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自然地理学试题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8:33:29
文档

自然地理学试题七

自然地理学试题七一、名词解释(共18分,每题3分)1.温室效应2.内海3.架4.牛轭湖5.生态位6.土壤绝对年龄与相对年龄二、填空题(共12分,每空0.5分)1、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此时北纬30度的某地的昼长夜长,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2、阶地类型主要有:、、三种。3、冻土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有关,故其在地球上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和规律。4、地带性分布规律又称分布规律,其形成的动力学原因是。5、在我国自然区划系统中,按非地带性单位大区划分,我国有三个大区,即、、。6、地区属于干旱区
推荐度:
导读自然地理学试题七一、名词解释(共18分,每题3分)1.温室效应2.内海3.架4.牛轭湖5.生态位6.土壤绝对年龄与相对年龄二、填空题(共12分,每空0.5分)1、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此时北纬30度的某地的昼长夜长,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2、阶地类型主要有:、、三种。3、冻土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有关,故其在地球上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和规律。4、地带性分布规律又称分布规律,其形成的动力学原因是。5、在我国自然区划系统中,按非地带性单位大区划分,我国有三个大区,即、、。6、地区属于干旱区
自然地理学试题七

一、名词解释 (共18 分,每题 3 分)

1. 温室效应

2.内海 

3. 架 

4.牛轭湖 

5.生态位

6.土壤绝对年龄与相对年龄

二、填空题(共12分,每空0.5分)

1、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此时北纬30度的某地的昼长     夜长,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

2、阶地类型主要有:     、     、      三种。

3、冻土地貌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故其在地球上的分布呈现明显的        和         规律。

4、地带性分布规律又称     分布规律,其形成的动力学原因是                          。

5、在我国自然区划系统中,按非地带性单位大区划分,我国有三个大区,即       、        、         。

6、地区属于干旱区还是湿润区,取决于      与       的对比关系(比值),即湿润系数K,若 K    ,则该地区属于湿润地区。

7、空气的水平运动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它们分别是:       ,      ,       和     。

8、河流水情要素包括    、     、    、    和冰情等。

三、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地球外部构造包括的三个圈层是(  )。

   A. 土壤圈、岩石圈和水圈; B.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C. 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  D. 土壤圈、大气圈和水圈。

 2、可见光(0.4~0.76mm)约占太阳总辐射能量的(  )。

      A. 50%;            B. 10%;          C. 70%;            D. 30%。

 3、热带雨林分布在(   ) 。

      A. 马来西亚;       B. 刚果;          C. 巴西;           D. 赤道附近地区。

 4、太阳光只能直射地球上(  )的地方。

      A. 赤道;     B. 南纬66027’和北纬66027’之间;    C. 南纬23o27’和北纬23o27’之间;     D. 南纬30o27’和北纬30o27’之间。

 5、地理环境可分为(   )三类。

      A. 自然环境、气候环境和经济环境;       B. 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C. 自然环境、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      D. 土壤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

  6、一般来说,完整的气候系统是由(   )五个部分组成。

 A. 大气圈、海洋、冰雪圈、陆面和生物圈;  B. 土壤圈、河流、森林、海洋和陆面;  

C. 海洋、冰雪圈、陆面、生物圈和岩石圈; C. 生物圈、陆面、森林、大气圈和土壤圈。

 7、在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   )。

      A. 长江流域;     B. 海南岛;      C. 西双版纳;      D. 黄河流域。

 8、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变化呈(   )趋势。

      A. 上下波动;             B. 下降;           C. 上升;           D. 不变。

 9、一般地,湖南省的干季和雨季分别为(   ) 。

A. 3~5月和7~9月 ;B.9~12月和7~8月; C. 9~12月和5~8月 D. 11~4月和5~10月。 

  10、一年内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它随下垫面的性质、地形和高度而不同,因此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 。

A. 年较差是海洋上大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植被覆盖地小于裸地和高海拔大于低海拔;

B. 年较差是海洋上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植被覆盖地小于裸地和高海拔小于低海拔;

C. 年较差是海洋上大于陆地、沿海大于内陆、植被覆盖地大于裸地和高海拔大于低海拔;

D. 年较差是海洋上小于陆地、沿海大于内陆、植被覆盖地小于裸地和高海拔大于低海拔。

四、简答题 (共 32 分,每题 8 分) 

1、简述气候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2、简述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3、城市的热岛效应是怎样形成的?

4、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五、论述题 (共 28 分,每题 14 分)

1、简述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试运用人—地关系原理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简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文档

自然地理学试题七

自然地理学试题七一、名词解释(共18分,每题3分)1.温室效应2.内海3.架4.牛轭湖5.生态位6.土壤绝对年龄与相对年龄二、填空题(共12分,每空0.5分)1、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此时北纬30度的某地的昼长夜长,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2、阶地类型主要有:、、三种。3、冻土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有关,故其在地球上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和规律。4、地带性分布规律又称分布规律,其形成的动力学原因是。5、在我国自然区划系统中,按非地带性单位大区划分,我国有三个大区,即、、。6、地区属于干旱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