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8:28:48
文档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一般来说,基础底板混凝土最小尺寸≥600~750mm;架空板结构最小尺寸≥800~1000mm;水化热引起砼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砼,称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是指混凝土出罐后,经运输、振捣后的温度。《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对浇筑温度作了如下规定:“不宜超过28℃”。此规定没有考虑到全国地方差异,例如上海、南京、武汉等我国南方地区7、8月份高温季节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若不采取特殊措施是很难达到这一要求的,若采取措施就得
推荐度:
导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一般来说,基础底板混凝土最小尺寸≥600~750mm;架空板结构最小尺寸≥800~1000mm;水化热引起砼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砼,称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是指混凝土出罐后,经运输、振捣后的温度。《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对浇筑温度作了如下规定:“不宜超过28℃”。此规定没有考虑到全国地方差异,例如上海、南京、武汉等我国南方地区7、8月份高温季节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若不采取特殊措施是很难达到这一要求的,若采取措施就得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一般来说,基础底板混凝土最小尺寸≥600~750mm;架空板结构最小尺寸≥800~1000mm;水化热引起砼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砼,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浇筑温度是指混凝土出罐后,经运输、振捣后的温度。《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对浇筑温度作了如下规定:“不宜超过28℃”。此规定没有考虑到全国地方差异,例如上海、南京、武汉等我国南方地区7、8月份高温季节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若不采取特殊措施是很难达到这一要求的,若采取措施就得花较大的费用,因为大体积混凝土量大,超过10000m3是很常见的。那么浇筑温度超过28℃是否一定开裂呢?江苏常州市某些工程浇筑温度达到35℃,由于保温降温措施得力,也没有出现温差裂缝。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某些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浇筑温度超过28℃,个别工程达到41℃,也没有出现危害结构的裂缝,据已交付使用的工程跟踪调查表明:未发现结构安全和影响使用功能问题。因此,对于浇筑温度的规范规定建议适当放宽或区别地方情况。

  何处测温点数值代表表面温度?目前在具体执行中有三种情况:①在保温层下混凝土表面处的测温值;②混凝土保护层(一般为35mm)处的测温值;③是在混凝土表面下100mm处的测温值。

  规范规定温差不宜超过25℃是否合理?总的来讲趋于严格。目前有不少工程内表温差在浇筑后3d左右时超过了25℃,特别是内部温度达到最高温度时,内表温差超过25℃的现象在许多工程中出现,有的达到28℃,也没有裂缝,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高层建筑基础的大体积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一般采用C40、S8等级,虽然内表温差超过25℃,但其温差应力没有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

  对于拆模条件国标也没有统一规定,各设计单位规定也不尽相同,其中有代表性的规定有三种:①混凝土内表温差≤10℃,且最低气温在5℃以上时;②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小于15℃,逐层拆除;③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小于20℃,且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差小于20℃,逐层拆除。

  现在一般采用的是条件:①的规定(宝钢经验),但它有局限性。另一方面,条件①规定,保养期太长,一般需要20多d,不利于缩短工期,因此,对于拆除保温层条件有必要作出明确规定。

  目前,高层建筑基础的大体积混凝土普遍掺入粉煤灰和外加剂,按照《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规定:“粉煤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①对于地下工程宜采用60d和90d;②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宜为90d或180d”,如用90d或180d龄期的强度作为标准,可以适当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这样可以节约水泥用量,水泥用量减少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一方面可以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根据经验数据,每10kg水泥约产生1℃的水化热,水化热降低了,保温和养护费用也随之减少。

  那么对于高层建筑来讲,其工期一般在两年左右,施工加载的速度总体上是均匀的,作用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上的荷载是逐渐增加的,不像大型设备基础其荷载几乎是一步到位,这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是有利的。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和温度控制方面技术标准问题的分析与探讨,施工实践需要有一套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而且指标本身的含义必须明确。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千差万别,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制订的标准有必要进行及时调整和补充,才能更好地指导日益变化和发展的生产实践。

文档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一般来说,基础底板混凝土最小尺寸≥600~750mm;架空板结构最小尺寸≥800~1000mm;水化热引起砼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砼,称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是指混凝土出罐后,经运输、振捣后的温度。《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对浇筑温度作了如下规定:“不宜超过28℃”。此规定没有考虑到全国地方差异,例如上海、南京、武汉等我国南方地区7、8月份高温季节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若不采取特殊措施是很难达到这一要求的,若采取措施就得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