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旅游组织文化包括________组织文化和________组织文化。
2.旅游中介对旅游者行为文化的影响表现在旅游中介影响旅游者________、影响旅游者时空行为文化、影响旅游者________、影响旅游者心理行为文化。
3.岩溶地貌又称________,在地面上表现为________、石笋。
4.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是指太庙、_______和________。
5.中国造园艺术中的“________”理论是明朝的计成在《园冶》中首次提出来的。
6.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三方面的特点:以________为本位、忠君尊上的价值取向和以_______为中心。
7.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________、________和旅行社。
8.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________的公平,二是______的公平。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旅游文化的四大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旅游者文化 B.旅游地文化
C.旅游业文化 D.旅游环境文化
2.蓬勃发展的体育旅游体现了旅游者文化的( )
A.生态性 B.休闲性
C.健康性 D.新奇性
3.下列花卉中体现了洛阳的地域特色的是( )
A.芍药 B.牡丹
C.菊花 D.桃花
4.盛产斑竹的君山在( )
A.洞庭湖 B.太湖
C.西湖 D.鄱阳湖
5.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是在( )
A.天坛 B.社稷坛
C.太庙 D.孔庙
6.以生猛海鲜著称的是( )
A.鲁菜 B.苏菜
C.粤菜 D.川菜
7.文殊菩萨的道场在( )
A.九华山 B.普陀山
C.峨眉山 D.五台山
8.在我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最悠久的古塔是( )
A.楼阁式塔 B.密檐式塔
C.亭阁式塔 D.金刚宝座塔
9.拥有舒适、安全、票价低廉等优点的旅游交通方式是( )
A.马车 B.汽车
C.火车 D.飞机
10.下列住宿业类型中,通常建在著名城市或景区内交通便利的地方的是( )
A.商务饭店 B.汽车旅馆
C.度假饭店 D.会议饭店
11.游客将自己作为系统中的一员,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自觉地保护自然,这体现了生态旅游文化的( )
A.自然性 B.高品位性
C.义务性 D.审美性
12.中国佛教进入成熟期是在( )
A.东汉 B.南北朝
C.隋唐 D.明清
13.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单一陵墓是( )
A.长陵 B.定陵
C.秦始皇陵 D.泰姬陵
14.下列动物中,象征勇往直前精神的是( )
A.狗 B.马
C.斑鸠 D.鸿雁
15.直接体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程度的是( )
A.旅游饭店 B.旅游交通
C.旅行社 D.旅游经营商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旅游文学是旅行这一特定行为过程中产生的文学作品,具备四个特征,即( )
A.记录行踪 B.描摹景物
C.追求和谐 D.探求
E.审美体验
2.只有在海滨才看得到的奇特的气象景观有( )
A.佛光 B.雾凇
C.海市蜃楼 D.海上日出
E.潮汐
3.下列名胜属于佛教建筑的有( )
A.白马寺 B.白云观
C.少林寺 D.三清宫
E.布达拉宫
4.下列山体属于道教名山的有( )
A.龙虎山 B.武当山
C.峨眉山 D.青城山
E.齐云山
5.旅游动机文化特点有( )
A.差异性 B.多样性
C.单一性 D.交叉性
E.主体性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旅游地文化
2.生态旅游
3.水经注
4.
5.在线旅游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如何理解旅游文化的综合性?
2.简述旅游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关系。
3.旅游经营商的存在对于旅游者有哪些意义?
六、论述题(本大题12分)
什么叫遗产旅游,它具有哪些文化功能?
中国旅游文化-期末试题答案3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 旅游 旅游民间
2. 决策行为文化 消费行为文化
3. 喀斯特地貌 石林
4. 孔庙 历代帝王庙
5. 借景
6. 道德 家族
7. 旅游交通 旅游饭店
8. 本代人 代际间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A 2. C 3. B 4. A 5. B
6. C 7. D 8. A 9. C 10. C
11. C 12. C 13. C 14. B 15. C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ABDE 2. DE 3. ACE 4. ABDE 5. ABD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旅游地文化
答:是指一个地域的文化背景,包括自然地理条件、社会人文背景以及文化氛围和文化承,是一种综合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三维时空组合。
2.生态旅游
答:是指为一种指向自然区、野生生物和传统文化的小尺度旅游,它在保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的前提下,既有利于旅游目的地的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旅游者实现旅游的审美需求,同时还是一个生态伦理道德的陶冶过程。
3.水经注
答:《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 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4.
答:是指国家机关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组织原则,是政治制度的外在表现形式。
5.在线旅游
答:是指旅游者通过网络获得旅游目的地的信息、旅游产品的价格、旅游计划安排的信息,进而进行在线旅游咨询、旅游预订、旅游产品购买的旅游活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如何理解旅游文化的综合性? 答:旅游活动是社会环境中多种文化现象的综合反映,旅游文化的综合性可以分为: 旅游文化主体成分、动机的复杂性;旅游文化客体形态、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旅游文化媒体形态、分布的广泛性等特点。现代旅游文化是一项以文化交流、文化消费为基础,涉及社会各类成员,既包括多种形态旅游客体,又借助于日益丰富的旅游媒体的综合性大众文化。
2.简述旅游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关系。 答:1、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行为是价值观的体现,旅游者在旅游之前都会有一个价值判断过程,会思考一系列问题,这是旅游者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和图式的体现。 2、价值观引导旅为,价值观对旅为的影响相当深刻,不仅影响个人的旅游态度形成、旅游方式的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还直接影响旅游者对满意度的感知。 3、旅为可能改变旅游者以及目的地居民原有的价值观。
3.旅游经营商的存在对于旅游者有哪些意义? 答:旅游经营商从上游企业批量购入产品可以获得价格折扣,使包价旅游产品的价格低于各单项旅游产品的价格之和,能够帮助消费者节约费用支出。旅游经营商利用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对纷繁众多的上游产品进行有效的组合简化了旅游者的购买行动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成本。
六、论述题(本大题12分)
什么叫遗产旅游,它具有哪些文化功能?
答:文化传承功能 -- 遗产旅游成为传播和传承遗产文化最好的方式。 文化教育功能 -- 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旅游者进行教育是旅游经营者的重要管理方法,也是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包括:环境教育、旅游者行为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审美教育等 文化保护功能 -- 遗产的保护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发展旅游与遗产保护能够双赢的观点已在国内外达成共识。 社区参与功能 -- 遗产旅游开发提倡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居民通过参与遗产旅游经济活动,增加了收入,提高了消费水平。 塑造形象的功能 -- 遗产地必须要保护展示地方的文化特征,挖掘文化内涵,塑造地域个性。要维护自然风貌,保护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培养社区居民热情礼貌自信的文明素质,提供优美的旅游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