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8:19:27
文档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全卷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5年,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他统治时史称()A.贞观遗风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3.如果你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A.重用酷吏,滥杀无辜B.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4.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全卷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5年,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他统治时史称()A.贞观遗风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3.如果你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A.重用酷吏,滥杀无辜B.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

(全卷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5年,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他统治时史称(  )

A.贞观遗风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3.如果你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

A.重用酷吏,滥杀无辜

B.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4.“和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

A.回纥    B.南诏    C.吐蕃    D.靺鞨

5.盛唐时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一大批诗人.他诗风雄奇飘逸,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象,人们称他为“诗仙”.他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6.中国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仿照唐朝制度进行政治改革

B.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C.高丽乐在唐宫廷演出,也流行于民间

D.学习唐朝的书法艺术、建筑技术

7.现在世界各国人民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8.促使唐朝由盛转衰亡的因素有(  )

①安史之乱 

②藩镇割据

③宦官专权

④黄巢

⑤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9.755年,安禄山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

A.安史之乱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唐太宗对突厥用兵

10.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是通过(  )

A.外戚掌权    B.发动兵变    C.皇位世袭    D.组织农民

11.辽是下列哪个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党项    B.女真    C.回纥    D.契丹

12.“澶渊之盟”是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13.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贾似道

14.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定都临安    B.宋军收复建康

C.宋金达成和议    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15.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  )

A.主持变法    B.监察百官    C.管理海外贸易    D.执行削藩

16.“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17.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你知道这一制度是(  )

A.行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厂卫制

18.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

19.词这种文学体裁在我国的哪个时代成为当时的文学主流(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0.“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描述的是(  )

A.拓印刻石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双色套印

 

二.材料题(共40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回答下列问题:

①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2分)

②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2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三

(1)结合材料一,说明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试举一例并说明这一事例有何影响?(2分)

(2)材料二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2分)

(3)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4分)

(2)该“河”的中心在哪里?(2分)

(3)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4分)

(4)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泌园春。雪》

回答:

(1)材料中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分别指的是谁?(3分)

(2)“成吉思汗”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3分)

(3)“唐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请说说他治理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29.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知识传播的文献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战争上”改变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是什么?何时开始运用于军事?(3分)

(2)运用“在航行方面”的科技发明是什么?最早运用于航海是在何时?(3分)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小题)

1——5 ABACA  6——10 CBAAB   

11——15  DACCC  16——20 CABBC

二.材料题(共5小题)

25(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年号开元,他在位时期,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

(2)根据“稻米流脂粟米白”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稻米和粟米.

故答案为:(1)唐玄宗.(2)稻米和粟米.

26、(1)材料一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帝王都以中原民族为贵,而轻视周边少数民族,我却对他们一视同仁.由此可见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开放的民族.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往来.

(2)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任用贤才;重视地方吏治;大力发展生产.

(3)发明两种新型农业工具,用于耕地的曲辕犁和用于灌溉的筒车.

故答案为:

(1)事例:文成公主入吐蕃(或金城公主入吐蕃);影响: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往来.

(2)统治者:唐玄宗;措施:任用贤才(或任用姚崇当宰相,励精为治);重视地方吏治;大力发展生产.

(3)曲辕犁;筒车.

27.(1)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出自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诗句阐述的是作者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开凿的.

(2)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材料“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阐述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材料中的“涿郡”在今北京、“江都”在今江苏扬州.

(4)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时期开凿了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故答案为:

(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

(2)洛阳.

(3)“涿郡”在今北京.“江都”在今江苏扬州.

(4)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8、(1)“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中的“唐宗”是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是宋太祖赵匡胤;“成吉思汗”是蒙古族首领铁木真.

(2)“成吉思汗”最突出的贡献是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3)唐太宗的主要治国举措有选用良吏,注重减轻农民负担;简法轻刑,修订法律;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实行恩威并施的,改善民族关系等.

故答案为:

(1)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铁木真.

(2)统一蒙古.

(3)唐太宗的主要治国举措有选用良吏,注重减轻农民负担;简法轻刑,修订法律;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实行恩威并施的,改善民族关系等.

29.(1)由材料“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可知,“三种东西”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北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在宋代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上,出现了很多新式火药武器.指南针在宋代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2)宋朝的罗盘针可知,这与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有关,指南针传入欧洲后,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航海家在进行远洋航行的时候,不必担心在海上迷失方向.

(3)由图中的人物可知,他是毕昇,他的主要贡献就是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术的一次重大革新,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故答案为:

(1)火药;宋代.

(2)指南针;宋代.

文档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全卷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5年,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他统治时史称()A.贞观遗风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3.如果你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A.重用酷吏,滥杀无辜B.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4.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