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和体验。本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表内乘除法及其应用(如:总复习中的第1、4、6、7、8、10、11题);观察物体(如:总复习中的第2题);时、分、秒的认识(如:总复习中的第3题);方向与位置(如:总复习中的第5、12题);统计与可能性(如:总复习中的第9题)。本期知识点较多,难点也比较分散。学生在前面知识的学习中,对乘除法含义有了初步的理解,能记住2—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进行乘除法的相关计算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对时分秒的认识,对“分”有了较为感性、具体的认识,时间观念也有所增强。在“方向与位置”及“观察物体”等章节,学生拓展了空间感受能力,加强了空间观念。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处于非常低级的水平,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平。
平日易错题:
1、3×6=18读作:(三六十八) 2、7+8×7=(8)×(14);25-5=5
3、一只手有5个手指,那么两个人共有多少个手指?2×5=10;
一个盘子里放5个苹果,另一个盘子里放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3×5=15
4、小明跑50米要9(分)
期末复习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提高。
1、乘除法口算正确性和速度。
2、观察几个正方体组合成的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3、时间单位的选择,简单的换算比较理想。但在认快到几时这种时刻和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较困难。
4、在辨认两地的相对位置,会描述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路线。
二、复习内容及重难点
内容:表内乘除法及应用、时分秒、观察物体、统计与猜测。
重点:表内乘除法及运用。
难点:1、时间换算、求经过的时间、看钟写时间、看时间画针。
2、会描述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路线。
3、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加强后进生辅导。
三、复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学期各单元所学的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
2、在复习中,使学生进一步熟练的掌握表内乘除法知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时间观念以统计能力。
3、引导学生经历整理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讨论、交流等方式,结合练一练活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整理复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步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四、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图,要全)
| 数与代数 | 乘除法计算 | |
| 口诀运用(逆运用) | ||
| 规律的填写 | ||
解决问题(乘除法) | 平均数 | |
| 倍数 | ||
| 总数 | ||
| 时间换算、时间单位填写、求经过的时间、看钟写时间、看时间画针 | ||
| 空间与图形 | 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形状(立体图) | |
| 辨认方向、给地址画地方、会描述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路线 | ||
| 统计与猜测 | 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 | |
| 用“可能”、“一定”、“不可能”填空、连线或写一句话 | ||
分类复习
六、具体时间安排:
| 内 容 | 时间与课时 | 练习设计者 | 备注 |
| 乘除法的意义 | 12.21(1课时) | 赵巍巍 | 乘除法的含义以及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
| 计算 | 12.22(1课时) | 赵巍巍 | 表内乘除法的复习,对容易混淆的计算进行比较,能正确、迅速的进行计算。 |
| 解决问题 | 12.24-28(3课时) | 赵巍巍 | 应用乘除法解决基本应用题、求平均数、倍数、总数的应用题及综合运用 |
| 时分秒 | 12.29-31(2课时) | 赵巍巍 | 复习时间单位及进率,进行相邻单位的互换 |
| 能正确认钟面上的时刻,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 | |||
| 观察物体 | 1.4(1课时) | 赵巍巍 | 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知道4个方向,能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 |
| 统计与猜测 | 1.5(1课时) | 赵巍巍 | 掌握正确的统计方法并对统计情况进行简单的、合理的分析;对生活中不确定现象有一定认识。 |
| 综合复习 | 1.6-7(2课时) | 赵巍巍 | 查缺补漏 |
七、各课时的练习设计与模拟期末试卷(期末试卷的命题要符合双项细目表的要求)
12.21乘除法的意义
一、填空题。
1、3×6=18,表示( )个( )相加是( ),或( )个( )相加,用口诀( )计算,读作:( )乘( )等于( )。
2、2+2+2+2+2+2=( )×( )=( )。
4×3用加法表示是:( )。
2×3=( ),其中乘数是( )和( ),积是( )。
3、一个乘数是2,另一个乘数是4,算式是( )。
4、3×2和2×3的积都是( ),计算时用的同一句口诀是( )。
5、72÷( )=8,在这个算式中除数是( ),被除数是( ),商是( )。
6、45÷5=(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7、(1)★★★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 ▲▲ ▲▲ ▲▲ ▲▲ ▲
写出带有乘法的算式:
8、除数是7,被除数是35,商是( )。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5+5+5+5改写成乘法算式是5×4。 ( )
2、在5×5=25中,“25”叫做和。 ( )
12.22计算
一、 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
二四( ) 三( )十五 ( )二十四 五六( ) 六( )三十六 ( )得八
四五( ) 三( )十八 ( )十二
二、用一句口诀写两个算式。
二三得六( )( ) 二六十二( )( )
一五得五( )( ) 六六三十六( )( )
三、填空。
1、3×6-6=( )×( ),7+8×7=( )×( )。
2、14、4个3相加的和是( )。5个8相加的和是( )。
3、5乘3写成算式是( ),积是( ),再加25得( )。
4、18个苹果3个3个地分,可以分成( )。
5、20÷4=5,表示每( )分成一份,分成( );还可以表示平均分成( ),每份是( )。
6、在括号中最大能填几?
8×( )﹤71 47﹥9×() ( )×7﹤60 23﹥4×()
7、在〇里填上“+”“-”“×”“÷”。
5〇4<21 15〇3>4 14〇6=20 30〇6=1〇5 3〇9>26 72〇8<10 3〇3=9 4〇2=4〇4
8、按规律填数:
4、8、12、( ) 、( ) 、( ) 72、63、( )、45 、( ) 、( )
9、①在商最小的算式( )里画〇: 12÷2( ) 12÷3( ) 12÷4( ) 12÷6( )
②在得数最大的算式( )里画√:6×6( ) 9×9( ) 8×7( ) 6×8( )
四、口算。
5×6= 4×3= 2×5= 20÷4= 24÷6= 30÷5= 6×6= 68+22=
25-6= 12÷4= 15÷3= 86-46= 76-32= 2×3= 38+6= 18÷3=
五、笔算。
28+42-16 17+45+24 90-24+37
六、列式计算。
(1)5个6连加得多少?
(2)3个2相乘是多少?
(3)3个2相加是多少?
(4)被减数是36,减数是6,差是多少?
(5)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
(6)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多少?
12.24-28解决问题
一、填空:
1、一些笔平均分给8个同学刚好分完,最少有( )支笔。
2、5只小鸟和4只小白兔共有()只脚。
3、一根铁丝用去一半后,再用去剩下的一半,这时剩下6米,原来这根铁丝长( )米。
4、有12个小朋友一起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已经捉住了7人,还要捉( )人。
5、 教室里的10盏日光灯都亮着,现在关掉2盏日光灯,教室里还剩( )盏日光灯。
6、校园两边各栽了8棵松树,算一算,一共栽了几棵松树?算式是 。
7、一只小兔采了3只蘑菇,6只小兔一共采多少只蘑菇?算式是 。
8、3个人同时吃3个西红柿用了3分钟,6个人同时吃6个西红柿需要( )分钟。
二、解决问题
1、同学们采树种,每人采3袋,6人共采几袋?
2、一只手有5个手指,那么两个人共有多少个手指?
3、有4盆黄花、5盆红花,每盆都开6朵花,一共开了几朵花?
4、在3月12日,同学们种了5行向日葵,每行6棵,一共种了多少棵?
5、一个盘子里放5个苹果,另一个盘子里放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6、学雷锋活动月,小红做了4件好事,小冬和小青和他做的好事同样多,他们3人一共做好事多少件?
7、面包:每个3元 饼干:每包4元 饮料:每瓶的价钱是面包的2倍
⑴买9个面包需多少元?
⑵每瓶饮料多少钱?
⑶请你提一个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问题:
算式:
8、水杯每个24元 毛巾每条8元 锁每把3元 足球每个28元 灯泡每个4元
⑴一个水杯的价钱是一个灯泡的多少倍?
⑵16元可以买几条毛巾?
⑶买六把锁需要多少元?
⑷15元买4个灯泡,够吗?
⑸买一个水杯好一个足球一共需要多少钱?
9、一条路,工人叔叔已经修了30米,还剩23米没修,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
10、妈妈从菜市场买了16个鸡蛋,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了4个,小红一家三口平均每人可以吃几个鸡蛋?
11、二(1)班有男同学27人,女同学21人,如果每排坐8人,能坐几排?
12、一本故事书有90页,小明第一天看25页,第二天看了34页,他还有几页没看完?
13、小明写大字,每天写3篇,一个星期共写多少篇?后来他又写了18篇,小明一共写了多少篇?
14、谁买的便宜,每枝便宜多少元?男孩:5枝铅笔15元,女孩:我的笔每枝4元,谁便宜?每支便宜多少?
三、思考题
1、5+5+5+4=( )×( )+( )=( )
2、补充问题再解答:
二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放了3盆花,( )?
3、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50米,一天早上他从家出发去上学。走了20米后发现忘记带文具盒,于是回家取了文具盒然后去学校,小明一共走了多少米?
12.29-31时分秒
一、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时、分、 秒)
1、小华每天睡觉用9( ) 2、小亮吃饭要20( ) 3、小红看一场电影用了2( )
4、一节课一般是40( ) 5、同学们做眼操用了5( ) 6、小明跑50米要9( )
二、填空:
1、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
2、( )小时=60分 1时20分=( )分 90分=( )时( )分
1分40秒=( )秒 80秒=( )分( )秒 1分=( )秒
3、一部电影11时开始,12时30分结束,放映了( )时( )分。
4、钟面上的时间是9:20,它比准确的时间慢了25分钟,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
三、判断。
1、钟面上时针指向9,分针指向12,就是9时12分。( )
2、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秒。 ( )
3、淘气写作业用了20时。 ( )
4、笑笑跑60米用了10分。 ( )
5、秒针走6小格是6秒。 ( )
6、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15秒。 ( )
7、2分=120秒。 ( )
8、小宁一分钟心跳95次。 ( )
四、写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五、画出钟面上的时间。
六、同学们去春游。
从( : )到( : ),经过了()时。
1.4观察物体
一、填空
1、在一个 的前面看一看,看到的是( )形,在它的后面看到的是( )形。
2、在不同位置观察 最多可以看到( )面。
3、分别从下面三个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请在括号里面画出所看到的图形。
⑴正面看到的图形是( );
⑵侧面看到的图形是( );
⑶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二、下面是一所学校的平面图,看图填空。
三、根据下图填空。
1、小红家在体育馆的( )面,商店在学校的( )面。
2、小红从学校向( )走( )站,又向( )走( )站到家。
3、小明从家向( )走( )站,又向( )走( )站到学校。
4、从学校向( )走( )站,又向( )走( )站到体育馆。
5、小兵从学校向南走3站到家,用〇标出他家的位置。
1.5统计与猜测
1、根据下面统计图回答。
小轿车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⑴把表格填完整。
| 项目 | 合唱 | 舞蹈 | 书法 | 器乐 | 美术 |
| 人数 | 8 |
⑶参加兴趣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3、想一想,连一连。
可能是红球
5个红球5个黄球
10个红球
8个红球2个黄球
一定是红球
可能是红球可能是黄球
1.6-7综合复习
一、争当口算大王。
100-35= 9+9= 3×6= 2×6= 8×3+8=
1×0= 8×2= 0÷4= 86+13= 9×4+9=
32÷8= 5×4= 10×3= 5×5= 6×8-8=
6×□=54 49÷7= 8×1= 72÷□=8 17÷3=
二、争当神笔马良。
1、9+9+9+9+9= ( )×( )。
2、24÷6=4 ,24是( )数,6是( )数,4是( )数。
3、根据口诀“六七四十二”写算式:
□×□=□ □×□=□ □÷□=□ □÷□=□
4、太阳从( )面落下,从( )面升起。
面向南面,后面是( )面,右面是( )面。
5、小红8:10上学,上午11:50放学,上午她在学校的时间是( )时( )分。
6、在盒子里放了三个黄球,小东( )摸到黄球;如果在盒子里,放了三个黄球和三个红球,小东( )摸到黄球,也( )摸到红球。
7、在( )里填上时、分、秒。
童童昨晚睡了9( ),今天上午上体育课50米跑了8( ),中午吃饭大约用20( )。
三、争当小小判断家。请在对的后面打√,错的后面打×。
1、新闻联播播放了30秒。( )
2、7的6倍是49。( )
3、12÷6=2读作6除12。( )
4、乘法口诀表45句口诀。( )
5、一个物体最多可以看到4个面,最少可以看到1个面。( )
四、争当发现家。观察下面图中左边的物体,从上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1)
(2)
(3)
五、看钟填写时间,争当时间小主人。
( )起床 ( )刷牙 ( )吃早餐 ( )上学
小东东从起床到上学用了( )时( )分。
六、争当计算大王。
1、
=
=
分蛋糕
2、
= = =
=
七、争当方向辨认家。
80 m
90 m`
北
50 m
50 m
50 m
80 m
1、从小华家向( )走,可以到果园;向( )走,可以到商店。
2、小华的妈妈从养鸡场先向( )走( )米,到商店买东西,再向( )走( )米,可以到家。
3、小华放学回家,先向( )走( )米,到果园;再向( )走( )米,就到家了。
八、争当小小统计家。
| 二年级(3班) | 二年级(4)班 | |
| 绘画小组 | 28 | ? |
| 科技小组 | 7 | 3 |
| 舞蹈小组 | 21 | 35 |
2、二年级(4)班参加科技小组的有3人,参加绘画小组的是参加科技小组人数的9倍,参加绘画小组的有几人?
3、二年级(3)班和(4)班参加绘画小组的共有多少人?
4 、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出来。
九、争当小小设计家。
(1)面包车限乘人数是小轿车的几倍?
(2)学校要组织32名优秀少先队员参加冬令营。你认为可以怎样租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