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共30题)
1、男性,55岁,反复ALT升高15年,近5年出现上腹持续隐痛,纳差,此次因呕鲜血及排黑便1天收入院。体检:BP90/7OmmHg,肝助下未及,Hb7Og/L。
A.肾上腺素+冰盐水洗胃
B.肌注卡巴克络(安络血)
C.持续静点垂体后叶素
D.静脉给予奥美拉唑
E.补充维生素K
【答案】 C
2、男,10岁,全身水肿、血尿10天,少尿1天。心率16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正常。双肺布满湿啰音,肝右肋下3cm,有压痛。尿RBC10~15/HP,尿蛋白(+),血尿素氮3.5mmol/L。
A.使用硝普钠
B.改用青霉素为头孢菌素
C.肌注苯巴比妥钠
D.限盐、限水
E.再次注射呋塞米
【答案】 B
3、24岁妇女,因妊娠8周行负压吸宫人工流产术。术中出现血压下降、心率过慢、面色苍白、出汗、胸闷,正确处置应是
A.立即输液输血
B.肌内注射肾上腺素C.静脉注射阿托品
D.静脉滴注间羟胺
E.终止手术,待病情好转再进行
【答案】 C
4、知识点:甲状腺功能亢进
A. TRH兴备试验
B. 1311吸收率
C. FI3、FT4、TSH
D.甲状腺B超
E.甲状腺球蛋白测定
【答案】 C
5、丹毒的致病菌是
A.梭状芽胞杆菌
B. β-溶血性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白色念珠菌
E.表皮葡萄球菌
【答案】 B
6、29岁女性,产后6个月,月经9~10/27~29,且出血量较多。妇科检查无异常。基础体温曲线呈双相型。提示为
A.无排卵型功血B.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C.黄体功能不足
D.早期妊娠
E.不能确定诊断
【答案】 B
7、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生命价值原则
B.尊重原则
C.不伤害原则
D.公正原则
E.有利原则
【答案】 A
8、选定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与未患这种疾病的对照組,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分析暴露于该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该研宄为
A.现况调查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实验性研究
E.理论性研究
【答案】 B
9、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引起细菌性肺炎的病原体最主要的变化是A.肺炎球菌肺炎不断增加
B.革兰阴性杆菌肺炎不断增加
C.军团菌肺炎的发病率逐年下降
D.葡萄球菌肺炎很少发生
E.支原体肺炎很少发生
【答案】 B
10、《希波克拉底宣言》中提出了
A.不伤害原则、为患者利益原则和保密原则
B.不伤害原则、为患者利益原则和尊重原则
C.尊重原则、为群众利益原则和保密原则
D.尊重原则、为患者利益原则和保密原则
E.不伤害原则、尊重原则和保密原则
【答案】 A
11、骨盆骨折合并尿道完全断裂,最好的处理是
A.采用金属导尿管导尿
B.膀胱穿刺
C.膀胱造瘘
D.尿道吻合术
E.采用橡皮导尿管导尿
【答案】 D
12、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A.屈肌反射
B.对侧伸肌反射
C.腱反射
D.肌紧张
E.节间反射
【答案】 D
13、卵巢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为
A.血行转移到肝、肺
B.沿卵巢淋巴管转移到髂内外淋巴结
C.沿圆韧带转移到髂外及腹股沟淋巴结
D.直接蔓延累及邻近器官及腹腔种植
E.腹腔镜探查或腹壁穿刺抽腹水引起局部转移【答案】 D
14、知识点:钾盐的临床应用
A.氯化钾
B.氯化钠
C.氯化钙
D.ATP
E.细胞色素c
【答案】 A
15、骨巨细胞瘤的典型X线表现是A.葱皮样骨膜反应
B.骨质破坏,死骨形成
C.日光放射状骨膜反应
D.肥皂泡样骨质反应
E.干骺端圆形边界清楚的溶骨型病灶
【答案】 D
16、男孩,1岁。面色苍白2个月。生后母乳喂养至今,未规律添加辅食,平日易感冒。查体:发育营养稍差,皮肤黏膜苍白,无黄疸,浅表淋巴结不大,心前区可闻及2级收缩期杂音,肝脾无肿大。血常规:Hb85g/L,RBC3.5×10
A.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感染性贫血
【答案】 D
17、产后子宫颈口完全恢复到正常形态
A.产后3~4日
B.产后1周
C.产后10天
D.产后4周
E.产后6周
【答案】 D
18、15岁女中学生,月经周期7~10天/20~45天,量多,上次月经持续10多天未净,量多,基础体温呈"单相"型,下述哪项治疗最不合适
A.诊断性刮宫术
B.止血药物
C.雄激素
D.孕激素及少量雌激素
E.雌一孕激素序贯疗法
【答案】 A
19、治疗前壁心肌梗死并发短阵室速最好选用
A.地尔硫
B.洋地黄
C.阿托品
D.利多卡因
E.胺碘酮
【答案】 D
20、下列哪项是术后早期恶心、呕吐常见的原因
A.颅内压增高
B.麻醉反应
C.术后腹胀
D.肠梗阻
E.低血钾
【答案】 B21、产褥感染中最常见的为
A.急性输卵管炎
B.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C.急性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
D.急性盆腔腹膜炎
E.血栓性静脉炎
【答案】 C
22、以下哪项不是巨幼贫的特点
A.核老浆幼
B.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C.镜面舌
D.共济失调
E.眼睑水肿
【答案】 A
23、与大脑半球肿瘤临床表现不符的是
A.多尿
B.进行性感觉障碍
C.癫痫发作
D.精神症状
E.视野缺损
【答案】 A24、对于长期慢性病人,宜采取的医患模式是
A.主动-被动型
B.被动-主动型
C.指导-合作型
D.共同参与型
E.合作-指导型
【答案】 D
25、上述各因素中最可能致肺癌的是
A.长期饮用含藻类毒素的宅沟水或井水
B.职业性接触石棉
C.人乳头状瘤病18型感染
D.职业性接触联苯胺
E.职业性接触铅
【答案】 B
26、急性阑尾炎可发生的并发症不包括下列哪项
A.腹腔脓肿
B.腹腔内出血
C.内瘘形成
D.外瘘形成
E.门静脉炎
【答案】 B27、患者,女,36岁。肺炎2天,痰细菌培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首选的抗生素是
A.青霉素G
B.红霉素
C.头孢呋辛
D.万古霉素
E.阿米卡星
【答案】 D
28、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下列错误的是
A.胸骨上段或中段后疼痛,放射至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
B.胸骨后压迫感
C.发生于劳力后或情绪激动后
D.持续3?5分钟,活动停止后即消失
E.发作时心率增快,血压增高
【答案】 C
29、在精神分析疗法中,要求病人无拘无束地说出他想到的一切事情,此种做法称为
A.疏导
B.宣泄
C.自由联想
D.系统脱敏
E.条件反射30、药物依赖最主要表现在()。
A.对药物强烈的渴求
B.对药物的需要
C.躯体依赖
D.精神依赖
E.服药后获得的特殊快感
【答案】 A
大题(共10题)
一、病历摘要:男性,55岁。乏力,腹胀半年,加重1周。半年前开始乏力,腹胀,自服"酵母片"无效,未系统诊治。自入院前1周开始症状加重,伴腹痛及发热(体温最高达38.5℃),遂于门诊就诊。发病以来,食欲差,尿色深。尿量少,大便正常,体重增加2kg。10年前体检时发现HBsAg阳性。无长期服药史,无特殊嗜好。查体:T38.0℃,P96次/分,R20次/分,
BP120/60mmHg。神志清,查体合作。慢性病容,巩膜轻度黄染,颈部可见2个蜘蛛痣。双肺呼吸音清,叩诊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有压痛及反跳痛,肝脏无肿大,脾肋下3cm可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血
WBC5.5×10
【答案】分析步骤22分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初步诊断:(4分)肝硬化(失代偿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脾功能亢进贫血(中度)慢性乙型肝炎(2)诊断依据:(4分)①中年男性,慢性病程,急性加重。②乏力、腹胀半年。症状加重伴腹痛、发热1周。③既往发现HBsAg阳性10年。④查体慢性病容,巩膜轻度黄染,可见蜘蛛痣,腹膨隆,压痛、反跳痛,脾大,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水肿。⑤辅助检查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ALT、AST升高,A/G倒置,HBVDNA高载量。腹水提示渗出液,以多核白细胞为主,细菌培养出大肠杆菌,细胞学检查阴性,抗酸染色(-)。
二、患儿男性,8个月。主诉:发热4天,全身皮疹1天。病史:患儿于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无吐泻,在外口服"阿莫西林颗粒、牛磺酸颗粒",体温不退,呈稽留热,1天前体温降至正常,且见自颈部渐至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查体:体温36.5℃,脉搏102次/分,呼吸28次/分,体重8kg。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可,全身可见较多淡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腰、臀部为著,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枕部及颈部可触及2~3个肿大淋巴结。前囟平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02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答案】分析1.诊断与诊断依据(8分)(1)诊断:幼儿急疹。(2)诊断依据①8个月男孩,发热4天,热退后出现皮疹1天。②临床特点精神好,全身有淡玫瑰色斑丘疹,疹间皮色正常,枕后有肿大淋巴结。
2.鉴别诊断(5分)①麻疹。②猩红热。③风疹。
3.进一步检查(4分)①病毒分离。②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抗体。
4.治疗原则(3分)
三、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8岁,已婚,职员,因饮酒后腹痛半天就诊。患者半天前快速大量饮白酒1斤半后出现明显中上腹痛,按压加重,恶心呕吐,未排便。轻度畏寒,体温不高。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检查:T37.3℃,P110次/分,R20次/分,BP90/60mmHg,身高180cm,体重
85kg,急性病容,浅表淋巴结未及,心肺(-),腹软,上腹部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活跃,7-8次/分。肛诊:未触及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1.6×10
【答案】分析步骤:1.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是:急性胃炎(胃黏膜糜烂?)。诊断依据:青年男性,急性病程,过量饮酒史,中上腹痛,恶心呕吐。2.鉴别诊断该患者主要症状为上腹痛、恶心及呕吐,故主要与下述疾病相鉴别:(1)急性阑尾炎多有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血自细胞高等;(2)急性胆囊炎多有油腻餐史,有右上腹痛,可有Murphy征阳性。(3)急性胰腺炎多有胆囊疾病史、暴饮暴食史等,有上腹或脐周痛,弯腰可缓解,可有束带征;可有发热;血白细胞、淀粉酶可升高;影像学可有胰腺肿大,胰周渗出等。3.进一步检查(1)急诊胃镜检查。(2)腹部B超检查。(3)必要时可行消化道造影检查。4.治疗原则1.对症治疗清淡细软饮食,避免进一步的刺激病变部位。2.药物治疗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酌情抑酸/制酸治疗。
四、病历摘要:男性,32岁。腹痛5天,加重3天。5天前患者饮酒后出现上腹痛,为持续性绞痛,伴阵发性加重,向后背部放射,伴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胆汁。在村卫生室给予补液、抗感染、抑酸对症支持治疗,病情略有好转。3天前进油腻饮食后病情再次加重,腹痛不能缓解,逐渐蔓延至全腹,腹胀明显,恶心、呕吐加重,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尿量少,色黄,伴烦躁不安,皮肤湿冷,为求进一步诊治,急来就诊。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差,无大便,小便量少色黄,体重减轻约2kg。既往无结核、肝炎、冠心病、肿瘤病史,否认胆石病,无传染病接触史,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史。查体:T38.7℃,P110次/分,R21次/分,BP80/50mmHg,一般情况差,心率110次/分,患者全腹膨隆,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辅助检查。血WBC2
2.3×10
【答案】分析步骤:(22分)(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初步诊断:(4分)重症急性胰腺炎2.诊断依据:(4分)(1)中年男性,急性病程。(2)患者5天前饮酒后出现上腹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重,伴频繁恶心、呕吐,经补液治疗后有所好转。3天前进食油腻后再次加重,腹痛逐渐蔓延至全腹,腹胀明显,恶心、呕吐加重,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尿量少,色黄,伴烦躁不安,皮肤湿冷。(3)既往否认胆石病史。(4)查体T38.7℃,P110次/分,BP80/50mmHg,患者全腹膨隆,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5)辅助检查血WBC2
2.3×10(二)鉴别诊断(6分)1.机械性肠梗阻:患者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应考虑本病,但机械性肠梗阻常可见肠型,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腹部X线片可见液气平面。本患者考虑可能性较小,可查腹平片进一步除外。2.消化性溃疡穿孔:多有溃疡病史,突发剧烈腹痛,迅速蔓延至全腹.明显腹肌紧张,呈"板样腹",肝浊音界消失,立位腹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本患者不支持,考虑可基本除外。3.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病:常有胆绞痛病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至右肩部,Murphy征阳性,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腹部B超可明确诊断。该患者无典型胆石症表现,建议结合B超进一步除外。
五、
【简要病史】
女性,岁。间断憋气10天门诊就诊。有高血压病病史18年,血压控制不理想。
【答案】分析1.问诊内容(13分)(1)现病史(10分)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8分)发病诱因:有无劳累、感染、接触过过敏原。(1.5分)呼吸困难(憋气)的特点:持续时间,与体位、活动的关系,加重及缓解的方式,有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3分)有无咯血、心悸、胸痛、发热、咳嗽、咳痰,有无头痛、头晕,有无水肿。(
2.5分)大小便、饮食、睡眠、体重变化情况。(1分)②诊疗经过(2分)是否到医院就诊过,做过哪些检查。(1分)治疗用药情况。(1分)(2)相关病史(3分)是否有药物过敏史。(1分)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以前有无类似发作,有无心脏病、慢性肺病、肝脏疾病、过敏性疾病、血液病、职业病史,有无高血压家族史,有无烟酒嗜好。职业。(2分)
六、病史采集简要病史:男性,21岁,多尿、烦渴2个月。要求:你作为住院医师,按照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以上主诉,请叙述应如何询问该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的内容。
【答案】初步诊断:可能为尿崩症。(总分15分)(一)现病史(10分)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8分)(助理医师答出其中2项得8分)①每日尿量多少(多尿指每日尿量多于2500ml),昼夜变化情况,是持续性多尿还是间歇性多尿。(3分)②尿量与烦渴多饮的关系,每日饮水量。(2分)③有无颅脑外伤等诱发因素及有无失眠、心烦、多食、消瘦、低钾、高钙等伴随症状。(2分)④大便、睡眠、体重改变。(1分)2.诊疗经过(2分)①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1分)②治疗情况如何。(1分)(二)相关病史(3分)1.有无药物过敏史。(1分)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颅内肿瘤或全身肿瘤病史,慢性肾脏病史,有无家族遗传病史。(2分)(三)问诊技巧(2分)
七、
【病例摘要】
患儿男性,1岁。主诉:发热、呕吐、腹泻4天。病史:患儿4天前开始发热,体温高达39℃,起病半天,即开始呕吐、腹泻,每日呕吐4~5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排便10次/天,为黄色稀水便,蛋花汤样,无黏液及脓血,无特殊臭味,偶有轻咳。发病后食欲差,2天来尿少,8h来无尿。个人史: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牛乳喂养。查体:T38.5℃,P138次/分,R40次/分,BP80/50mmHg,体重9kg,身长75cm。急症病容,面色发灰,精神委靡,烦躁,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皮肤弹性差,右颈部可触及黄豆大小的淋巴结1个,心率138次/分,心律齐,心音低钝,肺(-),腹稍胀,肠鸣音存在。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凉,皮肤略发花,呼吸深,急促,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辅助检查:Hb110g/L,WBC8.8×10
【答案】分析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诊断①婴儿腹泻(小儿肠炎,轮状病毒感染)。②重度等张性脱水。(2)诊断依据①急性起病,发热,呕吐,排便10次/天,稀水便、蛋花汤样,粪便镜检偶见白细胞,为轮状病毒感染的特点。②有明显脱水表现,如少尿至无尿,皮肤弹性差,前囟和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凉,皮肤略发花。
2.鉴别诊断(5分)①生理性腹泻。②细菌性痢疾。③坏死性肠炎。
3.进一步检查(4分)①血电解质。
八、病例摘要:患者,女性,49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因一次油腻饮食后,诱发右上腹剧烈疼痛,继而发热,黄疸,伴恶心、呕吐而住附近医院,经输液、抗炎,对症止痛治疗后逐渐缓解。此后患者以素食为主,有时仍感到右上腹隐痛不适,时轻时重,但未有剧烈疼痛、发热或黄疸。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好,食欲可,无明显消瘦,大便色黄、成形,1次/日,小便色清。平素体健,20年前曾行"输卵管结扎",无肝炎、结核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6.4℃,P78次/分,R24次/分,BP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头颈未见异常,双乳未及肿块,心肺(-),腹平坦,未见肠型或蠕动波,无腹壁曲张静脉,右上腹触诊稍感不适、无明显压痛,未及肝、脾或包块、Murphy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Hb120g/L,WBC4.7×10B超示,胆囊7.0cm×2.7cm大小,囊内可见多个小强回声光团,后方有声影,最大者直径约0.5cm。肝、胰、脾、双肾大小形态正常。
【答案】分析步骤:1.诊断及诊断依据本病例初步诊断是胆囊结石,胆囊炎。其诊断依据是:(1)典型的进油腻饮食后急性发作病史。(2)间歇性右上腹隐痛不适,表明有慢性刺激和炎症。(3)腹部B超所见。2.鉴别诊断由于对胆囊结石的认识和B超检查的广泛应用,胆囊结石的诊断已不困难,但应分析是否合并其他病变。(1)胆总管结石半年前发作时并有黄疸,可能是胆囊小结石排人胆总管引起,为"继发"性,但也不排除原发胆管结石。(2)慢性胰腺炎常是胆源性胰腺炎。(3)胃十二指肠炎症或溃疡本例患者无明显反酸、胃灼热等病史。3.进一步检查(1)重复B超注意观察胆总管直径、腔内有无结石。(2)内镜B超观察胆总管有无结石及胰腺情况。(3)腹部CT检查肝、胆道和胰腺。4.治疗原则
九、【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53岁。主诉:上腹部隐痛不适3个月。病史:患者于3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近半个月自觉乏力,体重较2个月前明显下降,大便色黑。当地医院查2次大便隐血试验,均为(+),Hb96g/L。吸烟15年,每天15支,其兄死于"消化道肿瘤"。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眼结膜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肿大,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深压痛,无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及异常。辅助检查:上消钡透示胃窦小弯侧有直径约
3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
【答案】分析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诊断:胃癌。(2)诊断依据①有上腹痛、食欲下降、乏力、体重下降、黑便等症状。②剑突下深压痛。③大便隐血试验(+),有贫血症状。④上消钡透示胃窦小弯侧有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
2.鉴别诊断(5分)①胃溃疡。②胃炎。③胃息肉。
3.进一步检查(4分)①胃镜加活检病理检查。
一十、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心悸、乏力2个月。病史:患者于2个月前出现心悸、乏力,上楼吃力,家人发现面色不如以前红润,病后进食正常,但有时上腹不适。不挑食,粪便不黑,小便正常,睡眠可,略见消瘦,既往无胃病史。查体:T36.5℃,P96次/分,R18次/分,BP130/70mmHg;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Hb75g/L,RBC3.08×10
【答案】分析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诊断①缺铁性贫血。②消化道肿瘤可能大。(2)诊断依据①贫血症状,如心悸、乏力、贫血貌。②血常规检查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③有关铁的化验示缺铁。④中年以上男性,有时胃部不适,但无胃病史;逐渐发生贫血,体重略有减轻;粪便隐血试验(+)。
2.鉴别诊断(5分)①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病。②慢性病性贫血。③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