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尤其是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了适应这一社会的需求,我们的教育就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1、正确的公识.
2、具有该年龄段应具有的健康的心理素质。
3、掌握坚实的知识基础,注意课上知识与课外生活的联 系,能够学以致用。
4、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具有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6、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
7、掌握丰富的科技文化知识和并具有创新意识。
8、积极参加文体艺术促进身心发展。
9、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
我们要以中学生升学、成长、就业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培养中学生的公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课内外相结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文化和创新、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通过教学、课堂、讲座、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展开。制定一个"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突出拓展主题,全力构建领导认证制度
一、"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工作的主题
记录成长历程,提升团员意识;
构建联系纽带,打造成才载体。
二、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领导小组
三、"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认证中心构成
四、班级团支部"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认证小组
强化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要与德育工作连接在一起.
校外素质拓展基地
1、建立军训基地
中队每年对高一新生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军训,让学生去体验军人生活,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承受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
2、建立法制、公民道德教育网
紧密联系市派出所,经常邀请派出所有关领导来校给学做法制报告,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法律,增强法律意识,使学生能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3、建立家长委员会、社区委员会
德育工作不光是学校的事,需要家长、社会一起来关注。因此家长委员会制度是学校一贯坚持的校策,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与家长交换学生的思想动态,使学校能更好地了角学生的思想状况。同时,我校在各社区成立了社区委员会,让社会关注学生的成长,让社会提供给学生一个文明的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校内素质拓展体系
1、提升团员意识
在学生都是团员,团员意识日渐淡薄的情况下,提升团员意识是个当务之急。为此,团委要组织重温团的章程,入团誓言,团歌活动,开展 "我是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主题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共青团是中国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中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班会成了重要的德育实践形式之一。
2、成长意识教育活动
1)、成人预备期教育。
2)、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活动
发放志愿服务手册,要求学生完成48小时的社会服务,作为参加18
岁成人宣誓仪式的必要条件。
3)、18岁成人仪式。
3、社会实践活动
原则: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1) 在助老、助残、帮扶弱小等基础上,开拓实践体验活动的内涵。要在每学期组织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学生课题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将优秀成果汇编成册。
2) 以业余党校学员的实践活动为试点,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工厂,走向农村,走向社会,拓展他们的见识广度,培养他们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增进对社会现实需求的了解和认识,拓展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3) 以寒暑假社会实践为载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和文体活动,拓展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技能和社会经验。
4、校园文化活动
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广泛开展各类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文艺体育活动、读书活动、科普活动和社团活动等。
以全面推开社团活动为基础,努力形成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开放文学社、书画摄影社、话剧社、英语沙龙、音乐俱乐部、棋社、足
球协会、篮球协会等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剂学生的业余生
活。同时建立校园周末文化制度,在周末开放电脑房、图书馆、音乐室、美术室、录象室,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已的特长,爱好,张扬学生的个性。
5、开展情感、心理教育
情感是构在人格稳定的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开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为此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成立了以莫素君老师为组长的女生群体心理咨询小组,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疾病。同时,我校也成为了浙江少应激干预心理测试的试点学校。通过班会课给学生进行心理应激干预心理测试,及心理卫生讲座。通过一系列讲座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应激能力,保护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6、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青少年是未来世界的主宰,是社会的主体。学校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成为一个社会化的人,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为此我校将继续开展学生自治活动,比如"校长助理","主任助理"竞选;并进一步发展健全学生会的学生自治制度等。
公平合理,度评价学生素质拓展能力
要建立一个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主体发展,面向学生素质的评价系统,单维度地以等级来评价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如果无评价,学生的创造性努力也难以定规定向,徒然浪费了精力。因此我们根据高一学生的特色,采取了度评价方式。目的是通过
多种方式,从多种角度上考查学生的"显性素质拓展能力"及较难以捕捉的"隐性素质拓展能力",多角度地表现学生个性。
1. 评价内容:态度,开放式考查,学科素质拓展能力。 (用A B C D等级表示)
⑴ 态度由学生参与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决定。
⑵ 开放式考查
评价项目 自评 班级团支部评 校认证中心评
公民道德意识
科技活动和技能掌握
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
社会实践
团员意识
⑶学科素质拓展能力由科任老师和学生共同评定。
2.评价认证方式: 综合素质 + 特长
综合素质分为 A B C D 四类
特长:用描述性语言。如用 ⅹ ⅹ之星,ⅹⅹ之家 标出。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情况,及时调整,采取措施,弥补不足,争取在全校范围内铺开,统领学校共青团工作。另外,我们也准备借校园网的优势,开辟中学生素质拓展论坛,建立《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网上认证中心,扩大计划实施的影响和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