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应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看作一个系统来开展研究。这一系统至少应该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与职责。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中的许多部门和人员,因而需要所有与质量职能有关的部门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显然,组织机构上的保证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取得成效的前提条件。
(2)企业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企业设置质量成本科目,是为进行质量成本核算做好准备,同时也便于企业财务部门有效地支持质量成本管理工作。
(3)企业质量成本的核算。质量成本核算,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是反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绩效的有效工具。
(4)企业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状况,是统一质量改进方案认识和推动下一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依据,也是沟通企业各层面管理人员共同支持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
(5)企业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报告所陈述的企业质量成本状况,是统一质量改进方案认识和推动下一步企业质量工作的依据,也是沟通企业各层面管理人员共同支持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
(6)企业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是企业质量成本分析、控制和考核的依据,对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7)企业质量成一控制和监督。企业质量成本控制是以降低成本为目标的,其工作的关键是有效地实现企业质量成本计划。监督是针对各部门或个人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完成计划的情况,对于评价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成效和持续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有重要作用。
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系统至少应该包括上述7个方面的内容。企业如果能正常、顺利地开展这7个环节的活动,就能满足其质量成本管理方面的一般要求。为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并为满足企业质量管理和经营发展的需要创造良好的基本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