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
1.(2分)公众距离一般为()。
A. 1 米
B. 1 到 4 米
C. 2 米
D. 2 到 6 米
参:D
2.(2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多种角色,当一个人扮演的多个角色对个人的期望发生矛盾,难以取得一致时,就会出现( )。
A. 角色冲突
B. 角色内冲突
C. 角色间冲突
D. 角色外冲突
参:C
3.(2分)在心理防御机制中,我们把一个人在遇到困境时表现出与自己年龄不符的、像小孩子一样的幼稚行为,称为 ( )。
A. 否认
B. 倒退
C. 反向
D. 转移
参:B
4.(2分)( )是一种由情绪低落、冷漠、悲观、失望等构成的一种 复合性情绪。
A. 焦虑
B. 恐惧
C. 抑郁
D. 神经衰弱
参:C
5.(2分)人的某些疾病是与性格有关系的。最早是弗雷德曼和罗森曼(Friedman & Rosenman)发现了易致冠心病的( )型性格。
A. A
B. B
C. C
D. D
参:A
6.(2分)对于教育,过高和过低的( )都不利于教师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过高,会使得教师面临比较大的心理压力;过低,又会使得教师感受不到职业的社会价值。
A. 目标
B. 理想追求
C. 社会期望
D. 职业压力
参:C
7.(2分)休闲是指个体在完成工作和满足生活要求后,由自己自由支配时间的一种状态,它的本质就是( )。
A. 放松
B. 快乐
C. 自由
D. 满足
参:C
8.(2分)某教师因一次上课失误而自怨自责,痛苦,消沉,自暴自弃,这是因为他的哪种不合
理信念的作用。( )
A. 完美主义倾向
B. 寻求绝对公平
C. 钻牛角尖
D. 以偏概全
参:A
9.(2分)( )是指由认知错误所产生的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观念。
A. 不良行为
B. 不良认知
C. 不良思想
D. 不良习惯
参:B
10.(2分)由于管理能力的欠缺,有的教师会找出各种理由来争取不当班主任,这是一种( )心理应对。
A. 积极的
B. 消极的
C. 自发的
D. 自觉的
参:B
11.(2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调适策略有( )
A. 正确地估价自己、正确地认识他人
B. 塑造健全的个性品质
C. 克服消极的情绪体验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参:D
12.(2分)神经衰弱的突出特征是( ),同时还表现为容易兴奋、易疲劳、头痛及身体不适症状,从而影响学习和工作。
A. 饮食障碍
B. 情绪障碍
C. 认知障碍
D. 睡眠障碍
参:D
13.(2分)情绪的构成不包括( )。
A. 主观体验
B. 生理唤醒
C. 外在行为
D. 主观行为
参:D
14.(2分)马斯洛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是( )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社会需要
D. 自我实现需要
参:D
15.(2分)心理学的规律说明,人的工作效率在( )压力水平下最高
A. 高
B. 低
C. 适中
D. 不变
参:C
二、多选题
1.(2分)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这些意识层次包括:( )
A. 意识、
B. 前意识
C. 潜意识
D. 无意识
参:A,B,D
2.(2分)如果人格中有不良认知模式( )和依赖、胆小、软弱、敏感的特征,内外双重因素容易导致抑郁性神经症。
A. 自负
B. 自我评价低
C. 缺乏自信
D. 自我中心
参:B,C
3.(2分)如何加强师生沟通的效果
A. 教师应适当地表达对学生的关爱;
B. 口语言辞应精简,思路要清晰,比喻要恰当;
C. 积极倾听与适度地反应
D. 设身处地地去了解学生
E. 保密与承诺的适当使用
参:A,B,C,D,E
4.(2分)在人际交往中,按个人带有的动机和目的,可将人际关系分成几大类( )
A. 出于控制的需要形成的人际关系
B. 出于包容的需要形成的人际关系
C. 出于感情的需要形成的人际关系
D. 出于物质需要形成的人际关系
参:A,B,C
5.(2分)健康人际关系的特点包括( )
A. 两人彼此坦诚地沟通,且能接纳彼此的看法
B. 彼此的要求与请求,能合情合理
C. 主动地关心彼此的成长和幸福
D. 每个人尊重他人的自由而不企图控制他人
参:A,B,C,D
6.(2分)在工作中,人们受到了多种与束缚,而休闲可以使人们( )需要得到满足。
A. 交往需要
B. 求知需要
C. 审美的需要
D. 自我发展的需要
参:A,B,C,D
7.(2分)( )是防卫机制具有的积极的适应作用。
A. 防卫机制对个体之激动情绪与攻击行动具有缓和作用
B. 经常性使用防卫机制,形成为习惯,可能使个人丧失解决问题的能力,妨碍个人潜能之发展
C. 使用过度,有时反而因之制造更大、更多的问题
D. 有些防卫机制可激发个人潜能之发展
参:A,D
8.(2分)职业倦怠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三个维度是( )。
A. 个人成就感降低
B. 意识模糊
C. 人格解体
D. 情感耗尽
参:A,C,D
9.(2分)( )是造成教师工作压力的原因。
A. 工作的低创造性
B. 工作强度大
C. 缺乏发展机会
D. 缺乏成就认可
E. 隐性课程
参:A,B,C,D
10.(2分)以下哪些属于行为主义的治疗技术
A. 放松训练
B. 系统脱敏
C. 代币法
D. 满灌疗法
参:A,B,C,D
11.(2分)强迫的产生通常是外界的压力(生活环境的变迁、生活事件等)与内在的人格特征( )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研究也发现了一定的遗传倾向。
A. 追求完美
B. 对琐碎细节过于关注
C. 不自信
D. 悲观
参:A,B,C
12.(2分)马斯洛认为" 自我实现者" 的特点包括( )
A. 良好的现实知觉
B. 自发、坦率、真实
C. 有社会情趣
D. 不随波逐流
参:A,B,C,D
13.(2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有( )
A. 重视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建立
B. 主动交往
C. 移情
D. 避免争论和指责
参:A,B,C,D
14.(2分)比较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工作压力来源有( )
A. 工作负荷过大
B. 职业安全感降低
C. 职业发展压力
D. 工作家庭冲突
参:A,B,C,D
15.(2分)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 )三部分组成。
A. 物质我
B. 自我
C. 超我
D. 本我
参:B,C,D
三、判断题
1.(1分)大多数防御机制在起作用时,人们通常意识不到,如果意识到自己在歪曲现实,这种歪曲就不能起到避免和减轻消极情绪状态的作用。
参:正确
2.(1分)调查显示,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和社会支持的缺乏有直接关系。
参:正确
3.(1分)对精神病人家属的相关研究发现,亲属中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低。
参:错误
4.(1分)通常我们会喜欢跟自己相似的人,如态度、价值观与社会条件及教育程度等方面,根据“巴氏吸引律”,我们对他人的吸引力,直接根据双方相似态度比例而定。
参:正确
5.(1分)一般来讲,当人面临新环境时都存在适应问题。当人出现适应不良时,其客观表现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与环境的要求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往往伴随着负面的认识和体验。
参:正确
6.(1分)教师职业倦怠指从教师由职评、公开课、繁琐的教育教学 工作等因素所造成的压力,表现出的对所教师职业的消极态 度和行为,是一种正常的、普遍存在的心态和现象,我们不必在意和理会。
参:错误
7.(1分)在教师的人际竞争中,主要的功利目标是评优、职评和晋级等,所以教师职场最大的竞争也是同事之间的竞争。
参:错误
8.(1分)内向型性格的人在面对强烈的社会生活事件的影响时,情绪反应深刻持久,心理平衡恢复过程较长。
参:正确
9.(1分)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现有的平衡或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个体就会感受到压力。
参:正确
10.(1分)传统的婚姻不单是两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族的联姻。现代人对婚姻的期待提高很多,已非往昔传宗接代、繁衍种族,但也不仅是两情相悦。
参:正确
11.(1分)给学生按学习成绩排名,是一种“以结果论英雄”的模式,而比结果对学生来说必然伤自尊。
参:正确
12.(1分)焦虑就是对某人某事的担忧和不安,是一种绷紧的感觉,也是人的一种不良情绪表现。
参:正确
13.(1分)教师与学生由于其社会经验的差异,因此在社会层面的角色并不平等。
参:正确
14.(1分)俗话说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从心理学上来说是一种晕轮效应。
参:错误
15.(1分)角色冲突必然带来心理的不适应、行为的不协调,影响教师的工作和生活。
参:正确
四、案例分析
1.(25分)“我是一个年轻教师,工作三年多了。作为班主任,一看到学生不听话就总想发火,而且又要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孩子们不急我却我急得经常暴跳如雷。虽然工作成绩家长和学校都是很认可的,但我不满意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发了火,如果我不发火,工作是不是更好做呢?或者不发火,工作一样能够完成,那又何必增加学生和我之间的隔阂呢?”
请根据所学理论分析该教师的行为并解答其疑惑,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
分折:
人格魅力最重硬,发火不发火只是外在的表现。一个成功的人处世能力高于工作能力。做人要厚道,予人以温暖,润物细无声,说来容易做来难。发火是因为承受压力太大,是种宣泄的表现。一个能够把工作、驱动人群去取得好的效益的人确实不是应该随便发火的。你要学会自我减压,别把一些小事看得太重,这样会减少你发火,也不用自己忍得那么苦了。任何一件工作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都必须大家相互配合,所以一定要与学生真正建立起愉快的师生关系。一个脾气不好的老师,就会被学生所恐惧,学生不能亲其师,又怎信其逅呢?话说回来,火该发得发,不发下次还会犯同样的毛病。但,关键要知道发火的目
的,发火是为了能尽快解决问题,避免下次再犯同样问题。当然发火要有艺术,要在适当的时候发。要做到收放自如。有时候发火是可以帮别人改进的,当然没必要的发火是不可取的。
这也是心理不成熟和教育心理不健康的一面。引发深思: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扭曲。“我一向不服输,过去工作再苦再累我都能忍受,可近来不知何故我开始变得脆弱、多處,常常是事情还没开始做,便事先设想出多种后果,老是担心教不好课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最后考不过人家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话不过气来,整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几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这反映出当前在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的现实情况下,许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事实上,对于教师心理存在障
碍的原因,据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康教肓课题组调查,近五成受检测的教师认为是由于“工作太累,其中37%教师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事实上,从调查数据来看,教师的追症状、人际等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叶一般人群高,具体表现为一些师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与人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等。众所周知,教师的即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内雷又包括了盲德,已”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如果教师自身
常生算所的球大模的调足示:体物的儿量成年后的可洁性是正访者当中,有21%患上焦虑症、70%患上抑郁症、13%酗百、17%嗜毒。另据北京市教科院日前披露的《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的调查报告显示,打骂学生、讲课死板、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不被学生喜欢的行为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构成师原性心理伤害因此,我们院全可以这样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景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云原原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