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
1、双重预防体系指的是 和 两个体系。
2、风险是指 或 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事故隐患是指 、 及 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4、 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 或
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5、危险源的三种状态是指正常、 、和 。
6、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即D=L*E*C中的L、E、C分别代表: 、
、 。
7、风险分级管控的建立和实施活动通常包括: 、 、
、 四个方面。
二、选择题:
1、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是指:( )
A.风险分级管控 B. 隐患排查 C. 隐患治理 D. 事故隐患
2、安全风险等级标示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 )
A.黄、红、蓝、橙 B. 红、蓝、黄、橙
C. 红、橙、蓝、黄 D. 红、橙、黄、蓝
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的英文简称为:( )
A.FTA B. FMEDA C. FMEA D. HAZOP
4、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最高的风险等级为:( )
A.显著危险 B. 高度危险 C. 极其危险 D. 非常危险
5、以下不属于危险源辨识方法的是:( )
A.工作任务分析法 B. 风险矩阵法
C. 安全检查表法 D. 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
6、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 )
A.危险源 B. 作业行为 C. 隐患 D. 指令行为
7、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要按照评估--治理方案论证--资金落实--限期治理--验收评估--销号的工作流程,明确每一工作节点的责任人,实行( )。
A. 闭环管理 B. 开环管理 C. 安全检查 D. 重点管理
8、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 )两部分。
A.作业环境状态 B. 人的状态 C. 管理状态 D. 事故状态
三、判断题:
1、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 )
2、风险点统计表是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 )
3、风险点操作及作业活动涵盖生产作业活动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特殊作业活动可以不做考虑。( )
4、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包括成立组织结构、制度建设、编制隐患排查清单、实施全员培训等。( )
5、风险指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人们常常将可能性L的大小和后果S的严重程度分别用表明相对差距的数值表示,然后用两者的和反映风险程度R的大小。( )
6、事故的发生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偶然事件。( )
7、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小,而后果很严重,则风险很小。( )
8、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只是针对企业负责人要求。( )
9、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护目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
10、一般事故隐患是指能及时整改,不足以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隐患。( )
答案:
一、填空题:
1、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2、生产安全事故、健康损害事件。
3、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
4、危险源、能量、危险有害物质。
5、异常、应急。
6、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7、作业活动的划分、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价分级、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二、选择题:CDDCB;BAA
三、判断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