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高层主楼核心区四周14m范围内注浆加固,注浆孔孔径φ90mm,注浆孔按正三角形布置,孔间距120cm,注浆孔的平面布置见附图。
二、施工工序
注浆施工各个环节密切合作,才能达到质量要求,制定施工作业流程如下图:
桩机移位
施工流程图
1、平整场地
在场地平整中要对地面上的杂物、淤泥、积水进行清除,保证施工场地平整清洁。
2、测量放线
在施工前复核各部分标高、宽度、边坡率及各部分尺寸。定孔位时,一定严格按照设计放样定孔位,并用木桩固定。
3、钻机就位
把钻机移至钻孔位置,钻机安放在设计孔位上并保持垂直。
4、钻孔
钻孔采用干钻,φ90mm钻头钻进。施工时钻机垂直偏差须小于1%,空位移动不超过0.5m。核心区钻孔深度10米,其他部分15米。在钻孔过程中,易塌孔的土层应采取跟管干钻。
5、制浆
采用水泥拌制,进场水泥必须有生产厂家产品合格证,制浆用水必须保证清洁无污染,符合拌制水工砼的要求。按设计施工重量配合比水泥:水:水玻璃=1.0:0.55:0.05进行浆液搅制,在制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浆液比重,拌制浆液必须连续均匀。拌制完毕后须通过过滤网流入浆筒。
6、注浆
① 钻孔钻至设计深度后埋入注浆管,注浆管距孔底不大于1m,并在注浆孔上部设置止浆装置。
② 注浆压力为0.4MPa~0.6MPa,可根据现场注浆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③ 施工前应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注浆试验,确定注浆压力、注浆量、水灰比、外加剂类型及掺量等施工参数。
④ 注浆过程中根据浆液流量、注浆压力特征动态调整浆液水灰比。
⑤ 注浆孔中应有不少于20%的孔兼做勘探孔,取芯并编制柱状图,根据揭示的填料情况调整注浆工艺。
⑥ 注浆应按先外后内,必要时进行分层注浆。
⑦ 注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应及早采取处理措施,尽快恢复。
⑧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间歇反复注浆。
a 注浆孔揭露较大的洞穴,自流注浓浆3m后,孔底仍没有明显抬升。
b 浆液漏失严重,一次连续注浆3m后,注浆速率不减或压力不升高。
c 注浆压力突然升高或突然降低。
d 注浆环境发生异常情况。
⑨ 注浆终注条件:注浆段注浆压力终达压力(≥0.3MPa),10分钟持续注浆量不大于5L/min(但要特别控制注浆压力不要过大,以免对墙背产生附加压力)。
7、桩机移位
桩机撤离或移位待注浆管全部提出地面后,先关闭电机,然后将桩机撤离。
三、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中应采用自动流量和压力记录仪进行注浆施工记录,并及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应记录孔深、注浆压力、注浆量等内容。
2、注浆过程中,注意控制压力并加强巡视,避免污染道碴及周边环境(如水源、农田),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3、施工中应加强过程质量控制,按注浆孔的2~3%布置质量自检孔,且每个注浆孔段落不少于3孔。注浆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之一:
① 自检孔岩芯可见多处水泥结石体,基本填满可见缝隙。
② 自检孔每延米注浆量不大于周围4孔平均每延米注浆量的15%。
四、注浆施工安全
1、施工前须对施工场地范围内的管、线及构筑物进行调查核实,对施工中可能对其造成影响的管、线及构筑物,必须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按相关要求去其加强防护。如果钻孔位置与管、线及构筑物发生冲突,可以酌情调整钻孔位置。
2、施工中若发现有较大的异常现象,施工单位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
3、检查孔作为验证压浆质量的手段,应在重点地段重点检查。
4、注浆施工完成后重新疏通既有路堤挡土墙泄水孔。
5、水泥浆内不得夹有硬结块,以免吸人泵内损坏缸体,可在集料斗上部装设筛网进行过筛。
五、桩位布置见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