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会与同学相处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8:27:55
文档

学会与同学相处

学会与同学相处作者:潘小平文章来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案例》点击数:更新时间:2006-7-6【活动目标】1.学会正确解决同学之间的冲突。2.掌握异性同学之间交往的方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活动内容】初中生人际交往辅导。【活动形式】游戏、小品表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活动对象】初一年学生。【活动时间】50分钟。【活动准备】1.小篮子、录音机、小纸条等。2.多媒体课件。【活动设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与人(尤其是独生子女)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淡漠。同学之间少了几分真诚,多
推荐度:
导读学会与同学相处作者:潘小平文章来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案例》点击数:更新时间:2006-7-6【活动目标】1.学会正确解决同学之间的冲突。2.掌握异性同学之间交往的方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活动内容】初中生人际交往辅导。【活动形式】游戏、小品表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活动对象】初一年学生。【活动时间】50分钟。【活动准备】1.小篮子、录音机、小纸条等。2.多媒体课件。【活动设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与人(尤其是独生子女)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淡漠。同学之间少了几分真诚,多
学会与同学相处

作者: 潘小平 文章来源: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案例》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7-6

【活动目标】

1.学会正确解决同学之间的冲突。

2.掌握异性同学之间交往的方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内容】

初中生人际交往辅导。

【活动形式】

游戏、小品表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活动对象】

初一年学生。

【活动时间】

50分钟。

【活动准备】

1.小篮子、录音机、小纸条等。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想】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与人(尤其是独生子女)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淡漠。同学之间少了几分真诚,多了一些虚伪、假意;少了几分谦让、宽容,多了一些争执,甚至暴力冲突;女生之间的是是非非,班干部与同学之间、成绩好的同学与成绩差的同学之间的矛盾等等。通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同学们明白冷漠是缺点,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的问题更为严重。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导入主题

(6-8人一小组,双手交叉握住,通过小组合作解开此结并围成一个圈。随着轻音乐的播放,学生兴趣很浓,议论声、欢笑声和成功后的掌声此起彼伏。)

师:下面我给大家讲一则寓言。

(讲述“南风效应”: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之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

师:“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

二、小品表演,小组讨论

(学生表演情景(1):A,B在走廊上疾走相撞:A,B互不礼让、怒目而视:“路这么宽,为何要撞我?”)

师:A和B同学都产生不良清绪,

俩人因此迟到,上课不专心,几天下来心情一直不好。

(学生表演情景(2):A、B互致歉意:“没事,人生哪没有磕磕碰碰的。”)

师:得到相互宽容、理解,心境佳,上课效率高。下面请同学们把日常交往中与同学发生冲突、产生误会使你至今困惑、无法解决的1-2个事例写在纸条上,放进小篮子里。

(学生写纸条并放进小篮子里。)

师:下面请各小组从篮子里随意抽取一张纸条,并讨论解决的办法。

(生抽取纸条,师用投影仪展示。)

(纸条1:被取“绰号”—小胖猪。)

生:我和很多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每次被叫“绰号”时,总有被嘲笑、侮辱之感,心里觉得很不好受。这是不尊重人的行为,影响同学间的交往。如果要取“绰号”,我建议可根据此人的个性特征,取一些如:“小诸葛”、“小工程师”、“小诺贝尔”、“小居里”等“绰号”,既尊重人又叫来爽口。

师:加强尊重同学意识,人与人之间要真诚、尊重和理解。

(纸条2:交往中被同学误解怎么办?)

生:既然是同学,就要在一起共同学习三年或更长的时间。如果我在交往中被同学误解,我会冷静下来认真找出其原因,然后亲自找这位同学谈心或请朋友帮忙消除误会,珍惜这段同学友情。

师:人生自古谁无错,一笑了之。当然最好能消除误解,友谊长存,理解万岁!人生之坎坷十有。但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化解不了的误解。相信自己,相信同学。

(纸条3:男女生交往很容易引起非议怎么办?)

生(男):个别同学心态不正,看到男女同学交往就流言蜚语乱传,弄得男女生不敢交往。我认为男女同学交往很正常,只要自尊、自信、尊重他人,男女生就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增强班级凝聚力。

生(女):我也认为男女同学交往很正常。男女生由于身体的差异和性格上的不同,在一起交往可以互补,男生可以学到女生的细心、温柔和稳重,女生可学到男生的刚毅、果断和勇猛。一些同学由于受到电视及社会不良现象的误导,的确出现了“早恋现象”,但那毕竟是个别现象,我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斜”。

师:你能大胆与男生交往吗?

生:能!但我很注意分寸,注重方式、方法。

师:世界有阴阳之分,人有男女之别。只要男女同学以诚相待,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就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班级凝聚力增强。这一年龄的男女生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是对美的向往。男女生交往不能一概称为“早恋”。只要建立自尊、自信,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一定能正确看待男女生交往的!

纸条4:在交往中发现有的同学缺点很多,如自私、冷漠和不合群等,该怎么办?

(讨论声一片,各小组都有多位同学举手,跃跃欲试。)

生A:不跟他交往,缺点太多,无法接纳。

生B: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既然是同学就要友好相处,我们要宽厚待人,真诚地和他们交谈,用行动感化他们,使他们成为我们的知心朋友。

生C:“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但也有优点。我们要学会赞扬别人,帮他们树立信心,学会包容别人的缺点,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改掉缺点,而不应疏远甚至不与之交往。

师:(问生A)听了这两位同学发言,你的观点有所改变吗?

生A:我刚才的观点有点过激,平时我还是很能包容别人的缺点的,以后我在善待自己的同时,更要善待他人。

(掌声热烈。)

师:“人无完人”,我们都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优势,也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优势。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我们在与人相处时应保持这样的心态:“我好,你也好”或“我行,你也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高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受到赞扬、被人尊重能使人感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的价值。同学之间应该学会互相夸奖,这样就能增强自信心,就能与同学相处得更好。

三、结束活动

师:我们必须清楚,每个人对待某一事物的思想观点、态度和意向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如果一个人意识不到这些方面彼此有差异,一味自以为是,那么这个人决不可能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也不可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也不可能产生助人、合作及与人共享等利他行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学会倾听、同感。条件是尊重、真挚、同感。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几个交往的小秘诀。(电脑出示字幕:)

交往小秘诀

1.回音效应—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

2

.自信、开朗的人更有魅力—喜欢你自己。

3.谁都渴望和他人分享—要适当自我袒露。

4.话不投机半句多—学会寻找共同点。

5.快乐是可以传染的—带着你的笑容上路。

6.人性本善—适当地求助他人。

7.深刻的第一印象—适度打点你的仪表。

8.人人都喜欢得到接纳与认可—多给他人真诚的赞美。

9.幽默永远是一种润滑剂—每天在口袋里装一个笑话。

10.白天不懂夜的黑—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对他人做判断下结论。

11.硬币一定有正反两面,任何事物都是这样—接纳他人的缺点。

12.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允许自己与他人不同,保持自我的个性。—也允许他人和自己不同,维护他人的个性。

13.与他人同穿一双鞋—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寻找“共鸣”。

【专家点评】

人际交往是人们利用一定的语言、文字或动作、表情等表达的手段进行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及相互影响的过程,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如何与同学交往是中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他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案例在解手结热身游戏和“南风效应”寓言故事引入主题的基础上,通过小品表演、分组讨论,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交往案例进行剖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活动,有一定的实效性.在小组讨论中使用了六六讨论法和抽取纸条的方式,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民主性.但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技巧没有很好地融入到交往实例的探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的效果。此外,如能够将交往的小秘诀让学生活动前自己去收集,然后再组织集体交流,则可增强学生参与的程度和活动效果。(高思刚)

文档

学会与同学相处

学会与同学相处作者:潘小平文章来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案例》点击数:更新时间:2006-7-6【活动目标】1.学会正确解决同学之间的冲突。2.掌握异性同学之间交往的方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活动内容】初中生人际交往辅导。【活动形式】游戏、小品表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活动对象】初一年学生。【活动时间】50分钟。【活动准备】1.小篮子、录音机、小纸条等。2.多媒体课件。【活动设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与人(尤其是独生子女)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淡漠。同学之间少了几分真诚,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