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8:28:28
初中化学 《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
《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掌握燃烧的条件2.学会灭火的方法二、重点、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三、学习方法指导:设计一些对比实验活动,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学,了解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等基础知识。3、设计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初步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培养学生实验与探究的能力。实验活动一: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的石块和木块放到燃烧匙上,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是燃烧需
导读《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掌握燃烧的条件2.学会灭火的方法二、重点、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三、学习方法指导:设计一些对比实验活动,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学,了解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等基础知识。3、设计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初步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培养学生实验与探究的能力。实验活动一: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的石块和木块放到燃烧匙上,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是燃烧需
《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燃烧的条件
2.学会灭火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三、学习方法指导 :设计一些对比实验活动,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学,了解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等基础知识。
3、设计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初步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培养学生实验与探究的能力。实验活动一: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的石块和木块放到燃烧匙上,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是燃烧需要有可燃物。 实验活动二:点燃两只等大的蜡烛,将其用大小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与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是燃烧需要氧气。实验活动三: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比较点燃的难易。得出结论是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总结与交流
(板书设计) 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三者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5、讨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板书设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隔绝氧气(或空气)
(2)移走或隔离可燃物 }三者选其一即可
(3)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6、当堂训练
五、小结与作业布置
初中化学 《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
《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掌握燃烧的条件2.学会灭火的方法二、重点、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三、学习方法指导:设计一些对比实验活动,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学,了解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等基础知识。3、设计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初步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培养学生实验与探究的能力。实验活动一: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的石块和木块放到燃烧匙上,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是燃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