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经济
198
2014年5月 www.chinabt.net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式传承探讨
①
——以广西平果“嘹歌”为例
梧州学院 刘春红 唐峰陵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是民众生活的必需品,非遗与旅游结合是非遗得以传承的主要方式。本文以广西平果县的嘹歌为例,来探讨在旅游开发中如何实现非遗的传承。
关键词:
嘹歌 旅游开发 传承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4)05(c)-198-031 旅游开发式传承理念
保护和传承嘹歌的根本办法就是使其在人群体社会中得以
实现延续和发展[1]。通过旅游开发的形式,实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嘹歌,是一种在右江流域一带非常流行的原生态壮族传统民歌,是广西壮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为了传承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把它放到公众的视野当中去,要让大众喜欢它、接受它,最好的方式就是旅游的开发。旅游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旅游业逐步变成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旅游过程中,人们很愿意去接受新颖的事物。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式传承的意义
2.1 有利于传承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就业的机会,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的知名度,让很多的游客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甚至让很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或对旅游与非遗感兴趣融合感兴趣的研究者赶来参观研究,切实有效缓解了非遗所面临的边缘化的危机。同时,在旅游开发过程当中,人们也重新去认识自身的文化,尊重自身的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会以主人翁的精神去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2 有利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气和地位
旅游的发展,大批游客的到来,扩大非遗的影响力,提高了非遗的社会地位。在旅游开发中,加进当地特色鲜明的事物,可以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吸引游客和对非遗感兴趣的研究者,从而推动非遗事业的发展,比如关于非遗的相关机构的成立、关于非遗的相关会议的举行等等,这些都会有利于提升非遗的名气和地位。2.3 有利于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有地方特色的非遗和旅游相结合,能有效地增加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地方特色鲜明的非遗,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能实现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的结合,能提供多项旅游产品,比如或静态展示、或动态呈现、或以旅游商品形式出现,这就丰富了旅游的形式,甚至能实现旅游的结构优化,从而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3 实证研究
3.1 平果县嘹歌概况
3.1.1 种类繁多嘹歌,是一种在右江流域一带非常流行的原生态壮族民歌,以平果为中心发祥地,分别向田东、田阳、百色、武鸣、马山等区域辐射,其篇幅长且多,是壮族著名的长篇古歌,其是壮族民歌中唯一用古壮文记载并在格式上做了适当修改的歌谣集,其内容反映了当时壮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方面,在当地广为传唱。
平果壮族嘹歌,共有《三月歌》、《日歌》、《行路歌》、《贼歌》、《建房歌》五部传统长歌和《进村歌》、《家穷歌》、《孤儿歌》、《穿黑歌》、《惜别歌》、《建月歌》、《时辰歌》、《水早歌》等短歌,以及新近搜集整理出版的《恋歌集》(4926首)、《散歌集》(4314首)、《客歌集》(4832首)、《新歌集》(4884首),浩如烟海,堪称中国民歌之最[2]。嘹歌的唱词为五言四句式,以押韵为主。按内容,嘹歌可以
分为抒情、叙事两类,涉及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形态、乡情民俗、伦理道德、审美爱好等内容,被专家誉为壮族的“百科全书”,但嘹歌的核心主题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情”,当时的壮族流行以歌传情,以歌会友,甚至通过唱嘹歌寻找配偶,可以说是为爱情而歌;按篇幅长短,嘹歌可以分为长歌和短歌;按歌唱时间,可以分为日歌和夜歌两种;按曲调,嘹歌通过千百年的
传唱,与当地方言(壮语)融会贯通,形成了哈嘹、嘶咯嘹、的客嘹、那海嘹、长嘹、酒嘹等6种具有特色的曲调[2]。嘹歌的种类异常丰富,多姿多彩。3.1.2 歌圩盛行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歌圩就是《嘹歌》的象征,歌圩的起源也
意味着《嘹歌》的起源[3]
。在嘹歌中心地平果县,可考的且有一定规
模的歌圩有18个,经过种种人为破坏和自然淘汰,目前还存在并有活动的有11个[4]。其中,规模最大且保留最完整的当属太平镇龙竹村的莫圩歌圩、新圩歌圩、二一九嘹歌歌圩,以及果化镇中心街的中心歌圩和平果县烈士陵园的马头歌圩,具体见表1。除了这些较大型的歌圩外,各农村村头或街上都有歌圩,只是规模比较小。过去的歌圩节是一个比较单一、规模较小的传统节
日,但随着近几年来平果县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当地越来越认识到嘹歌这一原生态民歌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物力、资金、人力等支持并鼓励这些传统歌圩节的举办。除此之外,为了打造壮族嘹歌文化品牌,增强县域文化软实力,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旅游的吸引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5年来,全县先后成功举办歌圩文化论坛3次、10次歌圩节以及6届全国性“壮乡天籁”歌圩音乐节。①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研究基地——粤港
澳产业转移研究中心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广西社科基
金项目“广西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研
究”(13FGL017);梧州学院院级项目“梧州承接产业转
移的战略研究”(2008C018);梧州市横向项目“提升梧
州旅游文化内涵研究”(WZURW2010004)。
Industrial Economy
产业经济
www.chinabt.net 2014年5月
199
表1 平果县歌圩情况简表
序号
歌圩
日期(农历)
地点
规模
1雷横歌圩
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三;七月十四至七月十八城关乡那龙村
和雅龙村交界
1000至4000人
2新圩歌圩二月初二太平镇新圩街5000至10000人
3太平歌圩二月十九太平街5000至15000人
4莫圩歌圩三月初四太平镇龙竹村8000至25000人
5亭场歌圩三月十五耶圩乡壮烈村3000至8000人
6岩线歌唱
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三;七月十四至七月十六旧城镇望力、教美、简村
2000至6000人
7中心歌圩正月初七果化镇山心街4000至10000人
8鬼头山歌圩
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三;七月
十三、十四同老乡平孟村
2000至4000人
9岸无歌圩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三;七月
十三、十四
同老乡平孟村
2000至4000人
10开岩歌圩三月二十八同老乡2000至4000人
11马头歌圩圩日烈士陵园内1000至10000人
3.1.3 声名鹊起近几年来,平果县嘹歌先后3次参加了全国性民歌大赛,6次进入电视台演播大厅现场录制“民歌中国”等音乐节目,两次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并于2007年走进悉尼歌剧院的舞台,这些让众多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从惊艳中认识了平果嘹歌。2008年6月,平果嘹歌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从而获得很多人的关注。正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未来的舞台上,平果嘹歌将会是一颗璀璨的明珠。3.2 平果县嘹歌旅游发展概况
平果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隶属百色市,其嘹歌近几年陆续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演播大厅、全国性民歌大赛等演出上崭露头角,成为平果县最具民俗特色的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2008年举办的第一届“壮乡天籁·2008”歌圩音乐节使嘹歌在旅游发展中实现了开门红,慕名前来的游客多达2万人以上,占当年游客总量17.15%。可见嘹歌和旅游的结合是平果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自从平果县成功举办了以“嘹歌”为主的一系列歌圩节,该县每年的旅游收入和游客接待量都有明显的增长。平果县在利用嘹歌这种旅游资源时,除了将其打造成舞台文化外,还力争打造以嘹歌为主的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和特色旅游业的双赢发展。目前,平果县正计划在果化镇三层岗投资开发嘹歌文化游和红色游相结合的旅游路线,以及在县城和右江之间的十里长廊开发“十里嘹歌大舞台”的文化项目,这是嘹歌文化实现精神产品向具有经济效益的旅游产品的一次新突破。
嘹歌文化旅游拥有比较固定的客源,因平果县占据着较好的区位优势,又是嘹歌的发祥地和中心流转地,所拥有的客源大多数是来自周边田东、田阳、百色、南宁等地的居民。3.3 平果县嘹歌旅游开发的思路
3.3.1 因地制宜,推行多元化发展方向(1)旅游形式多元化。平果县嘹歌应从舞台延伸至各景区中,进行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发展多元化旅游。近年来,平果县凭借着“南国铝都”的美誉,以“足迹之旅”的红色旅游线路和通天河、芦仙湖等特色休闲风景区为旅游吸引点,吸引了大量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平果县的主要旅游景区(点)都集中在一条曲线上,这条曲线是平果县通往大多数乡镇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各乡镇每年都举办中心歌圩、马头歌圩、岩线歌圩、鬼头山歌圩、岸无歌圩、开岩歌圩等歌圩活动的主要干线,平果县可以利用这样的契机,加强区域内各旅游景区(点)相互合作,对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文化与实体景区融合有助于提升旅游者在旅程中的快乐感,满足其享受旅游的需求,达到提高当地游客重游率的目的,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延长旅游者在景区的逗留时间,从而促进县城及景区相关行业的经济收入。
(2)旅游纪念品多样化。目前平果县内关于嘹歌的旅游纪念品仅有由嘹歌爱好者创作的CD 光碟,这些纪念品品种单一、包装一般、缺乏创意。要实现旅游纪念品的多元化,首先,鼓励商家与民间歌舞剧团洽谈合作,将嘹歌中某个章节某个片段的内容拍摄成电影或者舞台剧,并在后期加工制作成CD 光盘在各景区推广销售;其次,当地应注重旅游纪念品便于携带与游客热衷倾向的特点,可以推出一系列嘹歌与山水、人文、历史相融合的明信片、小饰品、工艺品以及壮族服饰、鞋帽、衣带等;再者,景区内可以为客人提供手绘真人漫画、素描、彩绘和手工制作真人玩偶等旅游纪念品,并鼓励游客在景区内与嘹歌歌手互动。
3.3.2 打造嘹歌文化品牌打造嘹歌文化品牌,首先要注册“嘹歌”商标。注册“嘹歌”系列商标,其范围涵盖嘹歌所能延伸到的领域,包括文化用品、日用品、装饰品、玩具、食品、酒类、餐饮、表演、出版、旅游服务等,为嘹歌抢
占制高点,
为壮族嘹歌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法律保护。3.3.3 创建原生态嘹歌博物馆平果嘹歌作为传统、经典的壮族山歌,是壮族先民们思想、生活、民族生存和发展历史的写照,具有哲学、民俗学、美学等多学科价值。经过多年的深入开发挖掘,目前平果县嘹歌工作小组已整理出版《平果壮族嘹歌》丛书5集、《平果壮族嘹歌》英文版等重要文献,如果这些嘹歌文化遗产成果的宣传由博物馆来承担,由出力,将有关嘹歌的专著研究、乐谱以及当地本民族的概括、服饰、历史、工艺品等原状性在博物馆内展示出来,形成“嘹歌文化长廊”、“艺术长廊”、“艺术宝库”,这将极大地缩短嘹歌历史与现实、嘹歌人文与自然间的距离,达到文化与文化、人与人、人与自然多方面的沟通、协调与和谐。
3.3.4 实行惠民,鼓励并吸引人才要发展平果嘹歌文化旅游,专业人才是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嘹歌面临的人才短缺现状,平果县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实行各种惠民,鼓励并吸引更多的嘹歌人才。首先,深入村屯摸底排查,确立嘹歌传承人名单,并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并针对贡献的大小,给予一定经济的补助和上的支持;其次,让嘹歌走进当地学校的音乐课堂。邀请优秀的民间艺人参与到课
Industrial Economy
产业经济
200
2014年5月 www.chinabt.net
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探析
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郑开分公司 时霖
摘 要:
现代服务业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就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现代服务业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对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明确方向与具体思路。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现代服务业 产业结构调整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4)05(c)-200-02堂的教学,从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嘹歌文化培养新一代优秀的传承人;最后,增加嘹歌方面的就业岗位,如嘹歌歌手、培训讲师、嘹歌整理工作人员等,并建立相应的就业保证机制,解决当地嘹歌爱好者和嘹歌工作者的就业问题,使他们更好地专注嘹歌的传承和发展。
3.3.5 整合营销
平果县嘹歌文化旅游实行品牌整合营销,首先,要将嘹歌定位为“浪漫嘹歌”旅游品牌。嘹歌传唱的核心是“情”,过去当地的人们都流行“以歌传情”,为爱情而歌,所以嘹歌唱的不仅仅是歌者的心声,更是唱出了一段段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因此将嘹歌定位为“浪漫”最合适不过。
其次,要加强营销传播信息的创新性。平果嘹歌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旅游资源,但近几年平果县在宣传推广嘹歌中主题宣传口号“跟风”现象非常严重,缺乏特色。基于上文中“浪漫嘹歌”的品牌定位,笔者认为嘹歌文化的宣传主题口号应加入“邂逅”、“等待”、“相遇”等浪漫元素,将嘹歌舞台真正还原给旅游者。在嘹歌文化旅游中注入浪漫元素,较于广西内其他的壮族民歌更具新颖和吸引力,从而有利于开拓一些特色客源市场,如单身男(女)性旅行市场、蜜月旅行市场。
最后,基于现代网络科技的日益普及,旅游产品的营销除了要利用好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媒体开展旅游营销,实施媒体组合营销战略,形成强大的宣
现代服务业又称新兴第三产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
支撑,依托电子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与组织形式而综合发展的服务部门。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的全新发展态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现代化程度。2012年11月,正式批
复《中原经济区规划》指出要壮大服务业支柱产业,发挥优势,
整合资源,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服务业支柱产业,从而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因此,要实现中原经济区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集中全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 现代服务业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产业结构“退二进三”、产业重点逐步向第三产业倾斜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高信息化、高科技化、高服务化和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对第一、二产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扩大就业、提高消费、减少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没有发达的服务业,就不可能有充满
活力的工业和农业,就不可能形成质量效益好、协调性强的经济发展格局。因此,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要优化升级,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2 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目前,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第一、二产业,且在经济的发展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表现比较突出,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生态退化、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差距、城乡发展失衡等系列社会问题。而现代服务业不仅是拉动经济发展、有效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缓解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的最主要渠道,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日益明显的作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对服务业本身,而且对于提升其它产业的竞争力,并改善中原经济区的投资环境,提高经济结构与经济运行的质量,都将发挥非常重要的推动功能。
1.3 有利于增加就业、保持社会和谐发展
中原经济区人口众多,劳动力就业压力大。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正是减轻就业压力和保持社会稳定的主要途径。从国际经济的传攻势。可以多方面寻求合作机会,与知名网络媒体强强联手,在新浪、腾讯等网站上开通官方微博,借助新兴宣传手段的力量来进行平果嘹歌文化旅游的宣传推广,拍摄例如《绮丽平果嘹歌》、《寻找平果嘹歌》、《嘹亮之声——平果嘹歌》等旅游宣传片。
参考文献
[1] 李萍.广西平果嘹歌传承模式刍议[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院
学报,2009,23(1).
[2] 滕光耀.嘹歌的内容、形式和分类——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之四
[J].广西民族研究,2005(2).
[3] 郑超雄.壮族嘹歌的起源及其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J].广西民
族研究,2005(1).
[4] 覃乃昌.壮族嘹歌的传承与传播研究——壮族文化研究之七
[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