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阅读和体悟中感受花木兰为国为家分忧、战功赫赫的英雄形象。
2.能在情境中展开合理想象,扮演木兰家人说服家人。
3.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读出感受,尝试模仿运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和体悟中感受花木兰为国为家分忧、战功赫赫的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去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图片回顾:咱们这节课继续了解花木兰,瞧,眼前的花木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看到这样俊美的姑娘却要(从军)你心中会有怎样的疑问?
3.带着这个疑问读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原因。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木兰为国为家的英雄形象
1.自由思考:木兰为什么要从军?
2.自主学习.
3.交流:木兰从军原因。
△国家正处在危急之中,父亲应该为国效力呀,为何是木兰从军呢?
△假如父亲去从军会怎样?
△要不让弟弟去吧,假如让弟弟去呢?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情况实在特殊,能不能不去呢?(为国为家)
出示: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文书。(指名读)
△如果不急,也不会连这么大岁数的人都要征兵上战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木兰此刻的心情是——(焦急万分)
△“焦急”什么意思?
“焦”底部四点就像“火”要烧到木兰一样的着急,更何况焦急万分。
指名读。(从你的读声中我听到了百分焦急,你的读声有了千分焦急,你真了不起,读出了万分焦急。)
△光急也不行呀,木兰想出什么办法?(女扮男装)
△可是,家人不会同意的,同学们赶紧想办法劝劝家人吧。
4.小组内练说,怎样说服家人?
师生对话,创设情境想象练说,体会木兰的爱家爱国之心。
5.小结朗读。(相机板书:为国为家)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木兰战功赫赫的英雄形象
1.出示:木兰女扮男装图。这是一个怎样的木兰?
2.交流:
△第一句
木兰在渡黄河时遇到哪些困难?(出示黄河图)
木兰过燕山时遇到什么困难?(出示燕山图)
木兰不怕吗?
黄河再险也吓不倒勇敢的木兰。(女生齐读)
燕山再高也阻止不了木兰前进的步伐。(男生齐读)
这一连串的动词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这一路上木兰不仅渡黄河,还渡辽河;不仅过燕山,还翻阴山、黑山;不仅走过平原,还走过沼泽地、茫茫大漠。真是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哪!木兰退缩了吗?让我们一起夸夸木兰。(齐读第一句)
△第二句
联系课外拓展阅读中的故事,感受木兰所立战功,理解“赫赫战功”。
让我们想象一下,会立哪些战功。尝试在补充段落中填入恰当的动词。
在多年征战中,木兰( )敌情,( )敌计,( )敌将,为国立下赫赫战功。
3.小结。
四、品读第四自然段激发对女英雄的敬佩之情
1.引读。
2.抓“竟”字体会将士们的心情。
3.结合课文插图想象说话。将士们在惊讶过后会对木兰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完成练习。
1.回顾全文,夸夸花木兰是个怎样的女英雄。(板书:女英雄)
2.出示《木兰辞》,我们的课文就是根据它改变的,你能用文中的话来解释《木兰辞》中的一些句子吗?快来试试吧。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文。
2.读读背背北朝民歌《木兰辞》。
3.读读古往今来女英雄的故事。
板书设计:
12.木兰从军
为国为家 赫赫战功
女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