案。( )
8、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存在控制措施方面的缺陷为重大事故隐患。( )
9、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中的D值越小,说明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
10、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
11、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由公司级进行排查。( )
12、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任务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运用信息化手段采取相应的排查方式开展隐患排查,做到定期排查与日常排查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
13、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特大事故隐患。( )
14、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较大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
15、重大风险是不可接受风险,必须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但按照有关标准直接判定的重大风险除外。( )
16、企业风险评价后风险等级最高的较大风险,因此该企业没有红色风险。( )
17、一个风险点内存在多个危险源,危险源包含在风险点内。( )
18、工程技术类管控措施:主要针对关键设备部件、安全附件、工艺控制、安全仪表等方面;维护保养类管控措施:主要保障动设备和静设备正常运行;人员操作类管控措施:主要包括人员资质、操作记录、交等内容;应急措施类管控措施:主要包括应急设施、个体防护、消防设施、应急预案等内容。( )
19、风险与危险源有本质区别,二者之间没有联系( )
20、重大危险源与重大风险无本质的区别。( )
21、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特大事故隐患。( )
22、企业每两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
23、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由公司级进行排查。( )
24、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是指企业从班组安全员到安全总监,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 )
25、企业应根据风险辨识结果,选择可能造成爆炸、火灾、中毒、窒息等最严重后果的事件作为重点管控的风险事件。( )
26、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指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不包括职业卫生相关工作( )
27、双重预防机制,尤其是风险管控,属于“事前管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关口前移、源头管控。事后追责不如事前预防。事故发生后,无论出现多少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无论查处多少失职渎职人员,无论赔付伤亡者及其家属多少金钱,都不如防止事故发生。( )
28、企业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制度设计、文件编制、组织实施和持续改进时可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体系建设服务。( )
29、企业应将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从业人员,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
30、企业应营造优秀的安全文化氛围,努力实现从管事故向管事件转变,从管事件向管隐患转变,从管隐患向管风险转变,追求零伤害、零隐患。( )
二、选择题(共20道题,合计40.0分)
1、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哪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
A.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C.从业人员操作行为
2、风险控制措施是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 )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A.可接受 B.最小的 C.一定
3、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 )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经过评估存在的 B.必将导致事故发生的 C.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D.不容忽视的
4、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 )等提出要求。 A.责任人 B.完成期限 C.风险分析
5、企业在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 )、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和评价级别,进行风险评价。
A.可能性、频次、严重性 B.可能性、频次、危害性 C.频次、严重性、危害性
6、事故隐患是( )不到位、不落实,管控措施缺失、失效的具体表现,必须及时排查和整改。 A.隐患治理 B.隐患排查 C.风险管控措施
7、( )是指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A.应急预案 B.应急救援 C.应急保障 D.应急恢复
8、风险矩阵分析法是一种( )的风险评价方法。 A.定量 B.半定量 C.定性
9、消防泵的柴油备用泵,一般要求续航( )小时以上。 A.2B.4C.
10、( )是指包括危险源、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组合。 A.危险源 B.风险点 C.风险信息
11、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季节特点,为保障安全生产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检查,由( )根据不同季节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和组织安全检查。
A.企业第一领导者 B.安全专职机构 C.各车间 D.生产部门
12、企业应制定变更管理制度,变更前应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可能产生的( )进行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 A.隐患 B.后果 C.安全风险
13、以( )为主体的组织形式开展安全检查活动,具有较大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可检查难度较大的项目,这种检查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研究整改对策。
A.上级领导 B.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C.专业技术人员 D.职工
14、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 )、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A.中等风险 B.较大风险 C.巨大风险
15、以下属于风险控制措施类别有:( )
A.安全预防措施 B.评估调查措施 C.工程技术措施
16、SIS是指:( ) A.安全联锁 B.安全仪表系统 C.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17、( )是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A.隐患治理B.隐患排查C.风险控制
18、HAZOP是指:( ) A.安全联锁 B.安全仪表系统 C.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19、异常工况监测预警( )说法的不对。
A.企业要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重要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控预警;
B.要采用在线安全监控、自动检测或人工分析数据等手段,及时判断发生异常工况的根源。
C.评估可能产生的后果,制定安全处置方案,避免因处理不当造成事故
D.严格执行并将相关资料存档备查
20、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 )。 A.审核 B.培训 C.存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