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生心理问题的分辨与处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8:19:28
文档

学生心理问题的分辨与处理

学生心理问题的分辨与处理——绩优生心理问题疏导目录(按CTRL并点击目录内容可直接链接阅览)1、事件回顾---------------------------------------------------------------22、事件分析---------------------------------------------------------------23、优生焦虑心理分析---------------------------------------------------34
推荐度:
导读学生心理问题的分辨与处理——绩优生心理问题疏导目录(按CTRL并点击目录内容可直接链接阅览)1、事件回顾---------------------------------------------------------------22、事件分析---------------------------------------------------------------23、优生焦虑心理分析---------------------------------------------------34
学生心理问题的分辨与处理

         ——绩优生心理问题疏导

目  录

(按CTRL并点击目录内容可直接链接阅览)

1、事件回顾---------------------------------------------------------------2

2、事件分析---------------------------------------------------------------2

3、优生焦虑心理分析---------------------------------------------------3

4、优生心理问题的疏导------------------------------------------------4

5、学生心理危机干预---------------------------------------------------5

==事件回顾==

●2011年3月31日,深圳中学一位优秀的学生堕楼身亡。3月17日,该同学作为第一辩手,代表深圳中学参加了“2011年MoneyThink经济金融辩论赛深圳区高中校际联赛”,并成功晋级第三轮。在辩论赛后,领队、同伴都称赞该同学表现上佳,但该同学自认为“未发挥最佳水准”。后来该同学还回到龙岗初中就读过的某校,为学弟学妹们进行过学业辅导。但却在31日早上堕楼身亡,让校园震惊。

●2012年4月7日,中山纪念中学一位高一学生在学校附近堕楼身亡,据悉该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初中时一直保持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中考时,她以全市第十五名、780分的高分考入中山市重点高中纪念中学。进入高中,小尧成绩依然优秀,名列全校前几十名。在纪念中学上月公布的“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光荣榜”上,小尧的语文成绩位列全校理科班第八名。在其博客中留有一篇文章,是小尧回初中给师弟师妹们做学习经验介绍时的讲话稿。小尧在讲话稿中还提到,在学习中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感到压力的时候“找个时间,让自己静下来,给自己写写信,写一些安慰自己的句子,激励自己的话”。 从讲话稿中感觉小尧自己非常懂得排遣压力,但是同学和好友大多认为小尧选择离开还是压力惹的祸。(来源“ 金羊网 -- 羊城晚报 ”)

这是让我们感到惋惜的两位优秀学生,也许我们会叹息学生的承受能力怎么这么差,这样的能力以后怎么生存啊,但这毕竟是两条生命,值得我们去反思。我们需要去了解优生的心理问题,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学生还这么不自信?为什么不会减压?优秀成为负担了吗?如何帮助这些心理偏差的学生?

==事件分析==                

两位学生都是学校的优秀学生,即便在其最后时段都仍然表现出优秀的行为,学业优秀,教育师弟妹减压。但其个人的压力却没有处理好,两个事件的情况让人感到惋惜,其中的一些共性值得我们注意:

一、春季容易诱发抑郁情绪,增加自杀风险。春季的气压偏低,人更容易感到压抑,多变的天气也会导致人的情绪波动较频繁。

二、优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比较隐藏。由于成绩比较好,也容易被当事人和其他人忽略。优生更喜欢自行解决问题,如果只是采用压制或简单疏导的方式,却又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就会导致压力不断增加。

==优生焦虑心理分析== 

一俊不能遮百丑,优生虽然获得比较好的成绩,但心理健康水平仍需关注。同时由于焦虑来源多样,其焦虑的水平会持续波动。其焦虑心理主要有两方面:

1、优生的自我要求比较高,对自己目标是否达到比较在乎。

优生的自我要求一部分来自家长和老师,大部分来自自己。所以这些同学容易用最高状态来要求自己,一旦达不到就对自己感到失望。长期的失望容易产生抑郁情绪,而要在成绩获得大突破不容易,在目标和现实中徘徊,郁郁寡欢,焦虑不安。

2、优生对名次和他人的评价敏感,容易产生“成就焦虑”。

优生的“成就焦虑”表现为,他们担心考试失败,更担心不能在考试中超越别人或始终保持领先的优势。这种焦虑在非考试情境中也十分明显,例如会总是担心不被老师重视,担心在同学中失去威信,担心不能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等。严重的话,甚至别人做得比自己快也焦虑,别人用的时间少更是意味自己的能力不济。调查表明,成就焦虑者比非成就焦虑者更认为“学习本身没有什么乐趣.但当学生不得不学”。成就焦虑者以活动为手段,只看到表面的优势和成败,这就妨碍了他们对自己从事何种活动的优势和劣势作出客观估价,不能充分地全面地发展自己,也无法发展真正志向和爱好。所以一些优生没有课外的兴趣,只一心学习期待在学习成绩上一枝独秀,导致更加容易患得患失。

==优生心理问题的疏导==                  

研究显示,优生的意志比较坚强,更加有忍耐力,这也是其取得好成绩的良好心理品质。但在处理其一些心理偏差需要疏导:

一、压力过大的学生用引导法。

教师和家长对优生的期望很高,学生也会感受到这样的期望,并且转化为对自己的期望,不知不觉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产生大压力。谈心中可以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高要求,但如果老师谈心中只一味要求学生减低要求的话,学生会误以为老师看扁自己,进而对自己失望。因此老师的引导集中在,一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远景目标和具体的步骤,二是帮助学生理解高目标可以追求,可以放在前方,但不是强求,也非立刻达到。研究表明,远景的动力更强大,而且给人更有控制感,这有效减低个体的失望。

如一位高三考进年级30的学生忽然觉得成绩很没意思,分析后发现其实是考得好成绩后自我提升了要求,但自己没发觉这个问题,只是觉得压力大了进而产生了逃避的想法。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对自己的要求,并确立前进方向获得动力。

二、情绪波动的学生用调整法

各种考试都是评价学习效果的形式,但也是很多学生定位自己的方式。成绩的波动必然带来情绪的波动,这在高三的表现更加明显。通常根据情绪的能量消减理论,应该是允许个人失落一两天的,但这应该发生在得到疏导和调整后。而疏导调整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问题,看到自己之前忽略的问题,进而决定在下阶段解决。

如高一有位考到班前列的学生感到情绪很低落,学习无动力。一起分析后发现学生对自己数学学习的畏惧进而不断自己消极暗示自己,导致不敢突破。当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负性思维对自己的束缚后,学生有了打破束缚的动力,改善的学习的方式。

三、承受脆弱的学生用锻炼法

有些学生学得比较聪明,所以成绩获得提升,但随着学业加重就开始感到难以承受大强度的学习任务,经常喊累和变得懒散。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容易呈现躯体化的趋势,就是压力转移到身体上,表现出失眠、肌肉僵硬、胃痛、头痛等症状。这些学生经常找老师,老师关照、安慰一下就好一些,但不久又重犯。这个就是身心之间的交互影响的状态。如李传扬老师说的要“野蛮其身体”,通过锻炼,包括集体的,个别的体育锻炼来改善,并且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问题,鼓励加强锻炼。

四、追求与人比较的学生用内省法

追求与人比较的学生其“成就焦虑”比较高,不但成绩要比较,进步的快慢要比较。交谈的时候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很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这种状态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状况模糊不清,完美主义而目标缺失。因为其评价系统完全依赖别人,但别人难以衡量并且多变,因此总是收获挫败。因此要引导学生自我分析管理,明白自己学习的意义和方向。

如一个高三学生在备考后阶段出现了学习焦虑,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平静下来。分析发现当事人在有意无意与一些同学比较完成作业的快慢,如果发现别人做得快于自己就会引发对自己能力的负面评价。因此学习过程心浮气躁,通过分析引导当事人明确自己期待改善很着急,但要明确当前学习的任务,落实提高的策略,更要学会如何关注自己的进度,而不是比较等方式,该学生随后能够恢复平静,安心学习。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事件是指人在面临自然、社会或个人的突发的、重大事件时,由于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知与体验,所出现的情绪与行为的严重失衡状态。对于学生而言,危机事件包括学业受挫、人际关系破裂(失恋分手、家人冲突、朋友排斥孤立等)、新生入学不适、违纪扣分等。

我怎么知道谁要自杀呢?

在个人生活圈子出现自杀事件,圈子内的人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学会分辨自杀的高危因素。专家介绍,如果人们有下面几种情况的话,那他(她)自杀的危险性就会增高了。第一、持续严重心情忧郁或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失眠,食欲减退,疲乏等症状。第二、长期学习工作压力过大,无法排解。第三,最近有严重的负性生活经历。但很忽然不在乎或表现冷漠。第四,近段时间生活质量很差,没有家人朋友支持。第五,个性忽然发生变化,从悲伤忽然开心,或者开朗变得抑郁。第六,既往有过自杀行为,或者亲友、熟人有过自杀行为。

  很多案例发现,对于绝大多数经受心理的巨大痛苦而想自杀的人来说,自杀前常常会出现一些迹象,这也是一种求救信号,要留意:第一,直接对他人说“我不想活了”。第二,间接对他人说类似“我所有问题都要结束了”、“很累要解脱”这样的话。第三,有意无意谈论一些与自杀有关的事情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第四,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等。第五,突然与亲朋告别,写信给好友并要求某个时候才打开,举动颇为突兀。第六,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第七,饮酒或吸毒的量急剧增加。

  心理专家告诫大家,千万不要忽视自己或他人在生活中出现的这些比较异常的举动,千万不要把一些话语简单当作玩笑看待,因为在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和行动里面可能隐藏着许多危险的因素。要想真正帮助这些可怜的无助的人们,我们就得留意生活中这些细微的东西。当然,陪伴是很重要的。可以直接和当事人谈论是否有这样的想法以及更具体的实施,进而和当事人探讨具体问题,帮助当事人从绝望中走出来。

自助助人,都需要多学习!感谢你的认真阅读,如有纰漏,请赐教!

2012年4月10日

文档

学生心理问题的分辨与处理

学生心理问题的分辨与处理——绩优生心理问题疏导目录(按CTRL并点击目录内容可直接链接阅览)1、事件回顾---------------------------------------------------------------22、事件分析---------------------------------------------------------------23、优生焦虑心理分析---------------------------------------------------34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