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流动性好,需要灌注充分
2、 初凝、终凝时间合适,控制其灌注量和距离
3、 浆液结石率要高,确保形成足够的结石体填充空洞和裂缝
4、 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5、 凝固时间要快、泌水率低、膨胀性大
二、材料成分:
目前注浆采用的材料成分一般是如下几类
1. 粉煤灰
降低代表着体系中有更多的活性或潜在活性材料以参与水化反应,进而有更多的水化产物生成,以填充用水量大条件下的多孔空间,提高流动性和颗粒均匀性,同时提高强度,增大粘度。
2. 水泥
聚丙烯纤维:在出现裂缝的情况下,能继续承受较大的抗冲击强度,纤维在 中间均匀分散,形成网状结构,产生阻裂效果。
乙醇胺醋酸酯:(记为 ),改变粉煤灰水泥颗粒表面的电荷,防止细颗粒团聚而促进颗粒微细化,优化颗粒级配,表现出优异的助磨效果。
聚合物:填充原来由水分占据的空间,利用其失水粘结的过程为水泥提供水化所需水分,避免了单纯水泥水化时水分挥发造成的大量孔隙,水泥石结构中,与水泥的水化产物互相粘结,相互交叉形成互交网状结构,进一步减少了水化产物的孔隙,可形成完整的保护层。
3. 水玻璃、有机高分子、乳液(醋酸乙稀酷一乙稀乳液)等
4. 水
5. 砂
6. 添加剂
早强、减水、缓凝、速凝、膨润土(防止浆液离析, 避免水泥沉淀,增大浆液的稳定性)、稳定剂、增塑剂等。
三、配合比设计:
选择材料不同可以通过控制水固比(水与固体质量)、固相比(水和粉煤灰、砂)、水玻璃(等其他添加剂)含量(占水泥质量)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加入适当添加剂进行配合比设计。
通过试验检测的方法测定浆液的粘度、结石率、初终凝时间、强度等并与上述参数分析对比,得出最优方案。采用控制控制变量法,构成不同配合比的方式进行试验。配合比试验。(外加剂验证单独试验)
4、主要设备和仪器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电子天平、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胶砂振实台、水泥抗压抗折试验机、水泥标准稠度仪、水泥标准养护箱、泥浆测试仪、水泥胶砂,试模、水泥负压筛析仪、量筒、秒表等。
5、水、水泥、粉煤灰等混合料三相材料用量计算
W1/(W2 3)1 (1)
W32 2 (2)
W11 2 2 33 (3)
式中1 ———水的重量, t ;
W2 ———水泥的重量, t ;
W3 ———粉煤灰的重量, t ;
R1 ———水固比;
R2 ———固相比(W3 2);
D1 ———水的比重, 取1 ;
D2 ———水泥的比重;
D3 ———粉煤灰的比重;
V ———预配制混合料浆液的体积3 。
由式(1)得: W1 1(W2 3) (4)
由式(2)得: W3 2W2 (5)
将式(4)和式(5)代入式(3), 得:
W2 1 /[ R1 +(1 2)+12 2 / D3 ] (6)
再由式(4)和式(5)式算出W1和W3 。
6、主要试验
称取一定量的水泥, 按照不同的固相比、水固比而称取, 对应的水和粉煤灰用水泥胶砂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试验不同的配合比的水泥(拟用的复合水泥)、粉煤灰混合浆液掺入不同量(占水泥的配合量,根据需要采用)添加剂, 密度、粘度、结石率、初、终凝时间、强度等。
用天平称取定量的浆液,用有刻度的玻璃量筒量取水,将称取好的添加剂加入量取好的自来水中溶化,将称好的浆液倒入搅拌桶中一边搅拌一边均匀地加入水,均匀搅拌3,即配成,开始进行试验。
1. 密度
密度是指浆液中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即ρ 。
式中,ρ 为浆液的密度,g 3 ; m 为物质质量,g; V 为浆液体积,3。
2. 粘度
试验前将漏斗和量杯清洗干净,在漏斗上面放置过滤网,以除掉浆液中的杂质; 用手堵紧漏斗下部细管的管口,先用量杯下部将200 浆液倒入漏斗内,再用量杯上部将500 浆液倒入漏斗内; 然后将量杯500 容积向上放在漏斗下,手指松开漏斗细管管口开始计时,记下漏斗内流出500 浆液所经历的时间,这个时间即代表浆液的流动性,用s 表示。
3.结石率
注浆设计中结石率普遍采用浆液析水率测得的数据,基于相关资料[4-5],一般将结石率与析水率之和按100%考虑。析水率指浆液中固体颗粒沉积后所析出水的体积与浆液体积的比值,即σ = V1 。
式中:σ 为析水率; V1为析出水的体积; V 为浆液体积。本试验采用体积为200 量筒( 浆液体积V =200 ) ,即将拌好的浆液200 注入量筒,并将量筒封盖静置; 1 h 后将封口打开,倾斜量筒,并用吸管吸出析水,多次重复直至浆液不再析出水为止; 记下沉积浆液的体积V2( V2 = V-V1) ,计算出结石率V2 ,并以结石率的大小来评价浆液的稳定性
4. 初终凝结时间
参照水泥砂浆初终凝试验。
初凝时间: 从配浆开始,至试针沉入浆体距底板2 ~ 3 所需时间。
终凝时间: 从配浆开始,至试针沉入浆体距表面不超过1 时所需时间。
5. 强度
将每组配合比分别制成6 组70. 7 × 70. 7×70. 7 试件,拆模后将试件放在标准养护条件( 相对湿度90%,温度20 ℃) 下养护,达到要求龄期后用压力机测其抗压强度。
6. 析水率
将搅拌均匀的浆液分别装入两只编入序号的量筒内,各装100以上浆液,并记录初始浆液体积。装填浆液时要小心稳妥,以防浆液渐到量筒壁上。浆液加入量筒时间开始,每隔二十分钟记录一次量筒内浆液的体积变化数据,直到三次读数不变时视为析水稳定,停止观测清洗量筒。试验结果取两次结果平均值。
7. 竖向微膨胀
将搅拌均匀的浆液装入膨胀仪,装好千分表并记录千分表初始读数。浆液装入膨胀仪时一定要轻稳,当浆液装至筒内内台阶时应立即停止灌注浆液。然后小心将上口活塞轻轻缓慢装入以刚好接触上口台阶为宜。临近初凝时每十分钟记录一次千分表读数,直到终凝后每两小时记录一次。待终凝后将膨胀仪放入加满水的养护箱内养护,水温调至20℃。养护8小时后读一次千分表读数,以后每天每8小时测读一次千分表读数,并做好记录。一直测试到28天养护日止。
(1)确定结石体的基本长度
结石体的基本长度以膨胀仪最大注浆深度为准,记为H,本次试验值100。
(2)确定被测量结石体的净长度
被测量结石体的净长度以活塞中心测量螺杆低端所插入结石体深度横截面以下结石体的长度,记为H1, 测量螺杆插入深度记为h,本次试验10。结石体被测净长度H1
H1
(3)计算结石体膨胀量
结石体膨胀量以千分表测量膨胀值的累计总和为准,千分表初始读数记为P0,第i时刻千分表读数记为,则i时刻结石膨胀量记为P
P0
(4)膨胀率计算如下
膨胀率记为:λ,以%表示。
λ=( H1)*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