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提出大学应具有的新职能是:
• A.教学的职能 B.科研的职能
• C.服务社会的职能 D.引领社会的职能
•2、高等教育完善阶段的特征,一是职能的完善,二是:
• A.教育内容的完善 B.教育手段的完善
• C.形式与结构的完善 D.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3、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的是:
• A.精英化 B.中心化 C.职业化 D.多元化
•
•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这一观点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 A.人本主义人性观 B.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 C.孟子的性善论 D.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2、高等教育在其性质任务上的特征表现为:
• A.基础广博性 B.高等专门性
• C.复杂系统性 D.职业针对性
•3、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是:
• A.追求真理,创造知识 B.发展全人
• C.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 D.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
•4、大学走近社会的中心可能在( )社会阶段实现。
• A.农业社会 B.工业社会
• C.知识经济与后工业社会 D.原始社会
•5、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起主导作用: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 D.人际关系
•6、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
• A.科学教育 B.人文教育 C.专业教育 D.通识教育
•1、( )是教育基本的总概括
•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育法规 D.教育制度
•2、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 )为核心的教育实践。:
• A.专业能力 B.思想素质 C.创新精神
• D.广博知识
• 3、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正确指导思想应该是通才教育与()结合。
• A.专才教育 B.人文教育 C.科学教育 D.通识教育
•1、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是:
• A.与产业结构一致 B.与技术结构一致
• C.发展高职教育 D.与区域结构一致
•2、将高校按管理不同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这构成了高等教育的:
• A.形式结构 B.能级结构
• C.层次结构 D.水平结构
•3、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划分属于:
• A.科类结构 B.形式结构
• C.层次结构 D.地区结构
•4、大学把直接服务于社会作为自身的职能,肇始于( )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5、在美国,高等学校的学位有( ):
• A.学士、硕士、博士 B.硕士、博士
• C.协士、学士、硕士、博士 D.协士、硕士、博士
•6、对高等学校职能体系的认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高等学校最早的职能是发展知识
• B.高等学校的职能是逐步完善的
• C.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最根本的职能
• D.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派生职能
•1、关于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正确的认识是:
• A.教师中心论 B.学生中心论
• C.主导-主体论 D.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
•2、理想的师生关系不应是:
• A.权威与服从 B.交流和理解
• C.自由和宽容 D.民主和平等
•3、关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赫尔巴特主张:
• A.学生中心 B.教师中心
• C.师生都是教学中的主题 D.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
•1、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设( )级。
• A. 二 B.三 C.四 D.五
•2、高校教师没有权利自行决定的是:
• A.编制教学大纲 B.选择教学内容
• C.修订教学计划 D.选择教学方法
•3、对高校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处理讲稿与教材关系的原则是
• A.若即若离 B.多即少离
• C.多离少即 D.离而不即
•4、主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的探索来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 A. 问题教学法 B.学导式教学法
• C.掌握学习法 D.发现教学法
•5、( )是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
• A.教学大纲 B.教学计划
• C.教育 D.教育法规
•6、教学评价是一种:
• A.描述教学事实的活动 B.解释教学事实的活动
• C.论证教学事实的活动 D.对教学事实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7、广义课程是指:
• A. 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 C.综合课程 D.显性和隐性课程的综合
•8、高校改革的核心是:
• A.后勤改革 B.管理改革
• C.教学改革 D.招生就业制度改革
•9、教师进行教学起点设计的首要前提是:
• A.研究教材 B.掌握必要的教学方法
• C.熟悉新的教学技术 D.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
•1、把某门学科的理论、思想、概念和方法运用到另一门学科问题的研究中,这种科研选题的方法称为:
• A. 问题法 B.移植法 C.追踪法 D.交叉法
•2、下列不符合高校科研基本原则的是:
• A.教学与科研互促性原则 B.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
• C.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统一 D.遵循项目指南与自由选题结合
•3、高校科研的实质阶段是:
•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
• C.成果结题评审阶段 D.推广应用阶段
•1、高校为当地、企业或个人提供岗位培训属于:
• A. 教学服务 B.科研服务 C.社区服务 D.生活服务
•2、“美国都市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体现在:
• A.为社会的企业界服务 B.为社区的政界领导服务
• C.为实现社区公正服务 D.满足都市社区的各种需要
•3、下列不属于高校科研服务范围的是:
• A.科技咨询 B.科研设备资源共享
• C.科技成果推广和转让 D.科技开发
•1、大学学术权力的主体是:
• A. 大学生 B.教授 C.校级领导 D.各级行政人员
•2、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显著特点是:
• A.干预为主 B.高校自主办学
• C.高等教育市场化 D.和市场共同作用
•3、英美等国高校的董事会是一种:
• A.学术权力决策机构 B.最高决策权力机构
• C.行政权力决策机构 D.行政决策的咨询机构
1、大学学术权力的主体是:
A. 大学生 B.教授 C.校级领导 D.各级行政人员
2、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显著特点是:
A.干预为主 B.高校自主办学
C.高等教育市场化 D.和市场共同作用
3、英美等国高校的董事会是一种:
A.学术权力决策机构 B.最高决策权力机构
C.行政权力决策机构 D.行政决策的咨询机构
4、(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公立高校从未实施过的领导
A. 董事会制 B.校长负责制
C.校务委员会制 D.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5、我国公立高校的( )通常也是学校的法人代表。
A. B.校长
C.工会 D.董事长
6、我国的校务委员会实质是一种:
A.学术权力决策机构 B.最高决策权力机构
C.行政权力决策机构 D.行政决策的咨询机构
7、科层制模式是指学校实际决策和执行权力集中于( )
A. 教师 B.学生
C.行政管理人员 D.
8、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下放的重点是:
A.权力集中于地方教育部门 B.转变职能
C.高校自筹资金自主管理 D.社会中介机构
9、高等学校管理的特性不包括:
A.管理组织的松散性 B.管理权威的双重性
C.管理结构的多样性 D.管理主客体的绝对性
1、高等学校的学制是指:
A. 各级各类学校系统 B.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系统
C.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系统 D.各类各层次高校的教学系统
2、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不包括:
A.扩大高校和地方招生自主权 B.录取时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
C.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 D.逐步取消高考制度
3、日本的国立、公立大学实施的招生制度是:
A. 单一的全国统一考试 B.大学自主招生
C. 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结合 D.不考试,直接从中学招生
1、( )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
A. 校园精神 B.政风 C.教风 D.学风
2、大学校园既是一个教育环境,又是一个:
A.商业环境 B.隐性环境
C.官僚环境 D.文化环境
3、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以“教师资格制度”作为我国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的法律是:
A. 教育法 B.教师法
C. 高等教育法 D.教师资格条例
1、宏观层次的高等教育思想不包括高等教育的:
A. 本质观 B.价值观 C.学习观 D.功能观
2、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
A.精英化阶段 B.大众化阶段
C.普及化阶段 D.综合化阶段
3、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 高等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B.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
C. 人自身的现代化 D.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高校去行政化
高等教育公平
高校招生改革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大学精神(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
产学研协同创新
主观题示例
1、高等学校的职能有哪些?请根据自己的认识谈谈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你怎样认识高等学校师生间的关系?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论述如何建立师生间的良好关系。
3、请运用高等学校管理特性的相关原理,论述目前大学行政化的弊端及去行政化的路径。
4、试以素质教育理论或全面发展教育理论,论述高等教育应确立什么样的质量观?
5、论述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
6、联系实际,论述“大学必将走近社会的中心”的理由。
7、为什么说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选择?
8、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同时也是高校教师的主体工作,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9、联系实际谈谈高校教师应如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10、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将对高校教师产生哪些重要影响,试联系实际论述高校教师应如何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2013年湖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高等教育完善阶段的特征,一是职能的完善,二是:
A.教育内容的完善 B.教育手段的完善
C.形式与结构的完善 D.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2、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的是:
A.精英化 B.中心化 C.职业化 D.多元化
3、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是:
A.追求真理,创造知识 B.发展全人
C.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 D.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
4、( )是指人们在观念上、思想上对教育对象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5、将高校按管理不同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这构成了高等教育的( )结构。
A.形式结构 B.能级结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6、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是:
A.与产业结构一致 B.与技术结构一致
C.发展高职教育 D.与区域结构一致
7、19世纪初高等学校出现的新职能是:
A.培养人才 B.发展科学 C.直接服务社会 D.引导社会
8、关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赫尔巴特主张:
A.学生中心论 B.教师中心论 C.双主体论 D.主导-主体论
9、专业是属于( )范畴的概念。
A.科学学 B.社会学 C.教育学 D.哲学
10、下列哪一指标常用来作为高等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志。
A.专业设置数 B.学科水平 C.学生人数 D.科研成果量
11、具有自行修订教学计划权力的是:
A.各级各类高校 B.所有高校教师 C.地区部门 D.学科负责人
1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规律不包括:
A.教学相长 B.教学科研互动 C.教学的发展性 D.教学的政治化
1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课堂教学 C.检查评定 D.课后辅导
1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研讨式教学法 B.发现教学法 C.学导式教学法 D.掌握学习法
15、( )的形成是教师教学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A.教学风格 B.教学观念 C.教学思想 D.教学作风
16、把某门学科的理论、思想、概念和方法运用到另一门学科问题的研究中,这种科研选题的方法称为:
A.问题法 B.移植法 C.追踪法 D.交叉法
17、“专业发展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体现在形成了新型的:
A.教师培养模式 B.社区服务模式
C.企业员工培养模式 D.企业领导培养模式
18、我国的校务委员会实质上是一种:
A.最高决策的权力机构 B.学术权力决策机构
C.行政决策的咨询机构 D.行政权力决策机构
19、高等教育现代会首先必须是:
A.高等教育思想现代化 B.高等教育制度现代化
C.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 D.高校教学内容现代化
20、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
A.物质文化层 B.观念文化层 C.制度文化层 D.方式文化层
二、简答题(本大题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简述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思想结合实施的四种培养模式。
3、简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或表现形式。
三、论述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大学校园既是一个教育环境,又是一个文化环境”?请结合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2、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是“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作为一位老师,您怎样顺应这种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改革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