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体会“露似真珠月似弓”的表达效果。(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象“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答: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这两句写九月初三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上,凉露下降。此时风光,犹如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画。
3、蕴含着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4、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