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四季歌教案】
《四季歌》教案
课题:《四季歌》(日本民歌)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歌曲《四季歌》,学习日本的舞蹈动作,了解日本风俗的文化。
2、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感受节奏、音色的变化。
3、在感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和表现力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演唱《四季歌》;激发学生对歌曲的表现能力。 教 具:
录音机,电子琴,琵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歌曲是跟季节有关系的吗?
生:《春天在哪里》……等等。(给多点时间给学生思考)
师:今天啊,老师带来了4首有关于季节的歌曲,同学们来猜一下每首歌的
歌名,看谁猜得又快又准确。好,准备好拉,我们来听第一首。
师:第一首听完了,有哪位同学听出来拉?
生:…………(每播放一首曲子,要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都很不棒,老师提出来的问题能够积极的回答。这一点很值得表扬
哈。没错,跟季节有关的歌曲有很多,比如说我们以前学过的儿歌《春天在哪里》 、流行歌曲《夏天的风》、网络歌曲《秋天不回来》、经典老歌《大约在冬季》 等等。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日本的民歌——《四季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18页。 二、:听赏《四季歌》
师:同学们,听完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想啊?
生:……
师:如果把速度分成快、中、慢三种类型,那《四季歌》应该是什么速度啊? 生:中速。
师:那这首歌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啊?是抒情的还是慷慨激昂的呢? 生:抒情。
师:我们在升旗的时候,听到的国歌是抒情的还是慷慨激昂的呢?
生:慷慨激昂的。
师:对了,两首歌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同学们真棒,已经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歌曲了。
2、教唱。
(1)、老师带唱一遍谱,然后跟电子琴唱一遍谱。(提示本课重点)
(2)、老师加上歌词带唱第一段,(其余三段让学生自己来表现)。
(3)、学生边击拍边朗诵歌词,老师伴奏。(第一段由老师示范)
(4)、分组比赛,每组唱一段,老师伴奏。(结束后自评、互评或者师评) 3,分析歌曲。
(1)、作者【日】荒木丰尚
(荒木丰尚有一次因为滑雪受伤到医院进行治疗,护士们对他进行了经心的照顾。荒木丰尚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啊,于是就……写了这首曲子送给了这些可爱的护士们。所以我们在演唱这首曲子时候,是不是要带上情感去唱啊?)
(2)、节拍:4/4拍子 (教学生挥拍,接着叫代表出来做指挥)
(3)、旋律流畅,深刻感人 。
(4)、音乐结构;a b 两个分句。(提示学生两句的不同点)
4、表现
(1)、老师示范日本基本舞蹈动作。(正面示范和背面示范)
(2)、学生模仿老师学舞蹈动作。
(3)、请学生代表出来表演,其他学生伴唱,老师伴奏。
5、拓展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日本的国花是什么花吗?
生:樱花。
师:我们的中国有万里长城,那日本最有名的地方是哪里呢?
生:富士山。
师:没错,日本的国花是樱花,日本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就是富士山了。日本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说尊敬长辈等等。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国公民,就需要学习其他国家一些好的东西,就像其他国家要学习我们中国的优良的传统美德一样。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唱这首《四季歌》,更重要的是在这首歌里学会怎么去做人。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学会去尊重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你的朋友,包括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得到别人尊重。
【篇二:四季歌教案】
宏伟中学音乐科 (七) 年级第(一)册第(三 )单元教案
备课人: 曾幸娟
第三单元 (四季歌)
【篇三:21 四季歌(教案)】
21四季歌
徐汇区汇师小学金颖
教学总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春、夏、秋、冬、雪”5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雪、春”两个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3.能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初步感受四季美丽的风景。
4.能用老师提供的句式把自己了解到的儿歌内容告诉别人。
5.能看图拼读词语,并能用上这些词语,用一句话说清图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春、夏、秋、冬、雪”5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雪、春”两个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3.能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初步感受四季美丽的风景。
4.能用老师提供的句式把自己了解到的儿歌内容告诉别人。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媒体课件、田字格卡纸、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欣赏歌曲《四季歌》。
2. 揭示课题
(2)板书课题,随机渗透识记生字的常用方法。
四:复习笔顺规则
季:师板演,渗透结构
歌:师板演,渗透结构
(3)齐读课题
【说明】
以好听的歌曲导入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自然地引出了新课的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在揭示课题环节中,帮助学生复习以往所学的拼音。,另一方面,结合课题,适时复习“四”的笔画和笔顺,渗透常用的识字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
二、听录音,初读儿歌,认识生字
(一)听录音,练习读儿歌。
1.听录音,听清生字的音。
(1)听录音,字字过目认真看,听清读音。
(2)再听录音,特别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自己练习读儿歌。
3.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4.集体反馈,随机正音。
(二)认读生字
1.用“一年里有、 、 、 这四个季节”说清了解的内容。
2.指名交流,说清句子。 (出示“春”、“夏”、“秋”、“冬” )
3.认读生字。
(1)开火车拼读音节,认读生字。
(2)重点指导读好“春”、“冬”的读音。
(3)叫号游戏,巩固认字。
(4)指导书空“春”。
【说明】
两次听录音都有明确的要求。第一次听,让学生对儿歌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培养他们认真倾听的好习惯;第二次听,要求学生记一记本课生字的读音,培养他们字字过目,边听边记的习惯。之后,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反馈,帮
助学生逐步达成正确朗读儿歌的要求,认读生字也与儿歌内容相结合,教学各有侧重。“夏”
和“秋”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的三拼音和复韵母的拼读。“冬”字注重字音教学,可以适时渗透后鼻韵母“ong”的发音,而“春”则要关注翘舌音。
三、朗读中进一步了解儿歌内容
1.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对儿歌内容的了解。
(学习说清“儿歌介绍了哪些景物?”)
(1)同桌讨论。
(2)大组交流(出示整首儿歌,相关词语泛红)。
(3)多种形式读好词语。
2.借助媒体,创设情境,读好句子,感受四季之美丽。
(1)媒体演示,感受美丽,逐句指导读句
(2)自由练习读句
(3)男女生赛读,感受四季之美丽。
3.师生互动,配乐读儿歌。
【说明】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指导学生用规范的句式,正确表达所了解到的儿歌内容。同时还要关注学生“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
而多媒体课件提供的画面色、形并茂,通过媒体可将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美景依次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能激发学习兴趣,促其主动学习。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儿歌内容,初步感受四季之美,并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之中。同时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进一步夯实“花儿”、“蝉儿”、“枫叶”、“雪花”的正确字音,为之后的拼音学习打下基础。
1.根据“叶”的读音,学习复韵母ie。
(1)读准音;
(2)看图,编顺口溜记住形。 椰子椰子,ie ie ie。
(1)读准音。
(2)看图,编顺口溜记住形。 月亮月亮,ue ue ue。
3.根据“儿”的读音,学习复韵母er。
(1)读准音;
(2)看图,编顺口溜记住形。 一二一二,er er er。
4.小老师领读,指名读。
5.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1) 师范读两个音节,与复韵母做比较。
(2)游戏:照镜子。 (同桌两个面对面,轮流读读,观察口型)
(3)练读四声(自由读——同桌读——齐读)
【说明】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气”
1.送信游戏,随机认读生字“春、夏、秋、冬、雪”。
2.根据笔顺,指导书写“雪”,学习部首“雨字头”。
(1)借助笔顺框了解笔顺。
(2)学习部首“雨字头”。
(3)师范写。
(4)要求学生在书上描一个。
【说明】
在快乐的游戏中,再次巩固生字。之后的书写指导,既帮助学生夯实对生字字形的记忆,也可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六、布置作业
(1)回家把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巩固认读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春”。
3.进一步练习朗读儿歌,朗读时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4.能看图拼读词语,并能用上这些词语,用一句话说清图意。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媒体课件、田字格卡纸、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朗读儿歌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轮流读儿歌,反馈朗读。
2.小组内一起合作读好儿歌。
3.集体交流。
【说明】
反馈上节课的作业完成情况,帮助学生再次巩固练习朗读。在读懂的基础上进一步读通儿歌,感受儿歌的情趣。同时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让学生学习在团队中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
二、复习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读好四声
(1)开火车认读。
(2)齐读。
2.读好“ye 、yue er ”的四声。
(1)自由练读
(2)做滑板车的游戏,巩固读好四声。
【说明】
整体认读音节不拼读,是需要不断强化。教师正音时要关注声母轻短,整体认读音节声音响亮,不拼读。滑板车的游戏帮助学生进一步读好四声,同时渗透标调的知识。
三、练习拼读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