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和问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8:32:04
文档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和问题

姓名:王海帆学号:1111141027论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摘要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范围内最强有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趋势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及其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城市发展观指导,受导向作用较大,甚至产生了“逆城市化”现象,导致我国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以期对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有所
推荐度:
导读姓名:王海帆学号:1111141027论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摘要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范围内最强有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趋势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及其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城市发展观指导,受导向作用较大,甚至产生了“逆城市化”现象,导致我国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以期对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有所
姓名:王海帆                        学号:1111141027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摘要

   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范围内最强有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趋势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及其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城市发展观指导,受导向作用较大,甚至产生了“逆城市化”现象,导致我国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通过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以期对我

国经济的健康运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 城市化;特征;问题; 对策;

一、城市化的含义及其内容 

  城市化一般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的人口逐步由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居住在农村占多数转变为居住在城镇占多数、该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城市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经济形态的重大变化,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

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人口被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多样化的文化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的完成在上世纪前半叶就已基本完成。而支撑现在和未来城市化发展趋势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较快,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工业化没有完成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正确制定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很有必要。 

二、中国城市化过程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城市化过程的特征 

从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化的特征,主要有以下特征: 

1.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受导向作用大,城市化水平较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纳入国家统一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进行规划,开始了城市化步伐。但是,城市化发展受导向作用大。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城市化发展迅速,但总体水平仍然低于与中国人均收入相当的国家(约为55%),更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约为78%)。 

2.受城市化的发展取决于商品粮的供给能力的理论影响,产生“逆城市化”现象,导致城市化水平大起大落。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三至第四阶段,由于国民经济困难,加上国际环境的恶化,我国决定减少城市人口,将大批班干部、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这导致我国城市化长期停滞不前反倒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7%下降到1976年12.2%,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迅速,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化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由于受城市化发展战略重点在中小城市,抑制大城市的发展,而中小城市的经济规模有限,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中西部的城市受交通、经济发展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城市功能欠缺,不能吸纳较多的劳动力就业,这就造成城市结构不合理,即所谓“头重脚轻”的现象。 

4.在城市化的理论上存在各种分歧。

有主张城市化的,有主张城乡一体化的;有大城市重点论,也有小城市重点论和中等城市重点论的。我国发展城市的基本方针是“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这已产生了不少异议和争论。这种分歧是导致我国城市化方向摇摆的原因之一。 

(二)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城市化市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地区间的城市发展不协调,如沿海地区城市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城乡不协调,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依然比较高,去年城乡收入比是3.31,呈增长趋势,2000年这个数字只有2.79;用地比例不协调,城市工业用地比例偏高,居民和生态用地比例偏低。城镇化推进更多是一种土地的城镇化。2001-2007年,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增长70.1%,但市辖区中人口只增长30%;人口与产业集聚不协调。产业的园区化速度要远远高于人口的城镇化。比如,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珠江三角洲大规模集聚产业的同时,并没有相应大规模集聚人口。中西部有上千万的农民工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打工,他们为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并没有相应比例地享受到工业化、城镇化、改革开放的成果。城市首位度指数过大,城市人口与经济畸形集中于大城市,中小城市发展较慢,不利于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2.城市用地和规划规模失控,出现盲目发展,造成大量耕地荒废。有的城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盲目将用地规模扩大,诱发盲目的“圈地运动”。 

3.城市住宅和基础设施供应短缺等,难以满足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城市化质量低。城市内部用地结构不合理,城市间职能分工不协调,导致交通拥挤,能源短缺,住房紧张,房价飞涨,环境污染严重,户口制度导致打工一族的小孩上学困难等,社会治安混乱,公用地偏低,道路、广场、绿地、体育等用地严重不足,房屋建筑密度过大等大量社会经济问题和生态问题。

4.城市的设置不规范、标准不统一,主要追求城市化数量的扩张,城市化质量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设置城市的标准是按照一定区域的总人口和非农人口的比例来确定的,忽视了经济集聚和基础设施条件。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县改市、县并市、乡改镇、县级市升级为地级市的过程中,城市的行政地域与城市的实体地域变得模糊不清,城镇人口存在虚化扩大的问题。导致城市化质量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三、解决我国城市化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

在城市化的指导思想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进行统筹规划,由原来主要追求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数量的增加,转向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走以城市群和城市化地区为依托,以城市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同时,要重视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提高。在城市化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对进城打工的人群的关注,不仅要关注他们本身,也包括他们的家属,要把城市里边的一系列公共服务落实到进城打工的每一个人及其家庭,这是衡量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和体现。 

(二)、推动区域产业梯度发展

应大力推进东部沿海城市产业转型和升级,鼓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进区域产业梯度协调发展。

(三)、加强对城市的管理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关键,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运转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城市人口规划的控制、居民住房、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教育、就业、治安、生态环境保护、污水垃圾的处理以及市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的满足等,都需要通过加强城市的管理来解决。这就要求各级要科学制定城市规划,严格执行城市规划,运用各种手段,协调区域城市的发展,发挥城市体系功能。 

参考文献: 

  ①陈鸿宇.区域经济学新论[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②孟晓晨.西方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

③http://www.studa.net/china/091027/11591360-2.html

④http://news.sohu.com/20090616/n25405.shtml

文档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和问题

姓名:王海帆学号:1111141027论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摘要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范围内最强有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趋势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及其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城市发展观指导,受导向作用较大,甚至产生了“逆城市化”现象,导致我国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以期对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有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