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
1.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明( )
①生物能适应环境 ②生物能影响环境
③环境能影响生物 ④环境能适应生物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如图为生活在300万年前的人类元祖——露西的化石,其特点是骨盆宽,下肢比上肢粗壮,据此特点判断露西一定已能( )
A.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 C.用火 D.语言交流
3.观察分析下图,森林古猿和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基本区别是( )
A.四肢的形态和功能不同 B.大脑的发达程度不同
C.脸部的外形不同 D.上肢的发达程度不同
4.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据图分析,产生雌性激素的场所、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胚胎发育的场所依次是( )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①②③
5.图中,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人类通过生殖系统实现了生命的延续和种族的繁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子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B.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C.子宫是产生卵细胞的器官 D.卵巢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下列对人体生长曲线图(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发育与身体的总发育一致
B.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唯一高峰期
C.进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D.青春期的代谢速度逐渐减慢
8.以下不属于青春期正常的心理现象的是( )
A.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增强,应主动学习
B.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C.遇到挫折渴望父母、老师的理解与关怀
D.一心想摆脱父母、老师的管束
9.胖胖最近要减肥,请你帮他制订最佳的减肥方法( )
A.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运动 B.到药房买减肥药
C.尽量少吃或不吃食物 D.适当的体育锻炼加均衡膳食
10.如果成年人的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A,就可能患( )
A.贫血 B.夜盲症 C.坏血病 D.佝偻病
11.下列有关消化道各段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端,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B.胃液中的蛋白酶对蛋白质能进行完全分解
C.小肠的结构特点使它有巨大的表面积,所以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D.大肠的功能是将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
二、非选择题
12.根据“森林古猿的生活想象图”回答问题:
(1)森林古猿生活在_____________环境中,过着以________为主的生活。
(2)它们下地生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下地生活了__________,能够使用_________来防御敌害和获取食物。
(3)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类的过程中,大脑越来越发达的原因是使用的_________越来越复杂和用_______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并且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__________。
(4)丰富的语言使用促进了群体间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得人类越来越强大。
(5)古人类是先使用工具还是先制造工具?____________。
(6)“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这是事实还是观点:_______。是推测还是人们看到的:__________。主要的证据是_________。
13.如图为女性生殖器官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标号的器官名称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__。
(2)[①]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②]________。
(4)胎儿发育成熟后,通过母体的[④]产出的过程称为_______。
(5)根据各器官的功能,女性主要的性器官是________。
14.下图是人体不同部位的相对生长速度。阅图并回答:
(1)从图可知,人体脑部生长最快的年龄段是___________。
(2)人体生殖器官迅速生长的年龄约为______________。
(3)从人体全身的相对生长速度看,人体生长有两个相对较快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时期。
(4)生殖器官迅速增长的时期属于________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列举青春时期发育的五项突出表现: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模型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的消化系统主要由消化道和____________组成。
(2)消化系统中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
(3)消化道中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的器官是图中的______。(填标号)
(4)每日三餐要合理搭配,早中晚的能量比例为______________。
(5)为保证食品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答一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
16.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如下,请完善实验方案: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一小块馒头切成碎屑,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到甲、乙两试管。
第二步:向甲、乙两试管分别注入2 mL_________和唾液,搅拌均匀。
第三步:将两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8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稀碘液,摇匀。
第四步:观察并记录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2)预期结果:________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了。
(3)预期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11 BAAAA BCDDB C
二、
12. (1) 热带丛林 树栖
(2) 森林大量消失 前肢 工具
(3) 工具 火 语言
(4) 交流 合作
(5) 使用工具
(6) 观点 推测 化石
13. (1)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阴道
(2)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3) 输卵管
(4) 分娩
(5) 卵巢
14. (1) 0~5岁
(2) 10~20岁
(3) 0~5岁 10~20岁
(4) 青春 性的发育和成熟
(5) 身高迅速增长 体重不断增加
男孩出现喉结、胡须 女孩乳房逐渐隆起
男孩声音变得低沉等
15. (1) 消化腺
(2) ⑥
(3) ④
(4) 3∶4∶3
(5) 不吃过期食品
16. (1) 清水
(2) 乙
(3)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