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六年四月
一、项目合作方式
采取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进行项目合作。合作模式包括但不限于:BOT、BOO、BOOT、TOT、ROT、BLOT及允许范围内的BT等模式。工程承包方式可采用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设计-施工总承包等形式。
一般而言,方作为项目采购人授权项目实施机构负责具体的项目实施,具体负责项目前期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测绘、规划、环评、水保、可研、造价、代理、勘察、设计、监理、检测、咨询、征地拆迁等)及项目公司部分出资;社会资本方负责项目投融资及工程建设及运营。方在约定期限内对项目进行采购,向社会资本方支付可用性服务费及运维服务费,项目合作周期结束后社会资本方将项目移交给方。
二、投资保障条件
为确保项目建设合法规范,保证项目融资的顺利进行,方需提供以下投资保障条件:
1.当地关于PPP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文件,并附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及财政承受力论证报告以及项目纳入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相关证明;
2.当地有权机关依法将项目采购资金列入项目周期内地方财政预算的程序文件;
3.当地财政局出具的财政采购计划书;
4.其他担保条件。
5.项目必备审批文件,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立项批复文件;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目用地预审文件;项目用地正式批复文件;项目环评报告的批复文件等。
三、项目合作条件
1.工程造价
按照国家清单规范及当地定额、取费标准及造价信息编制工程预算,工程预算按财评控制价不下浮。项目建设期间根据当地工程造价信息按期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进行调整。
2.项目投资
原则上项目前期费用由方投资,工程建设费用由社会资本方投资。社会资本方投入前期费用的比例不超过社会资本方总投资额的15%。
项目实际结算金额超出合同约定社会资本方总投资额的部分由方筹集支付,社会资本方不再追加投资。
方以社会资本方实际投资额作为支付本项目可用性服务费的依据。可用性服务费的起始支付时点根据约定完工日期并考虑合理宽限期(完成竣工验收及决算的合理期限)予以确定,各期可用性服务费的支付时点和支付比例在PPP项目合同中予以固定。
3.投资回报
原则上根据资金占用时间计算的投资回报年利率不低于10%或内年化收益率不低于8%,总体确保经测算后的项目投资收益应满足社会资本方项目全投资回报税后IRR不低于10.0%。
4.项目周期
项目建设期2年,项目运营期8~10年。项目周期控制在10~12年。
附件: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尽调清单
| 一、项目合法性文件(由项目业主提供) | |
| 1 | 当地(县级以上,含县级)同意本项目拟采用的建设模式并批准项目实施方案、由当地财政支付项目建设资金的批准性文件; |
| 2 | 当地同意本项目建设模式并将支付义务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的决议文件; |
| 3 | 当地财政部门针对本项目出具的财政支付计划书,PPP项目应通过物有所值论证和财政承受力论证; |
| 4 | 发改局关于项目立项的批复; |
| 5 | 发改局关于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
| 6 | 规划局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
| 7 | 环保局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批复; |
| 8 | 国土局关于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 |
| 9 | 有权部门关于项目用地的正式批复; |
| 10 | 行业主管部门关于项目设计方案的批复; |
| 11 |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 12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 13 |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图设计; |
| 14 | 其他关于项目的审批文件; |
| 二、财政(务)资料 | |
| (一) | 当地财力情况(由当地财政部门提供,可以满足尽调要求和信息公开范围为限) |
| 1 | 近三年决算报表,包括: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总表、性基金收支决算总表、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支总表; |
| 2 | 近三年(本级)债务余额明细表,内容应包括:债务名称、债务类型(一般债务/专项债务)、计划偿债资金来源、期初数、当期举债、当期偿还本金、期末数、签订日期、债权类型(地方债券/国债/银行贷款/BT项目融资/转贷债务等)、债权人名称、协议金额、是否属于重大专项、债务期限; |
| 3 | 近三年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分类明细表,内容包括:债务项目名称、是否属于建设项目、项目性质(道路/公路/土地储备/市政建设/保障性住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农林水利建设等)、年末债务余额,报表当年的一般债务率、专项债务率; |
| 4 | 近三年工作报告; |
| 5 | 当年财政预算表; |
| 6 | 其他书面说明性文件; |
| (二) | 担保企业资料(由担保企业提供) |
| 1 | 公司简介; |
| 2 | 近三年企业审计报告(含三张主表); |
| 3 | 其他必要性文件; |
| 三、施工条件(由施工主体考察现场后提供) | |
| 1 | 工程所在地自然气候和地质条件; |
| 2 | 施工环境,包括现场情况、进场要素、社会环境、交通条件、市场条件等; |
| 3 | 工程难点及应对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