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画云台山记》是( )的作品。
. 东晋顾恺之
. 南朝姚最
. 南齐谢赫
. 唐代张璪
标准答案:
2. 《淮南子》一书中涉及绘画的思想有“君形”及“谨毛而失貌”。“谨毛而失貌”所说的是绘画中( )。
. 近与远的关系
. 主与次的关系
.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线条与色彩的关系
标准答案:
3. ( )的文化思想为中国古代画论的形成奠定了哲学思辨基础。
. 诸子百家
. 南北朝佛教
. 唐代诗画
. 六朝开化
标准答案:
4. 南齐的谢赫在( )中对三国至蕭梁问的27位画家分六品加以评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中国画作系统性总结。对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
. 《叙画》
. 《古画品录》
. 《续画品》
. 《绘镜》
标准答案:
5. 中国绘画流派“南北宗”, ( )为北宗画派代表人物之一。
. 范宽
. 董源
. 唐寅
. 苏轼
标准答案:
6. ( )的绘画理论集中见于其画论文章《画山水序》中。该文短短数百言,言简意咳,为宗炳69岁时写成,是关于山水画艺术的重要早期文献之一,也是最早的一篇山水画论。
. 顾恺之
. 刘向
. 宗炳
. 石涛
标准答案:
7. “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历(巧妙的计算),不能差(区别)其品也。”是( )绘画思想。
. 东晋顾恺之
. 南朝姚最
. 南齐谢赫
. 唐代张璪
标准答案:
8. 中国古代画论可分为萌芽时期、奠基时期、成熟时期、发展时期和因袭与创见交错时期,画论的发展时期指的是( )。
. 六朝
. 唐五代
. 宋元
. 明清
标准答案:
9. 中国美术理论发展过程中,最早提出的关于绘画与现实关系的问题的是( )。
. 《论语》
. 《庄子》
. 《韩非子》
. 《左传》
标准答案:
10. 由郭若虚所著、是继《历代名画记》后又一画史著作的是( )。
. 《唐代名画录》
. 《续画品》
. 《图画见闻志》
. 《画史》
标准答案: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笔记法》的绘画理论可以用“六要、四势、四品”来总结,分别指的是( )。
.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要
. “气、韵、思、景、笔、墨”六要
. “筋、肉、骨、气”四势
. “神、妙、奇、巧”四品
标准答案:
2. 绘画理论发展到魏晋时期,( )。
. 儒学趋于衰微、社会自由思、潮活跃,导致绘画的社会地位转变
. 士大夫文人对于绘画创作的热衷上升,专业画家开始出现
. 人物画、肖像画趋于成熟
. 山水画风靡一时,已成大势
标准答案:
3. 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提出逸、( )四格,将逸格正式列为四格之首。
. 奇
. 神
. 妙
. 能
标准答案:
4. 元代统治百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度陷于衰敝的状态,绘画艺术产生了重大的改观。绘画在审美方面与宋代绘画有所区别,( )。
. 更加注重绘画意境的追求
. 更加强调笔墨的个性化
. 寄予绘画的感情更为浓重
. 变实为虚,笔墨苍润
标准答案:
5. 五代荆浩在《笔记法》中提出“二病”说,指的是( )。
. 有形病
. 无形病
. 有神病
. 无神病
标准答案:
6. “文人画”发展到元代,内容上、形式上的特点分别是( )。
. 内容更为含蓄,更加自我,更富有寓意,反映社会的政治方式更加巧妙、曲折、内在
. 强调以书法入画,书画同源的艺术观点
. 追求“逸气”,艺术个性更为鲜明
. 禅宗观念开始影响画家的思想
标准答案:
7. 下列属于东晋顾恺之作品的有( )。
. 《女史箴图》
. 《画云台山记》
. 《论画》
. 《画山水序》
标准答案:
8. 元代黄公望强调作画时“理”的重要性,认为作画要去邪、( )四个字。
. 板
. 甜
. 俗
. 赖
标准答案:
9. 下列属于魏晋时期的重要画论有( )。
. 曹植《全三国文》
. 顾恺之《论画》
. 《画云台山记》
. 《画山水序》
标准答案:
10. 元代赵孟頫的绘画继承前代传统,博采众家之长,自成面貌。以下属于他的绘画理念的是( )。
. 主张作画要有"古意"
. 倡导"书画同源",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
. 主张师法自然,提出“到处云山是吾师”
. 提倡“以形写神”
标准答案: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元四家”受唐朝董其昌、巨源影响很大。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2. 《画山水序》把山水画初步形成一种画科的状貌如实地反映了出来,从中可以印证刘宋时代是中国山水画的形成期这一理论。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3. 《叙画》也是有关早期山水画的重要文献。书中阐明了山水画写生的方法,主张不照抄自然和追求形貌的真实,要经过提炼、概括,表现景物的内在精神,并注意到季节的区别和情与景的联系:“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4. 张彦远在《笔记法》中提出了“六要”:气、韵、思、景、笔、墨。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5. 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首次论及绘画的露与藏的问题。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6.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反映出了宫廷贵族与在野士大夫两种不同的情怀和审美趣味,两派并非截然对立,画法也不拘一格。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7. 张彦远的“了”与“不了”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绘画内在“意”的表现的“了”与“不了”;一是指绘画外在的“形”的“了”与“不了”。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8. 赵孟頫的《青卞隐居图》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9. 董其昌是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也是“华亭派”的主要代表。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10. 黄公望认为“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个字。”“邪”指用笔不正;“甜”指画无内在美;“俗”指意境平凡,格调不高;“赖”指泥古不化,专事模仿。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