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8:34:28
文档

人教版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m;1m=dm;1dm=cm;1cm=mm;1mm=μm;1μm=nm。2、长度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3、正确使用刻度尺:①“选”合适的刻度尺,看清刻度尺的、和。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③“看”
推荐度:
导读初中物理知识点总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m;1m=dm;1dm=cm;1cm=mm;1mm=μm;1μm=nm。2、长度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3、正确使用刻度尺:①“选”合适的刻度尺,看清刻度尺的、和。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③“看”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复习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km= m;1m= dm;1dm= cm;1cm= mm;1mm= μm;1μm= 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①“选”合适的刻度尺,看清刻度尺的、和。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④“读”要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记录单位。⑥“算”多次测量取值。

4、时间的单位:①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②时间的测量工具:、时钟等。

5、误差:①测量时,由于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导致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

做。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不可能消除误差。

②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③误差与错误的

区别:可以避免;不可以避免上。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①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做。②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当一个物

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

这个物体是的。③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

结果可能。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

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①运动是的,也就是说: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②静止是的,也就是说绝对静止的物体时不存在的。③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也就是说: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而言的。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3)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

三、运动的快慢

1、知道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1)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的大小。(2)相同时间内比

较通过的多少。通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2、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的物理量。(2)定义:速度是指运动物

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3)速度计算公式:v= 。变形公式:S= ,t= 。(4)速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或m·s-l。②常用单位:千米/小时,读做千米每小时,符

号为。③单位的换算关系:1m/s= km/h。

(5)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①物体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定,但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

路程的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②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来粗略的地描述物体在某

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运动快慢。③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 ,式中,t为总时间,s为路程。

(6)正确理解平均速度: A.平均速度只是粗略的描述变速运动的平均的,它实际是把复杂的变速运动当成简单的匀速运动来处理,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B.由于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

度在不断,因此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路程,物体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谈到平均速度,

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否则平均速度便失去意义。

四、测量平均速度:(1)原理:V= ;(2)测量工具:和。(3)结论:斜面越陡小车运动的越。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产生:(1)声音是由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震动发声,

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

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

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有振动也一定产生,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和气体。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

下,声音在中传得最快,中最慢;(2)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

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的形式传播;(4)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m/s。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

来的声音叫回声。(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 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4、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

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或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

脑形成听觉;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

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向的现象。

二、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1)概念: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单位是赫兹Hz,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20000 Hz;(3)超声波:①定义:频率高于的声波叫做超声波。②特性: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③应

用: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剂。(4)次声波:①定义:频率低于的声波叫做次声波。②特性: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③应用:预报地震﹑

台风﹑监测核爆炸。

2、响度:(1)概念: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距离声源的有关,物体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的距离)。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性叫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三、声音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应用:回声定位、B超、声呐等。

2、声音可以传递,应用:超声波的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是噪声。噪音被称为“杀手”。

文档

人教版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m;1m=dm;1dm=cm;1cm=mm;1mm=μm;1μm=nm。2、长度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3、正确使用刻度尺:①“选”合适的刻度尺,看清刻度尺的、和。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③“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