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城市性质是指。A: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能B: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表示的城市大小C: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D: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达到的目标和指标E:综合治理
2、根据城市防空工程设施布局要求,城市防空工程设施避开有害液体和有毒重气体储罐的距离应大于m。A:80B:100C:150D:200E:经济
3、根据伯吉斯提出的同心圆理论,城市可以划分为五个同心圆的区域,其中的第三环是。A:过渡区B:中心商务区C:工人居住区D:通勤区E:综合治理
4、以下不属于站前广场的特点是。A:交通繁忙B:服务对象极为广泛C:人流车流的连续性和脉冲性D:人车分离、减少冲突E:经济
5、《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城市设计的定义是。A: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设计B:对城市经济环境所进行的设计C:对城市自然环境所进行的设计D:对城市政治环境所进行的设计E:综合治理
6、城市总体布局中,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手段之一。A:农业B:工业C:运输业D:第三产业E:综合治理
7、城镇体系的前工业化阶段的特征不包括。A:规模小B:职能单一C:集聚D:低水平均衡分布E:综合治理
8、互通式立交的基本要求中,快速路上不设置自行车道,一般道路上布置自行车道时,自行车道宽每侧m。A:2~4B:4~6C:6~8D:8~10E:经济
9、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是指。A: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公共绿地指标;市、区级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布局;岸线使用原则B:生活废弃物总量,垃圾收集方式、堆放及处理、消纳场所的规模及布局;公共厕所布局原则;垃圾处理厂位置和规模C: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D: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功能分区;环境污染的防护、治理措施E:综合治理
10、下列可作为指导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的是。A:研究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论证B: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C: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D:编制总体规划纲要E:综合治理
11、在排水系统中,污水和雨水一样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就近分散排放。A:完全分流制B:直排式合流制C:不完全分流制D:截流式合流制E:经济
12、在前期建筑策划中,选址与建筑场地考虑的相关因素是。A:建筑空间因素B:建筑场地购置费用C:场地的经济价值D:建筑规范的要求E:经济
13、一般来讲,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年。A:5B:10C:5~10D:20E:综合治理
14、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一系列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城镇所组成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是指体系。A:城镇规划B:城乡C:城镇D:区域城镇E:综合治理
15、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实瓶储存量一般按计算月平均El销售量的计。A:1.5倍B:2.5倍C:3倍D:5倍E:经济
16、城市垃圾收集过程的方式中,是最常用的方式。A:垃圾箱(桶)收集B:垃圾管道收集C:袋装化上门收集D:垃圾气动系统收集E:经济
17、当建筑物无进车道时,地面排水坡度最好在1%~3%之间,允许在之间变动。A:0.3%~5%B:0.4%~7%C:0.5%~6%D:0.7%~8%E:经济
18、以下关于中国城镇化典型模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计划经济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B:商品短缺时期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导C: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D: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E:综合治理
19、在城市规划中,常见的防洪排涝工程设施中,是城市排涝系统中的主要工程设施,其布局方案应根据排水分区、雨水管渠布置、城市水系格局等因素确定。A:防洪堤B:截洪沟C:排涝泵站D:防洪闸E:经济
20、在机动车停车库设计中,停车库是常用的停车库类型。A:直坡道式B:螺旋坡道式C:错层式(半坡道式)D:斜坡楼板式E:经济
21、蔬菜、水果储藏库,600 t以上批发冷藏库,建筑与设备供应仓库,木材贸易和箱桶装仓库等仓储用地与居住街坊之间的卫生防护带宽度标准是m。A:300B:200C:100D:50E:综合治理
22、患者,烦渴多饮半月余,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黄,脉洪数有力。治法宜用A.清热润肺,生津止渴B.养阴润肺,生津止渴C.清胃泻火,养阴保津D.滋阴固肾E.清泻肺胃
23、镇区是指。A: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中,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B:在城区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C:乡、民族乡驻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和乡所辖居民委员会地域D: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区域,以及未划人城镇的农场、林场等区域E:综合治理
24、下列选项不属于集中布局空间形态模式的是。A:块状式B:双城式C:多点分散式D:带状式E:综合治理
25、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不包括。A:高度高B:荷载大C:技术要求高D:使用土地面积多E: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城市生态系统基本功能中,区域主导功能指城市是区域经济集聚增长的结果,同时又引导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好坏,具体的内容包括。A:城市的经济主导功能B:城市的社会文化主导功能C:城市的地域区别主导功能D:城市的环境主导功能E:城市的政治主导功能
2、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有。A:自然环境因素B:人造环境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经济与技术因素E:制度因素
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A:估算规划范围內固体废物产量B:提出规划区的环境卫生控制要求C:选择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方法D:确定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收运方案E:确定垃圾收运方式
4、根据《城市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A.长途客运站属于公共设施用地B.交通指挥中心属于公共设施用地C.城市快速路属于道路用地D.规划区内的村镇与城市之间的公路用地属于水域或其他用地E.居住小区内的道路属于居住用地
5、镇规划的工作范畴包括。A:为体现的导向,适应并满足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B:镇的现状等级层次——行政体系C:镇的规划等级层次——规划体系D:县城关镇(县所在地镇)规划的工作范畴E:一般建制镇(县城关镇外的其他建制镇)规划的工作范畴
6、常见的小区路网的基本形式包括。A:贯通式B:行列式C:内环式D:街坊式E:尽端式
7、《马丘比丘宪章》中提出的城市居住区三大目标是指__。A.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作用B.保证生活基本质量C.创造有机多功能综合体D.与自然协调E.功能的分区与联系
8、城市交通空间的不均衡也可以有一定的办法来加以缓解,从需求的方面来说,可以采用价格的杠杆,如采用的办法,对进入拥堵区的车辆收费,这样可以分流一部分需求。A:美国都市区B:新加坡C:中国北京D:英国伦敦E:俄罗斯莫斯科
9、镇规划的宏观指导性原则包括。A:人本主义原则B:可持续发展原则C:区域协同、城乡协调发展原则D:科学合理性原则E:可操作性原则
10、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包括。A: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理论B:格迪斯的工业城市C: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D: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E:戈涅的学说
11、枢纽的总体布局对综合交通枢纽的起到宏观指导的作用。A:功能B:交通环境C:建设D:运营E:管理
12、行政包括广泛的内容,其核心是的。A:机构设置B:职权划分C:运行机制D:行政区划E:行政规范
13、污染物铅尘对人体的影响有。A:妨碍红血球的发育B:儿童记忆力低下C:引起呼吸器官疾病D:头晕、恶心E:成人骨骼硬化
14、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城市规划中对城市人口的预测常常采用的方法有。A:劳动平衡法B:职工带眷系数法C:增长率法D:区域人口分配法E:类比法
15、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包括。A:是落实城市、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B:安排具体的建设时序和重要的建设项目C:保证城市、镇总体规划的有效落实D:是近期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E:是对即将开展项目的统筹安排
16、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深度要求包括。A:深化和细化城市总体规划,将规划意图与规划指标分解落实到街坊地块的控制引导之中,保证城市规划系统控制的要求B: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进行项目开发建设行为的控制引导时,将控制条件、控制指标以及具体的控制引导要求落实到相应的开发地块上,作为土地租让、招议标底条件C:所规定的控制指标和各项控制要求可以为具体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的建筑设计或景观设计等个案建设提供规划设计条件D:根据相关规划(历史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落实相关规划控制要求E:根据城市安全、综合防灾、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建议和开发控制要求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镇体系规划主要作用的是。A:协调区域城市间的发展,促进城市之间形成有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B:全面考察区域发展态势,发挥对重大开发建设项目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的综合指导功能C: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D:可以实现区域的优化发展E:综合评价区域发展基础,发挥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筹功能
18、为了保证城市规划实施,科学、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根据等,国家制定、发布了《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A:《城市规划法》B:《城市规划编制办法》C:《土地管理法》D:《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暂行条例》E:《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
19、场地竖向设计时,设计标高确定的主要因素包括。A:自然地形的坡度大小B:考虑地下水位、地质条件影响C:减少土石方工程量D: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E: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
20、我国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包括。A:法律B:法规C:规范性文件D:其他规范文件E:标准规范
21、《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内容主要有。A:风景资源评价B:生态资源保护措施C:规划设计条件D: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E:风景名胜区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22、由批准的征用土地包括__。A.基本农田B.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hm2的C.超过100hm2的城市建设用地D.其他土地超过75bm2的
23、”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A: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B:空间形态的改变C: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D:人口的集中E:物质资源的集中
24、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成是。A: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B:城市规划行政体系C:城市规划工作体系D:城市规划经济体系E:城市规划社会体系
25、下列属于城乡规划实施目的的选项有__。A.对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B.使城乡发展与经济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C.使乡市经济活动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D.促进社会及建设活动高效、有序、持续的发展E.使城乡功能不断优化及保持动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