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语文基础知识资料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8:28:43
文档

语文基础知识资料

 语文基础知识作文的分类 体裁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1、按照文学的体裁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写作内容)  2、按照文章的体裁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大类。(写作方式)       一、记叙文(写人,写事,写景,写物) 1、含义: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结构: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地点和时间六大要素。(可根据内容需要,穿插使用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手法。)  
推荐度:
导读 语文基础知识作文的分类 体裁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1、按照文学的体裁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写作内容)  2、按照文章的体裁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大类。(写作方式)       一、记叙文(写人,写事,写景,写物) 1、含义: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结构: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地点和时间六大要素。(可根据内容需要,穿插使用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手法。)  
    语文基础知识

作文的分类 

体裁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1、按照文学的体裁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写作内容)  

2、按照文章的体裁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大类。(写作方式)       

一、记叙文(写人,写事,写景,写物) 

1、含义: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结构: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地点和时间六大要素。(可根据内容需要,穿插使用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手法。)  

3、记叙文的一般要求:  

(一)感情真实。  

(二)内容具体而有重点。  

(三)结构清晰而完整。            

                                二、说明文 

1、含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一种文体。

 2、说明文的特点: 

(1)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 

(3)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 

三、议论文 

1、含义:议论为主要方式,通过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2、议论文分类       

按内容目的分:①一般性政论文   ②评论   ③杂文(随笔、杂谈、笔记)  ④读后感       

按论证方式分:①立论文  ②驳论文   

3、议论文的一般要求:  

(一)开头时,根据题目所规定的范围,定下一个立场或论点。  

(二)以所持论点为基础,提出有力的论据或道理来令读者信服。

四、应用文    

1、含义: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实用文体。      

2、应用文的种类 

(1)书信类    一般书信、专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聘请书)、电报、汇款   

(2)笔记类    日记、读书笔记      

(3)公文类    通知、通报、报告(调查报告、科学报告)、请示、计划、总结、会议记录      

(4)宣传类    广告稿、演讲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      

(5)告示类    启示、海报      

(6)礼仪类    请柬、祝辞(贺信、贺电)、唁电、唁函      

(7)契据类    条据(收条、借条、领条、欠条、请假条、留言条等)、合同(协议书)、公约 

(8)传志类    传记、地方志、家史(校史、村史)

基础知识: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四、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六、六种病句类型:1 成分残缺;2 搭配不当;3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 前后矛盾;5 语序不当;6 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九、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  

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十一、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十四、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十五、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十六、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十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八、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  

十九、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  

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 一般—个别 2 现象—本质 3 原因—结果 4 概括—具体 5 部分—整体 6 主要—次要  

二十二、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十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  

二十五、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六、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十七、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二十八、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九、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十、 结构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三十一、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十二、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三十三、 引号的作用:1 表引用 2 表讽刺或否定 3 表特定称谓 4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5 特殊含义 

三十四、破折号用法:1 表注释 2 表插说 3 表声音中断、延续 4 表话题转换 5 表意思递进   

三十五、省略号的六种用法:1 表内容省略 2 表语言断续 3 表话未说完 4 表心情矛盾 5 表思维跳跃 6 表思索正在进行  

三十六、其他:  

(一) 某句话在句子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

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段意的归纳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六)复句关系和常用关联词语:  

并列: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承接:便;就;于是  

 递进: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何况等  

选择: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转折:虽然……但是……;尽管……却……;然而;却;只是;不过等  因果: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假设:如果……那么……;即使(哪怕)……也……  条件:只有……才……;只要……就……

 

文学积累     

一、名句归类:      

1 劝学类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 游 《冬夜读书示字聿》   

2 惜时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 送别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 适 《别董大》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 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 《赋得故草原送别》    

4 四季类  

春天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咏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 熹 《春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 甫 《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游园不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 甫 《春雨》   

夏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 牧 《山行》  

 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 《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柳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 爱国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 《过零丁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岳阳楼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绝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 游 《示儿》   

6 友情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 白 《赠汪伦》    

7 思乡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 白 《静夜思》

8节日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 《元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 牧 《清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 轼 《水调歌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 悲伤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 游 《示儿》    

10高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 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 白 《早发白帝城》   

11忧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 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语文描写手法有哪些】

描写的对象: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按内容分类】 ●人物描写:⒈概括描写 ⒉肖像描写 ⒊语言描写 4动作描写 ⒌心理描写 ⒍细节描写 7.神态描写 

●景物描写:⒈静态与动态  ⒉客观与主观  ⒊反衬与对比 

【按特征分类】 白描、细描、衬托、烘托、渲染、对比

补充:1 简介 

描写:按内容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按特征又可分为白描、细描、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情景交融等。 

2 人物描写

1).肖像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衬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2).动作描写(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侧面的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迈着步子,大踏步向前进。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诚恳的说:“对不起,是我伤害了你。”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心理活动、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钱,那就可以买车了! 

5).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他皱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神态描写也叫表情描写

3 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

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写出当时社会的不同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设下铺垫。

也可分为风景描写、静态物体与动态物体的描写。

4 按叙述分

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5 按特征分白描、细描、衬托、情景交融、景中藏情、情中见景等

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景中藏情最重要则在于“点情”, 集中笔墨全力写景,不刻意去追求用文字表达何种情感,只刻画出鲜活的生活图景,却在描绘景物的文字之外于合适之处用带浓郁感情色彩的字、词、句轻轻点出。

情中见景的目的是营造“情景交融”意境,让读者在浓郁的“情”中体悟到清晰的景,体悟到最真挚最浓郁的情,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文档

语文基础知识资料

 语文基础知识作文的分类 体裁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1、按照文学的体裁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写作内容)  2、按照文章的体裁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大类。(写作方式)       一、记叙文(写人,写事,写景,写物) 1、含义: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结构: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地点和时间六大要素。(可根据内容需要,穿插使用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手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