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高物理学科教学质量,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学科中兴趣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初中生学习积极性往往是随他们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1)处理好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应与教师进行感情交流。如果增进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能跟学生打成一片,那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教师经常批评学生,不尊重学生,这样就会在师生间产生对立情绪,自然学生就不会对物理学科有兴趣了。因此,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2)成功的体验也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成功和失败的心理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有些学生不喜欢物理,并不是他们从来对物理不感兴趣,也不是从没认真去学习物理,而是因为他们过去只有失败的经历,没有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寄予希望,创造条件让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最终达到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的目的。
二、提高物理学科教学质量,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是重要的一环
“好的预习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就是预习。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组织学生课前预习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是教师在长期教学中的期望。如果教师注重学生课前的有效预习,就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终生受益。
1.预习目标要明确
教学都是有目标的,预习也不例外,预习目标是预习的前提。如果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内容时,没有提出具体的问题和要求,而是笼统地要求学生梳理本节知识,目的不明确,造成学生的预习成了随便翻翻看看,起不到预习的作用。因此,在预习目标的设计方面,教师必须清楚让学生预习什么,如何去预习,预习成果如何检测等问题。例如,在预习浮力时,教师的基本预习目标是搜集生活中关于浮力的例子或演示关于浮力的现象,感受物体漂浮在液体上和浸入液体及浸没液体是一种什么状态。预习设计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能促进其思维发展。在让学生充分观察感知的基础上,及时地提出任务,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等。
2.指导预习方法
有的学生预习了,但就是没有效果,这主要是方法不对。教师一定要加强方法的指导,不要使之流于形式,也不要让学生无目的或放任自流,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常用的预习方法有标记预习法、提纲预习法、尝试预习法、浏览预习法、笔记预习法等。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对重点内容画线、圈点,让学生摘抄在预习本上。如概念课着重预习意义、定义、公式、单位、计算等;找出关键字句的含义与作用。例如,“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关键词是“竖直”他描述了重力的具体方向。预习有没有效果,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在学习中,教师诱导学生思考问题并产生质疑,同时要想办法让学生说出疑问的产生过程。而这一方法的指引或累积,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还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三、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必须增强责任感,利用现有器材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师生共同探究实验现象的道理,通过物理实验增强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提升物理的趣味性,让无味枯燥的物理知识通过实验变得更易接受,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这里,本人只从以上几个方面谈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想法,希望和同行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实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这一目标。
(作者单位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九年一
贯制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