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感谢双方辩友的精彩发言。首先,请大家看这里,对,就是这里,看看我们的发型、看看我们的衣着,为了这场辩论赛,我们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洁面护肤涂腮红,修眉画眼抹口红,不可否认,外表是好看了,当然,除了我之外啊,但我们差点就耽误了这场辩论赛。由此看来,成大事者应该不拘小节啊!
下面,我还是要指出对方辩友辩论中的几点错误。
1、把辩题中的小节等同于细节。我方已多次强调,小节是无关大局的细枝末节,而细节是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两者完全没有交集可言。对方辩友堂而皇之的拿出了权威著作《葵花宝..》,哦,汉语大词典,说小节就是细节。咱是孩子他爹,又是咱爹的孩子,是孩子是爹,你得看和谁比。
2、对方辩友提到小节可以转化为细节,所以我们应该拘于小节,大家都知道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钻石,但谁也不会整天提着2斤石墨吧?其实在一件大事中,小节就是小节,他不会发生转变,只是说小节是相对的。
3、解题不全。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辩题中还有一个拘字,你们把它解释为重视和在乎,或者干脆视而不见。你们这次查的是英语大词典吧,真是说它是,他就是,不是也是啊?
下面,我再来阐述一下我方观点。
1、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合理性。诸葛亮老先生本着“做别人的事,让别人无所事事”的原则,拘于小节,事必躬亲,事无巨细,最后出师未捷竟先被活活累死了!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的注意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无关原则的小节上时,必会使你在大事上左顾右盼,不得前行。
2、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必要性。周瑜拘于自己的名声利益、成败得失,纠结于既生瑜何生亮?他拘于小节,心胸狭隘,容不下孔明,最后竟被活活气死了!拘于小节会使自己目光短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拘于小节,你也许会得到一棵歪脖树,但必将失去一片大森林。
3、成大事者需要别人的支持。对比一下曹操,用人为贤、不拘小节,招纳了一大批能征善战但性情古怪,恃才傲物的得力将领,帮助其实现了统一北方的大业。这就是为什么蜀吴联盟都干不过曹阿瞒的原因啊。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不拘小节,用人唯贤,才能成就大事。
亲爱的对方辩友们,不拘小节是一种气度,心胸广阔、宽宏大量;不拘小节是一种修养,与世无争,处之淡然;不拘小节是一种智慧,阅尽人生沧桑,洞悉事态万千,闲庭信步,荣辱不惊。
综上所述,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