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家庭保护》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8:27:21
文档

《家庭保护》教学设计

《家庭保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家庭保护的含义和基本内容。能力目标: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及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和运用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教学重点:家庭保护的内容和要求。教学难点:提高未成年人在家庭生活中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上初一的小刚的父母离异,谁也不愿承担抚养责任,小刚常在父、母两处跑来跑去,后来便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终于在别人的教唆、引诱下因偷窃而进了少管所。提问:有违
推荐度:
导读《家庭保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家庭保护的含义和基本内容。能力目标: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及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和运用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教学重点:家庭保护的内容和要求。教学难点:提高未成年人在家庭生活中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上初一的小刚的父母离异,谁也不愿承担抚养责任,小刚常在父、母两处跑来跑去,后来便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终于在别人的教唆、引诱下因偷窃而进了少管所。提问:有违
《家庭保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家庭保护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及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和运用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教学重点:家庭保护的内容和要求 。

教学难点:提高未成年人在家庭生活中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初一的小刚的父母离异,谁也不愿承担抚养责任,小刚常在父、母两处跑来跑去,后来便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终于在别人的教唆、引诱下因偷窃而进了少管所。

提问: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小刚是否属于未成年人保的保护对象?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小刚属于未成年人保保护的对象。未成年人保规定,只要是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都属于未成年人保保护的对象。小刚虽有违法犯罪行为,但未满18周岁,仍属保的保护对象,像小刚这样的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也有其合法权益,对他们给予特殊保护,有利于促使他们改过自新,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

小刚流入社会、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父母离异,双方推卸对小刚抚养、教育的责任,使小刚失去了正常的家庭保护,可见家庭保护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多么重要。今天我们就学习:家庭保护

新课讲授:

家庭保护的重要性: 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因为未成年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是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环境,是未成年人的性格、品德、理想情况形成的起点和最基本的条件。家庭保护做得好,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就有了基本保证;家庭保护的缺失,则会导致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缺陷,给未成年人带来消极影响,小刚的事例不正说明了这点吗?

那么,什么是家庭保护呢?

1、家庭保护的含义。

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和教育的义务及其职责。

抚养是指父母及 其他监护人从物质上对未成年子女的养育和照料。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学习等方面应当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承担经济责任。父母把未成年子女抚养成人,是法定的义务,子女从出生时起就获得了受父母抚养的权利。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是无条件的,是任何情况都不能避免的。即使父母离婚了,这种义务依然存在。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的负担由父母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由判决。养父母要依法抚养养子女,继父母要依法抚养继子女,非婚生子女的生父,应负担未成年子女抚养费的一部或全部,直至子女生活为止。

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的监督和保护。承担这种监护任务的人叫监护人。监护制度是使那些没有生活能力而需要他人照顾的未成年人得到必要的照顾和良好的教养。我国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经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同意的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责任的;无上述监护人时,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家庭保护中的“依法履行……的义务及其职责,”表明家庭保护的义务和职责是法定的,必须履行的,“没商量的”,不是可有可无的。不履行这种义务和职责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2、家庭保护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这是家庭保护的主要内容。这一条对家长的要求是:不得虐待未成年人;不得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病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第二、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必须让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保障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家庭保护是重要的一环。但是近年来,有些家长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迫使未成年子女辍学从商、从工。辍学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消极的后果。

第三、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我国婚姻法对结婚年龄的规定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这是法定的最低年龄,只有达到法定年龄并具备其他结婚条件,才能允许结婚,受到法律保护。未成年人仅就结婚年龄条件而言,尚未达到法律允许的最低结婚年龄,因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都未发育成熟,早婚必定影响未成年人的心身健康。

第四、父母和监护人要按照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从思想上、品德上关怀和帮助未成年人。要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卖淫

    第五、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教师小结:家庭是温暖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负有抚养?教育、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家长要对孩子尽职尽责,但同时作为子女也要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这样的家庭才温馨,充满浓浓的爱意和亲情,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板书设计:

 家庭保护

家庭保护的重要性

家庭保护的含义

家庭保护的基本要求

   教学反思:分析这一节课的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创设的情景有点少,案例太少 ;老师不够活泼,课堂上放不开,不能从心底里去鼓励学生、走近学生,导致于学生学习气氛不是很活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围绕打造幸福课堂的最终目标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探索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愿学乐学。

文档

《家庭保护》教学设计

《家庭保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家庭保护的含义和基本内容。能力目标: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及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和运用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教学重点:家庭保护的内容和要求。教学难点:提高未成年人在家庭生活中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上初一的小刚的父母离异,谁也不愿承担抚养责任,小刚常在父、母两处跑来跑去,后来便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终于在别人的教唆、引诱下因偷窃而进了少管所。提问:有违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