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单元教学目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8:21:18
文档

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
推荐度:
导读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课时安排: 

15课时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表示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 

2、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3、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的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二、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 

三、教学难点: 

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的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四、课时安排: 

10课时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争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除法以及分数连除何乘除混合运算的式题;能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比的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经历比的概念的抽象过程,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6、使学生在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转折、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1、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比的意义并掌握比的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 

三、教学难点: 

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 

17课时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是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 

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乐趣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教学重点: 

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四、课时安排: 

7课时 

第六单元百分数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能正确进 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会解答有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探索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以及解 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 性,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表达和交流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 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树立学好数 学的信心。 

4、使学生在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含有百分数的式题,初 步理解税率、 

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进一步积累 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 

22课时 

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

一、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能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运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书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 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会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理解体积及其常用计 

量单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有关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 

5、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重点: 

1、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能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运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书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理解比的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 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会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4、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 有关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复习难点: 

1、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书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有关这 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 

5课时 

文档

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