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绿色技术(张家港期末卷)
①所谓“绿色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能充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在生产和使用时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技术。绿色技术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贡献使得绿色技术随着全球环保事业的全面兴起而逐渐成长。
②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该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 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目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出3种绿色食品。
③绿色技术决不能仅仅局限于食品行业,实际上大量的、更先进的绿色技术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像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全世界能源的90%都来自于此,我国95%的能源也是化石燃料。这些化石燃料一方面储量有限,另一方面使用后排放的废气和废物量大,危害严重。因此可更新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就成了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美国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一种能代替石油的植物——藿藿芭,这项研究为新能源的开发开创了广阔的前景。1992年,日本就研制出了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使用时既无有害气体排出,又不发噪音。
④诚然,绿色技术仅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一种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依靠科技,还会发明和创造出更多的办法来发展经济,保护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让绿色在地球上长驻,让我们的星球更欢快地在太空旋转。 (选文有改动)
17.请指出文段②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③段举美国科学家发现藿藿芭的事例及日本研制出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目的在于说明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请说说“绿色”一词在选文中的含义是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当前互联网现状,一些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的“绿色网站”,你认为这其中的“绿色”一词的含义具体又是指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最佳饮料——白开水(太仓卷)
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饮料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从科学角度来看,任何其他的饮料都无法取代白开水。
②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只有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体内产生的废物才能及时地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从医学上讲,任何饮料都不如白开水对生理健康有价值。白开水最易解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且白开水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能量转换、血液循环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都大有益处。白开水不含卡路里,进入人体后,很容易透过细胞膜,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因此,白开水确是人体最需的天然“饮料”。
③白开水是由自来水煮沸而来的,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中还包含人体必需多种矿物质和一些人体需要量极少的微量元素。自来水所含的矿物质为矿泉水的1/10:又是纯净水的10倍。矿泉水的矿化度一般为200-300亳升/升,自来水为20-30毫升/升,而纯净水只有2-3毫升/升。有关研究表明,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人体来说是最适宜的。
④其他饮料所含糖分和热量一般都偏高,食欲旺盛且过量饮用的人,往往会因糖分和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食欲不振的人则由于饮料影响正餐,可能导致热量摄入不足而渐趋瘦弱。再者,饮料中的大量电解质不易很快从胃肠排空,而是较长时间存在于胃肠内,影响消化吸收,降低食欲,加重肾脏负担。另外,通过蒸馏和逆渗透技术加以净化后的纯净水会失去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长期饮用纯净水,人体便会缺少某些必要的元素而造成营养失衡。
⑤如何科学饮用白开水?首先要注意喝水时间。饭前饭后半小时和餐中都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冲淡唾液、胃液,导致消化不良;最好在两顿饭中间适量饮用。其次要掌握喝水的量。成人每天需500—3000毫升,一次性喝完;最好每隔l~2小时喝一杯。再者要喝新鲜开水。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其中的亚盐含量就会上升,可转换为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将水加热到1 00℃并持续沸腾3分钟,等降温到30℃以下后最适合安全饮用。而生水、不开的水、重新煮开的水、千滚水(反复煮沸的水)、蒸锅水(蒸馒头等的剩锅水)和老化水(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等,是绝对不可饮用的。
16.为什么说白开水是生活中的最佳饮料?。(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从科学角度来看,其他的饮料都无法取代白开水。
.只要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体内产生的废物就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食欲旺盛且过量饮用其他饮料的人,一定会因糖分和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
.饭前饭后半小时和餐中都不宜饮水,以免冲淡唾液、胃液,导致消化不良。
(三)警惕啊,无声无息的土壤杀手(苏州模拟卷)
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地球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众的关注,而土壤污染看不见,而且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个月、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会显现出来。土壤污染不像大气或水污染物那样,可以直接进入人体,危及健康,而是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因为土壤里的污染物是通过食物链,主要通过粮食、蔬菜、水果、奶、蛋、肉等进入人体的,所以有的地方往往不重视对土壤污染的整治。然而,土壤污染比其他污染的危害时间更长,污染物质在并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通过长期积累以后,其影响往往是区域性的,而且重金属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受其污染的土壤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飘浮的尘土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农业生产所用的化肥、农药和不合格的畜禽粪便肥料,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此外,战争之后的炸药、重金属等化学残留物,也对战区的土壤造成严重伤害。陈同斌研究员指出,世界上90%的污染物最终滞留在土壤内。
日前我国估计有1000多万公顷耕地受到污染,居然占全部可利用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其中矿区污染土地达200万公顷,石油污染土地约500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染土地约5万公顷。每年因土壤污染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因土壤污染而造成的各种农业经济损失合计200亿元。
土壤污染已经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陈同斌研究员前后用了3年的时间对北京全市的土壤和蔬菜进行了大规模的取样分析研究,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并且已经影响到蔬菜等农产品的质量。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各种疾病。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其他环境问题。(选自《自然与人》,有改动)
15.土壤污染跟其他污染物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2分)
16.土壤污染物有多种,下面列举了两种,请你从文中找出其他几种,仿照示例表述。(2分)
示例:(1)播散在农作物上的化肥、农药和不合格粪便。
(2)残留在土壤中的炸药、重金属等化学物。
17.第3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你认为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对土壤污染问题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一条防止土壤污染的建议或拟一条警示性的标语。(2分)
(四)山芋:环境友好型“生物能工厂”(青云卷)
①我国南有木薯、北有甘薯,“山芋们”是目前我国最具开发前景的能源作物,运用新技术使其在发酵过程中转化燃料乙醇、丙酮、丁醇、氢气等产品,弥补不可再生的化学能源。
②研究发现,木薯具有突出的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率,能生长在贫瘠土壤,如荒山、荒地及沙地中;甘薯在土壤含水量不足5%情况下可抗旱成长,甚至在含盐量0.5%的沿海滩涂上亩产还能达1500公斤。
③发展生物质能源是解决日趋紧张的能源供应的有效途径,但须避免与农作物生产争地。数据显示,我国农业耕地面积约1.3亿公顷,荒地面积约1亿公顷;属于宜农荒地的有3535万公顷,其中947万公顷作为后备耕地,尚有2588万公顷可用于生物质能资源开发,加上1000万公顷盐碱地等土地余力,薯类等能源作物可种面积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近三成。目前,国内甘薯产量占世界80%,木薯市场需求量正逐步增长,每年还从泰国、越南等地进口,它们作为能源物种的潜力都是很大的。
④燃料乙醇将是薯类能源产品的一大门类。专家指出,若全国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总需求在500万吨以上,而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仅100万吨,且主要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经济效益一般。
⑤据介绍,适宜我国南部热带地区种植的木薯亩产可达4000公斤,单位面积上的生物能产量高于几乎所有其它栽培作物;而甘薯也是粮食酒精中最低廉的加工原料,每公顷甘薯可产酒精3.5吨,同等面积玉米则只产2.1吨。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每吨木薯酒精的加工成本仅六七百元,也低于普通酒精企业成本。
⑥生物能源产业牵涉多学科技术,为此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南方中心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为主,吸纳了植物生理生态、有机化学、微生物、医药、工业等领域十余家研究院所和高校的科研力量,联合攻关薯类种质资源遗传改良、标准化高产优质栽培、储藏保鲜、发酵转化等关键技术。
15.第⑤段中加点的“几乎”能否删去, 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第2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说说它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听天气预报别只注意温度(09高新区)
关心天气变化的人每天都收听天气预报,但是不少人往往习惯只以气温的高低作为判断环境冷热的惟一指标,这其实是片面的。
气温适中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对人体冷热感觉的影响较小。所谓气温适中,是指使人既不觉得热,又不感到不冷,这个温度叫做“不感温”。人们对环境的“不感温”是不同的,如人体对空气不感温为24℃,对水的不感温为34℃,这就是说在24℃的空气和34℃的水中,人们会觉得不冷不热,十分舒适。因为人正常体温为37℃,在空气中,24℃的空气会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而体内产生的热量则会弥补空气带走的那部分热量,使得人体向外散失的热量与体内产生的热量正好相等,人体保持了相当的热平衡,使人们感觉良好。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不感温”时,人们就会有明显的冷感或热感。这时,相对湿度便会对人体冷热感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当气温25℃、相对湿度30%时,人体没有什么冷热的感觉(即舒适);同一气温,若相对湿度增大到95%时,人体就感觉闷热了……
人体的冷热感与风力也有重要的关系。冬季当你静止或徒步行走时,本来穿着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如果坐上奔驰的卡车或窗户大开的汽车、电车,立刻就会觉得风声大作,周身寒冷。这是因为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吹散,把热量带走的缘故。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从实验中,大致可以计算出这样的结果: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3℃~5℃;气温在0℃以下,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6℃~8℃。
13.阅读文章,说一说人体的冷热感与什么因素有关系?(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中“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表述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2分): ( )
.气温适中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对人体冷热感觉没有太大影响。
.相对湿度越大,人体的冷热感就会越强。
.一般来说,人对寒冷的感觉会随着风力的变化而变化。
D.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湿层对人体的热封量保护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