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完善中小学校管理制度
山东省教育厅副 张志勇
2010 年7 月29 日,国人期盼已久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正式公布,拉开了为期10 年的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大幕。
《纲要》第13 章的内容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其中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
建设依法治教、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学校、社会之间
新型关系。”在该章第41 条“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中,专门提出“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
会”。这说明,推进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的重要一环。
建设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是完善中小学民主监督制度的需要。中小学校作为以育人为宗旨的
公共服务机构,是的社会法人,其健康和谐运行,除了国家权力机关的依法监督、教
育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之外,离不开外部力量的社会监督。《纲要》要求:“完善教育信息公
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这里,中小学生家长作为学校教育
对象——学生的监护人,自然成为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有权利了解、监督学校的办学状况。
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即是由学生家长组成的参与学校民主监督的重要群众自治组织。
建设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是完善中小学社会参与制度的需要。在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时
代,中小学校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承文化科学知识的使命,更承担着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创
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大责任,仅仅依靠学校内部的教育资源已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必须
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或者把社会教育资源引入学校。由此,现代学校
必然是一个自主开放的教育系统,社会教育资源的有序参与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国内外的教育实践证明,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可以在协调社会资源参与学校教育方面
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是不断完善学校教育环境的需要。国内外大量的教育研究证明,家
长对孩子的教育以及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甚至有人说,家庭教
育决定着中国教育的未来。建设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对于建立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协同机制,
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09 年12 月,适应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的需要,山东省教育厅印
发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鲁教基字〔2009〕17 号文),
要求加快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努力构建和完善学校、家
庭、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工作得到了青岛出版集团的大力支持。正是由于他们的支持,
我们才有可能在省教育厅领导下,采取聘请项目负责,委托国内专业公益性机构北京关爱家
庭中心具体承担的方式来推进。在这里,要向青岛出版集团展现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表示敬意!
向北京关爱家庭中心的专业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项目以3 年为周期,要统筹安排,统一组织,全面实施。在工
作重点上,要紧紧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1)推进家长委员会组织建设;(2)帮助家长委
员会履行好民主监督、支持学校改革和发展以及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等3 项职能,解决学校和家
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校和家长开展学校与家庭合作育人的能力;(3)总结推广中小学家
长委员会建设典型经验,等等。项目承担单位每年要精心设计工作方案,并报山东省教育厅、青岛
出版集团同意后实施。
在推进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项目专业团队的创造性。不过,这里必
须把握好以下关系:一是组织建设与履行职能的关系,必须先搞好组织建设,才能履行职能,推
进组织建设是第一位的;二是解决实际问题与总结成果的关系,要始终立足解决现实问题是第一
位的;三是总结经验与创造经验的关系,总结已有的成果和经验始终是第一位的。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广大中小学校要积极支持项目团队的工作。
2010 年8 月1 日
中小学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具体措施;一、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二、工作理念;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了学校发展,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三、工作目标;以培养具有“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四、家长委员会领导机构;组长:杜振方;副组长:杨朝英;成员:刘振成张爱国李洪春王书坤马明勤侯英敏;五、家长委员会组织管理机制;1、
中小学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具体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办学效益,创建和谐校园。
二、工作理念
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了学校发展,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工作目标
以培养具有“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创造”为主要目标全面发展的人才,以构建家校和谐,具有现代学校办学教育理念与家庭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达到“同步”,教师和家长教育达到“同心”,学校和社区教育达到“合力”,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不断提高学校家长委员会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具有高品牌的个性化学校。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
四、家长委员会领导机构
组 长:杜振方
副组长:杨朝英
成 员:刘振成 张爱国 李洪春 王书坤 马明勤 侯英敏
五、家长委员会组织管理机制
1、例会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以上或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委
员会,研究讨论家长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学校阶段性工作情况,参与讨论学校重大问题并提出建议。每次会议要做好会议记录。
2、培训机制:学校召开两次家长活动,举办2——3次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委员培训活动。
3、管理机制:
(1)家长委员会产生办法(具体人员产生待定):家长委员会成员产生通过广泛听取家长、教师意见推荐,家长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五名,委员二十四名。
(2)每学年开展调查问卷活动,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教情、学情,征求办学意见,提出合理化建议。家长委员会要积极协助、支持、办好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六、家长委员会职能要求
学校办学离不开社会和家长的各方面支持、关心和理解,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牵动着每个家庭。我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是家长和老师交流的纽带也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网络化教育体系,更是当今教育发展研究的重大课题。为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职能,提高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效能,我们提出以下要求:
1、参与并监督学校的管理和有关重大决策,收集家长对学校管理及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并及时予以反馈。
2、协调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3、努力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呼吁社会、企业、单位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积极配合学校构建和谐校园。
4、收集家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案例,进行交流,协助学校办好家长学校,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6、强化家校联系,搞好优秀家长的评选,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充分发挥其引导、指导、教育孩子的作用,配合学校共同实现科学育人,通过评优活动推动我校的教育不断发展。
7、构建家校教育平台,工作保持互动,强化“四个”抓好:一是抓好家长培训和学习,二是抓好家长委员会的有效开展,三是举办好“家长学校”,四是抓好家校结合,促进孩子的发展成长。
8、每学年举办学校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认识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当今孩子的发展特点,从而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