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俄罗斯的汉语教育发展史及现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8:32:50
文档

俄罗斯的汉语教育发展史及现状

俄罗斯的汉语教育发展史及现状作者:马腾飞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2012年第05期        摘要: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随着中俄两国官方往来日益频繁,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俄双方分别于十八世纪初在各自国内开始尝试对对方语言的学习。的汉语教育起始于驻北京宗教使团,经过约两个世纪的发展,到二十世纪初时,形成了系统、在世界汉学界占有重要地位的新学科——汉学,出现了诸多世界著名的汉学家及汉学著作。        关键词:俄罗斯汉语教育现状发展前景     
推荐度:
导读俄罗斯的汉语教育发展史及现状作者:马腾飞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2012年第05期        摘要: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随着中俄两国官方往来日益频繁,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俄双方分别于十八世纪初在各自国内开始尝试对对方语言的学习。的汉语教育起始于驻北京宗教使团,经过约两个世纪的发展,到二十世纪初时,形成了系统、在世界汉学界占有重要地位的新学科——汉学,出现了诸多世界著名的汉学家及汉学著作。        关键词:俄罗斯汉语教育现状发展前景     
俄罗斯的汉语教育发展史及现状

作者:马腾飞

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2012年第05期

        摘要: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随着中俄两国官方往来日益频繁,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俄双方分别于十八世纪初在各自国内开始尝试对对方语言的学习。的汉语教育起始于驻北京宗教使团,经过约两个世纪的发展,到二十世纪初时,形成了系统、在世界汉学界占有重要地位的新学科——汉学,出现了诸多世界著名的汉学家及汉学著作。

        关键词:俄罗斯 汉语教育 现状 发展前景

        的汉语教学始于18世纪上半叶,通过在俄罗斯本土开办的翻译学校和派驻北京的东正教宗教使团,奠定了汉语教学和汉学研究的基础。但由于当时官僚政治的保守和短视,对汉语教学与汉学研究没有给予足够的物质支持,同时汉语教学方法落后,缺少掌握科学教学法的教师,汉语人才培养时间过长且出路不佳,使18世纪的汉语教学与汉学研究规模不大且水平较低。在19世纪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伴随着我国在远东活动的日益增多,高等教育中汉语教学的起步也居世界前列并且一步步进入兴盛时期。20世纪俄罗斯的汉语教育呈现出多彩纷呈的局面,在当前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国际局势之下,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令同样处在改革开放之中的俄罗斯侧目,随着对中国兴趣的加深,汉语就成为了俄罗斯大中小学开设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俄罗斯的汉语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潮。

        一、18世纪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

        自18世纪起,开始有计划地组织中国语言的教与学。因中俄直接交往受语言障碍的影响,所以其教学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为培养中俄交往所必须的语言人才,利用其本国宗教的、的活动以及教权与皇权的特殊关系,处心积虑地向中国派出了一批又一批以学习语言为主旨的学生。他们在沟通中俄交往的同时,把关于中国的信息和中国文化带给了和彼得堡科学院,并为在其境内组织中国语言学习提供了师资,这些在中国长期生活过的学生成为进行中国语言教学的中坚力量。

        首批赴华学习语言的六名学生中,罗索欣在返回后于1741年3月24日被安排在彼得堡科学院担任翻译并教授汉语和满语,这一天被俄罗斯汉学界看作是俄罗斯汉学的开端。在罗索欣之后到京的列昂季耶夫,1755年返回后被安排在外务委员会担任翻译,他所翻译的大量关于中国思想文化的典籍大都得到了出版,极大地丰富了18世纪关于中国的信息,使中国进入了启蒙运动的文化进程之中。他与罗索欣一样,成为18世纪俄罗斯汉学的代表。

        18世纪在中国学习语言并最终返回的十余名学生,不仅在中俄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由于他们长期在华生活,在语言及中国知识方面得到了丰富的积累,留下了大量关于语言学习的资料和关于中国的信息,为俄罗斯汉学的早期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19世纪俄罗斯人关于中国语言的教与学

        19世纪俄罗斯重要的汉学家、俄罗斯汉学的奠基人比丘林在撰写汉语语法书、编写汉语词典方面的成就,把俄罗斯的汉语学习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808年1月,第九届东正教使团抵达北京。初期,使团以痴迷的热情开始学习中国的语言和风俗。一年以后,使团的全体成员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其中比丘林在语言学习方面的成就颇大,留下的手稿词典也很多。1830年,向中俄贸易中心恰克图派出了以希林格为首的科学考察队,比丘林是考察队成员之一,其六项考察中三项都与汉语直接相关。此行比丘林在恰克图创办了恰克图汉语学校,这是第一所培养汉语人才的专门性学校,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他还出版了其汉语研究的成果一《汉文启蒙》,本书是国际上最早出版的汉语语法书之一,是历史上中外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成就。该书作为恰克图汉语学校的教材来使用。

        由于第九届使团在京秩序混乱,因而开始考虑规范以后的驻北京使团,对使团成员在华工作的要求更加具体,明确规定每一位成员的学习内容。同时还提出了严密的使团管理制度。1820年抵京的第十届使团在传教、语言方面、中国研究、协调俄清关系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858年,因西方列强在华的活动,第十四届东正教驻北京使团的功能发生了转变,因此从第十五届使团开始,使团成员全部为教士。出于传教的目的,使团全体成员都认真学习汉语。接下来的几届驻京使团中,由于东正教中国教徒尤其是中国教士的出现,直接地消除了先前难以跨越的语言障碍。到19世纪末,在远东及中国境内,特别是哈尔滨,俄罗斯人学习汉语的条件越来越便利。

        三、20世纪俄罗斯的汉语教学及发展前景

        20世纪初成立的国立远东大学,其汉语教学在经历了二战和苏联社会的变迁后,到50年代发展逐步稳定。国立远东大学大学汉语系下设中国哲学教研室和中国文明史教研室。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世界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中俄两国的地缘关系等因素成为当代俄罗斯汉学教育的强心剂,具有历史传统的汉语教学机构实力得到加强。

        在中国教育部的支持下,2000年在国立远东大学设立了汉语中心,中国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向该中心赠送了教学和科研资料、汉语学习音像资料,丰富了中心的图书馆资源。中心每年承办汉语水平考试,并举办以汉语语言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活动。

        实际上,目前俄罗斯开设的汉语教学机构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事汉语教学的高等院校以及以汉语教学为办学特色的中小学已近百余所。当代俄罗斯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

文档

俄罗斯的汉语教育发展史及现状

俄罗斯的汉语教育发展史及现状作者:马腾飞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2012年第05期        摘要: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随着中俄两国官方往来日益频繁,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俄双方分别于十八世纪初在各自国内开始尝试对对方语言的学习。的汉语教育起始于驻北京宗教使团,经过约两个世纪的发展,到二十世纪初时,形成了系统、在世界汉学界占有重要地位的新学科——汉学,出现了诸多世界著名的汉学家及汉学著作。        关键词:俄罗斯汉语教育现状发展前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