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新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
一、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引领行动
1.学(第一阶段):通过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1)在教室内展出校园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照片及行为规范宣传语;悬挂名人名言;在醒目处设立规范提示语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2)以学《规范》为主题的班级黑板报检查评比
(3)结合礼仪课,学习礼仪规范
2.做(第二阶段):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1)每个班级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班干部工作职责、值日班长工作制、班级行规评比制……)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可能自始自终地“盯”着学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还要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及同学们的监督。我们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制度,让每个学生既是班级制度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大家参与班级管理,将班级制度初级道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2)开展“怎样做文明人”的专题讨论,指导学生“自我反省”实现行为矫正。利用班会进行讨论,指出班级同学中哪些行为是有良好道德的表现,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并与自己进行对比,在自我反省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使学生懂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自我控制,从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加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管(第三阶段):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二、开展“扬帆起航,你追我赶”系列教育活动
(一)九月份、十月份:开展“好习惯伴我行”系列一——文明礼仪。
1.进校:不迟到、早退,请假要及时
注意仪容仪表(穿校服、戴红领巾)
主动问好、行礼要规范
2.课间:不奔跑,不大声喧哗
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打架
不吃零食,不乱丢杂物
3.课前:认真做好三操
两分钟预备铃做到快、静、齐
4.用餐:专人负责,有序进餐,节约粮食,保持环境卫生
5.集会按时有序,保持会场安静
6.放学:做好“三清三关”
(二)十一月份、十二月份:开展“好习惯伴我行”系列二——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晨读的好习惯:朗读英语,培养良好英语语感;背诵语文经典的诗歌、课文。
2.上课:专心听讲,不讲废话,积极举手发言,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3.傍晚:回家先做作业后休息
4.晚饭后:继续未完成的作业;做好预复习工作。
5.睡前:整理书包——第二天要交的作业放在书包袋的最前面;第二天要用的课本、学习用具放置整齐;准备好第二天需要的红领巾、纸巾、校服校裤。
三、落实行为规范检查:
1.分年级组组成学生巡查队伍,从各班挑选遵规守纪、有能力的学生两名,每班负责执勤一周,检查行为规范并做好记录。每周五汇总一次,年级组长及时和班主任沟通,反馈一周检查情况。下周一张榜公布行为规范示范班名单。
2.各年级组真正掌握学生动态,并相继开展有关教育活动。力争变老师对学生的管理为学生对学生的管理,变学生对学生的管理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真正的防患于未然,把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3.评比项目:
(1)注意仪容仪表:穿校服、戴红领巾,讲究个人卫生(上午眼保健操时检查,每人次扣1分)。
(2)课间文明休息:不奔跑,不大声喧哗,不说脏话粗话、不打架(以劝导为主)。
(3)认真做好三操,两分钟预备铃做到快、静、齐(做两操时检查,每次扣1分)。
(4)不吃零食,不乱丢杂物,文明饮水(每人次扣1分)。
(5)有序进餐,保持环境整洁(午饭后检查,每次扣1分)。
(6)放学后做好“三清三关”(每次扣1分)。
(7)集会按时有序,保持会场安静(每次扣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