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之
(一).代词
1.代指事件或者事物名称
(1)乃记之而去 (代指游小石潭这件事)
(2)渔人甚异之(代指渔人看到的景象)
(3)学而时习之(代指学习过的知识)
(4)策之不以其道(代指千里马)
2.人称代词
(二)助词.
1.结构助词
(1)的
A.忘路之远近
B.虽有千里之能
(2)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性,不译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鹏之徙于南冥也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E大道之行也
F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其此之谓乎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马之千里者
2.音节助词,无实义。
(1)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3)处处志之
(三)动词,之,往
(1)已而之细柳军
(2)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而
1.表顺承,然后,就
(1)学而时习之
(2)乃记之而去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表并列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表转折,却,可是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表修饰
(1)面山而居
(2)怒而飞
三.其
1.
(一)代词
1.物主代词(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它的)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的)
(3)故人不独亲其亲(自己的)
(4)既出,得其船。(他的)
2.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里)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那)
(2)以其境过清(这里)
3.人称代词(他,她,它)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他)
(二)副词
1.表猜测,大概,恐怕
(1)其真不知马也
(2)其此之谓乎
2.表反问,难道
其真无马耶?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四.以
(一)介词
1.表原因,因为
(1)不以千里称也
(2)以其境过清
2.表手段、工具、条件,用,拿,凭(借)按照
(1)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2)以君之力,曾不能毁魁父之丘(凭借)
(3)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用)
(二)连词
1.表目的,来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表顺承,相当于而
近岸,卷石底以出。
(三)动词,认为,以为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五.为
1.动词(读音为二声)
(1)能以经寸之木,为宫室。(做,这里译为雕刻成)
(2)中轩敞者为舱(判断动词 ,是)
(3)中俄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判断动词,是)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
2.介词(只有表被动的时候读二声,其他读四声)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替)
(2)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被动,被)
六.于
1.在,到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货恶其弃于地也
2.从
舜发于畎亩之中
3.向,给,对
(1)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向)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4.在······方面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