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农务农,收获喜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8:28:10
文档

学农务农,收获喜悦

马庄小学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学农务农,收获喜悦刘月武问题名称: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问题对应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于动手的习惯问题描述:过去,一提到我们“农村孩子”,给人印象是“朴实、勤劳”。那时,几乎所有的农村小学生都会干家务活,平时一放学和星期日,有的提着篮、背着筐、拿着镰刀去割草,有的喂鸡鸭放牛羊,有的还参加一些农田劳动。“劳动光荣”思想在社会上很盛行。现在的小学生大多又是独生子女,家庭过分溺爱,滋长了他们“骄”“娇”两气。随着农村经济模式的转变,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进城打工,
推荐度:
导读马庄小学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学农务农,收获喜悦刘月武问题名称: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问题对应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于动手的习惯问题描述:过去,一提到我们“农村孩子”,给人印象是“朴实、勤劳”。那时,几乎所有的农村小学生都会干家务活,平时一放学和星期日,有的提着篮、背着筐、拿着镰刀去割草,有的喂鸡鸭放牛羊,有的还参加一些农田劳动。“劳动光荣”思想在社会上很盛行。现在的小学生大多又是独生子女,家庭过分溺爱,滋长了他们“骄”“娇”两气。随着农村经济模式的转变,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进城打工,
马庄小学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

学农务农,收获喜悦

刘月武

问题名称: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问题对应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于动手的习惯

问题描述:

过去,一提到我们“农村孩子”,给人印象是“朴实、勤劳”。那时,几乎所有的农村小学生都会干家务活,平时一放学和星期日,有的提着篮、背着筐、拿着镰刀去割草,有的喂鸡鸭放牛羊,有的还参加一些农田劳动。“劳动光荣”思想在社会上很盛行。现在的小学生大多又是独生子女,家庭过分溺爱,滋长了他们“骄”“娇”两气。随着农村经济模式的转变,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进城打工,存在着不爱农、不学农、不务农的思潮,对他们的子女影响很大,使这些孩子不愿参加或很少参加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有的甚至连生活自理的简单劳动也依赖他人。 

金点子案例名称:开展学农、务农等特色教育

案例对应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于动手的习惯

对该条习惯养成教育的分析:

过去,一提到我们“农村孩子”,给人印象是“朴实、勤劳”。那时,几乎所有的农村小学生都会干家务活,平时一放学和星期日,有的提着篮、背着筐、拿着镰刀去割草,有的喂鸡鸭放牛羊,有的还参加一些农田劳动。“劳动光荣”思想在社会上很盛行。现在的小学生大多又是独生子女,家庭过分溺爱,滋长了他们“骄”“娇”两气。随着农村经济模式的转变,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进城打工,存在着不爱农、不学农、不务农的思潮,对他们的子女影响很大,使这些孩子不愿参加或很少参加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有的甚至连生活自理的简单劳动也依赖他人。

具体措施:

1、挖掘家长资源,创办校外劳动实践基地

2009年始,我们学校多方联系,得到学生家长刘序福、孟令臣的帮助,创建了2块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解决了学生们学农、务农“无米之炊”的难题。

2、知行结合,重视学生学农体验教育

我们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让小学生明白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代具有一定科学技术、劳动技能的新型劳动者。在成才过程中,劳动是必修课。为此我们组织3-6年级学生定期到实践基地进行“学农、务农”体验教育。感受劳动的艰辛,领略劳动的喜悦。

另外我们还要求中高年级学生在每周中“当一天真正农家娃”,并写好劳动日记,班主任、语文老师经常阅看,并在学校展出。

我们还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形式,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小学生劳动习惯,安排好自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和一些简单生产劳动,学校还经常组织一些校园劳动,如辟出一些绿化地交给小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种植、管理。

取得的成效:

经过两年时间的教育、实践,学生们在劳动认识、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校孟威等同学把在“学农、务农”中学到的嫁接技术推广应用到果树管理中。方法是在一些老树弱树周围培植幼树,并适时把幼树嫁接到老弱树上,使老树“还童”,弱树变壮,延长了果树的寿命、提高了果树的产量。深受家长们的喜欢。此方法也在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市级奖.

人类离不开劳动,社会发展离不开劳动。即使国家进入到现代化程度很高阶段,也同样离不开劳动。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劳动是立国之本;对于个人来说,劳动是成人之本,成才之本。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是现代教育需要,是现代化建设需要,是农村学校当务之急。 

文档

学农务农,收获喜悦

马庄小学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学农务农,收获喜悦刘月武问题名称: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问题对应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于动手的习惯问题描述:过去,一提到我们“农村孩子”,给人印象是“朴实、勤劳”。那时,几乎所有的农村小学生都会干家务活,平时一放学和星期日,有的提着篮、背着筐、拿着镰刀去割草,有的喂鸡鸭放牛羊,有的还参加一些农田劳动。“劳动光荣”思想在社会上很盛行。现在的小学生大多又是独生子女,家庭过分溺爱,滋长了他们“骄”“娇”两气。随着农村经济模式的转变,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进城打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