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了解接触绕口令,培养兴趣
.了解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从中发现乐趣
二、能力培养目标
.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锻炼学生的思维
三、德育渗透目标
教育学生实事求是,不要盲目听信流言,遇事有自己的判断。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绕口令知识 ,练习快读简单的绕口令
二﹑练习读绕口令
1.带领学生读绕口令,由易入难,由快至慢
2.全班诵读
3.鼓励学生上台范读,展示自我
三、简要交待游戏规则,进行“击鼓传‘话’”游戏
1.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
2.告诉每小组第一个人一句简单的绕口令,开始游戏
3.从第一个同学开始,一个接一个快速传至最后一个同学
4.请每组最后一个同学在接到答案后立即上台,写下自己听到的话
5.第一个同学再将自己从老师那里听到的写出来比较——游戏结果:传话结果与原句差别较大
6.老师对游戏进行总结点评:一句话,一件事在经过悠悠众口的传递后,很可能会失去其本义,甚至与事实相悖——道听途说不可信,遇事要有自己的见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教学示范绕口令】
(一)
八百标兵奔北坡,
炮兵并排北边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
标兵怕碰炮兵炮。
(二)
有个小孩叫小杜,
上街打醋又买布。
买了布,打了醋,
回头看见鹰抓兔。
放下布,搁下醋,
上前去追鹰和兔,
飞了鹰,跑了兔。
洒了醋,湿了布。
(三)
打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了个喇叭;
打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了个獭犸。
提着獭犸的喇嘛要拿獭犸换别着喇叭的哑巴的喇叭;
别着喇叭的哑巴不愿拿喇叭换提着獭犸的喇嘛的獭犸。
不知是别着喇叭的哑巴打了提着獭犸的喇嘛一喇叭;
还是提着獭犸的喇嘛打了别着喇叭的哑巴一獭犸。
喇嘛回家炖獭犸;
哑巴嘀嘀哒哒吹喇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