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朱庆军运用脐针“山泽通气”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拾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8:25:42
文档

朱庆军运用脐针“山泽通气”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拾萃

作者简介:通讯作者*:朱庆军(1968-),男,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针灸临床应用。·中医中药·朱庆军运用脐针“山泽通气”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拾萃李倩1,张蔷1,孙志伟1,朱庆军2*(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合肥;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摘要:总结导师朱庆军主任医师在临床中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便秘为临床常见疾病,朱老师以《周易》为理论依据,运用“山泽通气”法,辨证施治,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关
推荐度:
导读作者简介:通讯作者*:朱庆军(1968-),男,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针灸临床应用。·中医中药·朱庆军运用脐针“山泽通气”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拾萃李倩1,张蔷1,孙志伟1,朱庆军2*(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合肥;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摘要:总结导师朱庆军主任医师在临床中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便秘为临床常见疾病,朱老师以《周易》为理论依据,运用“山泽通气”法,辨证施治,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关
作者简介:通讯作者*:朱庆军(1968-),男,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针灸临床应用。·中医中药·

朱庆军运用脐针“山泽通气”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拾萃

李倩1,张蔷1,孙志伟1,朱庆军2*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 合肥;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摘要:总结导师朱庆军主任医师在临床中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便秘为临床常见疾病,朱老师以《周易》为理论依据,运用“山泽通气”法,辨证施治,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脐针;山泽通气;便秘;经验

中图分类号:R442.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63.159

本文引用格式:李倩,张蔷,孙志伟,等.朱庆军运用脐针“山泽通气”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拾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275,277.

0 引言

功能性便秘乃大肠传导失常之故也,苦于该病者或大便数日一行,干结难解,或排出不畅,便后不爽 [1]。西医治疗便秘以口服通便药物为主,然此类药物若长期服用易产生依赖性,甚则出现停药后症状加重。针灸治疗便秘古籍中早有记载,现代实验研究亦早已证实其确切疗效,且针灸之与患者无明显副作用,故临床中应广而推之,普惠便秘患者。

导师朱庆军,已为人师数十载,秉持“半日临证,半日读书”理念,博览医书,刻苦钻研,积极付诸实践,临床经验颇丰。笔者有幸跟师一载有余,现将导师治疗便秘临床经验与同仁分享。

1 病因病机

《内经》有云:“大肠者,传道之官”,大肠主糟粕传导,故便秘之主要病机乃大肠传导失常尔。朱老师以为便秘主要病因可归咎于饮食失节、情志不畅、年老体虚或外感寒热等,同时亦与余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是故肺气下达,而后大肠方可传导”的思想言明肺脏与便秘的发生密切相关,大肠为腑,其气以降为顺,然肺脏与之相表里,肺气行于大肠,故唯有肺气肃降如常,大肠之气方可安然通降,反之则糟粕内停,便秘生也。“脾升胃降是为和健”的论述指明脾胃气机方向,一则脾脏上输精微于心肺以化生气血,若脾失健运,则脏腑气血不足,生理功能减弱,病从中来;一则胃气降浊,推动糟粕下输大肠,若胃气不降反升,则糟粕徐徐下行,粪便量少,如厕后有不尽感。“肝司疏泄”,肝气疏泄之于脏腑气机,犹如水库之于河流,满则蓄之,浅则溢之,若肝气疏泄不及,则会导致肺、脾胃、大肠等脏腑气机不畅,其结果显而易见。“肾主闭藏”内寓真阴真阳,开窍于耳及二阴。肾阳可激发脏腑功能,肾精化生肾气推动脏腑气化,肾阳的温煦作用推动大肠的传导,肾气的推动作用助力粪便的排泄,若其阳不充、其气不足,则大肠传导推力不及,粪便排泄助力不敷,终致便秘。因此本病在治疗时,应关注患者个体差异,辨证施治。

2 方法详解

2.1 “山泽通气”法的内涵

《易经·说卦传》曰:“天地定位,雷风相薄,山泽通气,水火不相射。”“山泽通气”出自八卦理论体系,后天八卦采用洛书的数、五行的位,并将天干地支及四时纳入其中,是脐针的理论依据。八卦各有取象,艮卦取象“山”,兑卦取象“泽”,故山即为艮卦,泽为兑卦。根据洛书图像结构,艮卦处于左足,序数为八,位在东北,五行属土,对应丑时和寅时;兑卦处于右肋,序数为七,位于西方,五行属金,对应酉时。在脏腑、经络及人体部位对应上,首先根据卦位艮土对应胃腑、胃经及鼻、手、手背、脚背、乳房等人体突出部位;兑金对应肺脏、肺经及口、咽喉、呼吸系统、右肩、右肋、右足等。再者根据子午流注,丑时和寅时分别对应肝脏和肺脏,酉时对应肾脏,故艮卦与肝、肺对应,兑卦与肾对应。其次根据脏腑表里关系,胃与脾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故艮卦亦与脾气相通,兑卦与大肠之气相通。最后根据脏腑别通理论,胃与心包相通,肺与膀胱相通,故艮卦与心包之气相通,兑卦与膀胱之气相通。八卦各有其卦德,卦德即卦的性质,艮卦卦德为止,艮止应时行止,时令其止则止,时令其行则行;兑卦卦德为说,兑说刚中而柔外。艮上兑下组成山泽损卦,卦名为损者,其损下益上也,即损阳刚之有余,补阴柔之不足;损卦卦辞中“有孚”指出损合乎时宜,损与不损、重损与轻损均应时之要求,为人所信服,正如《彖》中所言“损益盈虚,于时偕行”,“二簋可用享”道明其损乃损去其末及有害部分,留下其本及必要部分,损其当损[2]。通为交感互通之意。朱老师认为艮兑互通尤为重要,艮为山,山中有溪水流淌(泽之意)方显此山有生气,艮为土为岩石,需得金(兑)的开凿方得疏通。艮下兑上为泽山咸卦,古代“感”从咸从心,取交相感应之义,咸卦内外六爻均相感而应,《彖》曰:“二气感应以相与”,二气山泽也,山泽相感而互通;咸卦之感,不唯男女相感,亦可引申至世间万物,从古体针(繁体“鍼”)的内涵中可以看出针灸之术重在感应交流。 “山泽通气”法即是在上述思想基础上创立的先取艮卦、后取兑卦的治疗方法;其主治范围较广,朱老师言其可疏通体内气、血、痰、瘀、湿等阻滞,且具有良好的消炎、消肿及止痛的功效,故临床上常用“山泽通气”法加减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疼痛类疾病,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本文重点不在于此,故不作细述。

2.2 选穴组方及操作。

主穴:艮卦、兑卦、乾卦(定位参照《易经》后天八卦图)

操作: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取穴时在穴区内找筋结、皱襞异常或麻胀刺痛等敏感点作为进针点;春季、夏季及早晨、上午时间段沿卦位方向浅刺约1寸,秋季、冬季及下午、晚上时间段沿卦位方向深刺约1.5寸(《灵枢·终始》曰:“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刺灸之道应合乎四时之气,故春夏浅刺,秋冬深刺);男性患者留针30分钟,女性患者留针25分钟(奇数为阳,1+3+5+7+9=25;偶数为阴,2+4+6+8+10=30。取阴平阳秘之意,则男子留针30分钟,女子留针25分钟。)。

加减:对于阳明热盛、燥屎内结者,泻内庭、合谷;内庭为胃经荥穴,《难经·六十八难》载:“荥主身热”,荥穴可用于各种热病,故内庭穴可泄阳明胃经之热;合谷为阳明大肠经的原穴,针刺合谷穴,可促进大肠经气血运行,调整大肠传导功能。肝气郁结 、腑气不通者,泻内关、期门;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根据脏腑别通理论心包与胃相通,且心包经在胸中与阴维脉相通,故针刺内关可治疗胃、心、胸部疾患,具有宣通胃腑、宽胸理气的作用;期门穴为肝经募穴,可疏肝理气,故取之。气虚无力、糟粕内停者,补足三里、气海;足三里位于足阳明胃经上,阳明经多气多血,《通玄指要赋》述:“三里却五劳之羸瘦”,故针刺足三里穴可大补气血,治疗气血不足所致病症,另《四总穴》云:“肚腹三里留”,有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可促进胃肠蠕动以帮助排便[3],故取之;气海乃元气聚集之所,“生气之海”也,刺之可补元气。肾阳虚衰,阴寒凝结者,加肾关(阴陵泉下1.5寸);肾关为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认为是穴为肾虚之要穴,具有大补肾气肾阳之功,故取之。

3 典型案例

王某,女,42岁,2018年6月11日初诊。主诉:便秘两年余。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便秘症状,大便2日一行,粪质不干,但便量较少,便后有不尽感,平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呆,眠尚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弱。辅助检查:电子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便秘(气虚秘)。治法:补脾益肺,润肠通便。选穴:山泽通气卦、乾卦、足三里、气海。留针30分钟。嘱每日清晨空腹口服生马铃薯汁150mL左右,加强体育锻炼。

2018年6月13日二诊:诉大便量较前增多,便后不尽感有所减轻,仍感乏力、懒言,纳差,眠可,舌淡苔白,脉弱。继续予以针刺治疗,选穴不变。余嘱不变。

2018年6月16日三诊:诉大便1日1行,便量明显增多,便后不尽感明显减轻,乏力、懒言较前好转,纳眠尚可,舌脉同前。患者便秘症状基本缓解,嘱继续巩固治疗3-5次,坚持服用生马铃薯

(下转第277页)何因》中也说到:“消症生于厥阴,风木主气,盖以厥阴下木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气阴两虚与肝郁气滞血瘀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刘教授研制出以香附为君药、黄连、蚕砂共为臣药制成纯中药制剂——糖利平胶囊。方中香附理气解郁,通经止痛;蚕沙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黄连清解胃肠之热。共奏疏肝清热,活血化瘀之功效。另外刘教授取象比类,藤能入络,络能通脉,藤枝类药有通经活络作用,藤枝类药物有引经的作用,可引诸药达四肢病所。故取藤枝类药物鸡血藤。鸡血藤活血调经,舒筋活血,补血;既能行血,补血,又能舒筋活络。祛瘀通经;刘教授认为消渴痹症日久非一般草木之品所能宣达,必借虫蚁之类搜别窜透,方能浊去凝开,气通络畅,深伏之邪除,困滞之正复;故又取蜈蚣、水蛭两味虫类药。蜈蚣,辛温有毒,性燥烈,息风止痉,通络止痛,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气血凝聚之外皆能开之,用于“痹痛甚效”。水蛭性咸、苦、平,气腥善行,入血破散,“主逐恶血”。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水蛭小分子可入血成分具有较好的活血效应[2]。鸡血藤配伍蜈蚣、烫水蛭共奏通经活络之功,对于消渴痹证瘀阻痹痛为甚者尤为适宜,配伍颇为精当。

3 案例举隅

初诊:患者陈某某,女性,62岁。主因双下肢疼痛、麻木1余就诊。证见双下肢麻木,酸软无力,偶有刺痛,伴乏力、气短、自汗,畏风,既往糖尿病史10余年,平素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查舌、脉,舌质暗红,苔白,脉沉细。患者自诉平素易生气。查空腹血糖6.7mmol/L,血生化检查显示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下肢血管彩超示血管狭容斑块形成。结合舌、脉、症,四诊合参此为消渴痹症;患者糖尿病日久,素体气阴两虚,气虚无以行血,血虚脉络不利,而挟血,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故见下肢疼痛。患者平素易生气,结合舌脉,肝郁而至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加重疼痛症状;气血运行不畅,下肢失其濡养,而见麻木。乏力、气短、自汗、畏风皆为气阴两虚所致。舌质暗红,苔白,脉沉细是气阴两虚挟瘀之象。

处方:

黄芪30g 川芎15g 当归 30g 桃仁10g

红花10g 麸炒白术10g 茯苓10g 丹参20g

烫水蛭3g 香附10g 生地10g 鸡血藤30g

炒芥子10g 半夏15g 薏苡仁10g 甘草6g

每日1剂,分2次服,7剂。

嘱避风寒,注意休息,忌走长路、忌食辛辣肥甘,保持大便通畅,调节情志。继续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复诊:服用前方后,患者乏力、气短等症明显减轻,麻木疼痛解但不明显,考虑此证辨证清楚、理法方药得当,但患者病久且陈,恢复需要时间,故仍用原方,酌加蜈蚣1条以加强通经活络。

随访:患者多次寻求刘教授调理,在前方基础上随症加减,3 个月后患者诉偶有足趾麻木,余症向愈。

4 结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一种全球性流行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高,知晓率低,呈慢性进行性加重,刘教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失治误治则发为坏疽,甚至后期危及生命,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病痛折磨与精神及经济压力。刘教授充分发挥其优势,契合中医“治未病”的先进理念,辨证精准,遣药精当,可有效的延缓疾病进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其宝贵经验值得杏林同道借鉴与学习。

参考文献

[1]  廖二元,莫朝辉.内分泌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79-

1480.

[2]  王萌,.疏血通注射液的质量工艺与用药安全的相关性[J].中国中

药杂志,2012,37(18):2818.

汁,继续加强体育锻炼。经6次治疗后大便如常。3月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语:患者为中年女性,纳呆致气血生化乏源,故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虚则脏腑功能减弱,大肠传送无力,故见便秘。治当健脾补肺,润肠通便,用“山泽通气”法加乾卦。先刺艮位后刺兑位为“山泽通气” 法,可疏通肠道内阻滞,推动糟粕运行;艮卦对应胃、寅时(肺),且胃与脾相表里,故针刺艮卦一则健脾益气,促进气血生化,一则通调肺气、促进脾升胃降,通降大肠;兑卦对应肺脏、酉时(肾),刺之可补“气之主”、固“气之根”;乾卦对应大肠,刺之可加强大肠传导功能,且肺与大肠相表里,兑乾同刺表里两经同调,其效宏力专;另加用足三里健脾益气,气海大补元气;诸穴合用共奏益气通便之效。另有研究表明马铃薯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道蠕动,促进排便[4]。故嘱患者清晨空腹口服马铃薯汁,以辅助治疗。4 小结

朱老师不仅对传统针灸了熟于心,亦深谙《周易》之道,且对董氏奇穴运用自如,临床诊疗中思路开阔,疗效甚佳者不胜枚举。在便秘治疗中,朱老师以大肠传导失常为总的病机,以“山泽通气”法为总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加减变化,同时注重饮食调护,不仅近期效果显著,远期疗效亦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26.

[2]  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372-375.

[3]  黄剑,毛献双,黄卫.足三里封闭和TDP照射对腹部术后病人肠道功

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5(20):1820-1821.

[4]  吕巨智,染和,姜建初.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及保健价值[J].中国食物与

养,2009(03):51-52.

(上接第274页)

合于皮毛,故风、热之邪袭表,首先犯肺,肺失宣肃,继而影响水液输布,风水相搏泛溢于肌肤而致水肿[7]。久居湿处,或冒雨涉水,致湿邪入侵机体。湿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进而水湿停聚,发为尿少、水肿、腹水等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亦曰:“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热为阳邪,易耗气伤阴致肾精亏虚,并且热邪易与风、湿邪夹杂致病,病机复杂。此外饮食失调、劳逸失常、七情内伤等内因导致脾肾损伤,脾失运化,肾失封藏,湿邪内生,日久化热,湿热灼伤血络,血溢脉外,离经之血为瘀,或湿热壅滞,阻碍气血运行致瘀。湿热瘀贯穿始终,致本病迁延反复。中医认为蛋白尿是本虚标实之征,脾肾虚弱是病机关键,同时辨证论治风、热、湿、瘀、毒等标实,方能“邪去正安”。

参考文献

[1]  刘英超,高建东.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研究概述[J].中国中西

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11):1029-1031.

[2]  郭慧玲,陈秋,杨鸿雁,等.水陆二仙丹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医案1则[J].

黑龙江中医药,2014,43(06):12-13.

[3]  王海霞,罗耀群.中医理论与现代药理学中的黄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A].中国药学会.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

[C].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2013:5.

[4]  胡志亮,袁海浪,陶兰亭.李芳中医辨证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介绍[J].

新中医,2018,50(01):191-193.

[5]  杨世勤.刘宝厚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经验[J].甘肃中

医学院学报,2012,29(02):9-10.

[6]  刘尚建,王翚,王耀献,等.“肾络微型癥瘕”理论初探[J].中国中医基

础医学杂志,2009,15(09):9-650.

[7]  周国民.李建民教授中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

合肾病杂志,2018,19(02):98-100.

(上接第275页)

文档

朱庆军运用脐针“山泽通气”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拾萃

作者简介:通讯作者*:朱庆军(1968-),男,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针灸临床应用。·中医中药·朱庆军运用脐针“山泽通气”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拾萃李倩1,张蔷1,孙志伟1,朱庆军2*(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合肥;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摘要:总结导师朱庆军主任医师在临床中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便秘为临床常见疾病,朱老师以《周易》为理论依据,运用“山泽通气”法,辨证施治,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