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城市总体规划调查中最基本的手段是。A: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B: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C:访谈和座谈会调查D:文献资料运用E:综合治理
2、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中,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属于原则。A: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B:统筹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C: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D: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E:综合治理
3、制定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程序中,组织编制机关将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日。A:7B:15C:2D:30E:综合治理
4、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A: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控制和要求,以城市中准备实施开发建设的待建地区为对象,对其中的各项物质要素B: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用以指导建筑设计和各项工程施工设计C: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时刻考虑人是环境的使用主体,并且要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风俗习惯、文化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D: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E:综合治理
5、下列为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是。A:强制性内容应当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地加以确定B:强制性内容的表述必须明确、规范,符合国家有关标准C: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性规定;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D:强制性内容必须落实上级规划管理的约束性要求E:综合治理
6、在制图、虚拟现实等许多领域能得到广泛的应用的是。A:MSS图像B:气象卫星图像C:SPOT5卫星数据D:LiDAR数据E:经济
7、对土地和空间使用的直接调配涉及的实质上是一种的关系。A:相互作用B:协调C:利益D:协作E:综合治理
8、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区位及规划要求B:用地规模C:场地及环境条件D:经济性E:综合治理
9、由于城市规划的核心在于对的配置,因此城市规划就成为社会利益调整的重要手段。A:生产力水平B:上层建筑C:社会资源D:经济发展E:综合治理
10、最早采用大都市区概念的国家是。A:法国B:美国C:德国D:英国E:综合治理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设计工作范围尺度类型的是。A:宏观B:远观C:中观D:微观E:综合治理
12、按照层数的不同,可将住宅建筑分为四类: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那么6层住宅属于。A:低层住宅B:多层住宅C:中高层住宅D:高层住宅E:经济
13、对信息社会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发展趋势,叙述错误的是。A:大分散小集中B:新型集聚体出现C:快速交通网D:从圈层走向网络E:综合治理
14、为我国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是。A:自然保护区B:风景名胜区C:森林公园D:地质公园E:综合治理
15、《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城市设计的定义是。A: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设计B:对城市经济环境所进行的设计C:对城市自然环境所进行的设计D:对城市政治环境所进行的设计E:综合治理
16、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是。A:对具体地块的土地使用和建设提出规划控制指标的规划B:实现规划范围内具体的预定开发建设项目C: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及与权威性相容的灵活性,使规划管理人员在规划实施管理中有章可循、有理可争、有法可依,以“法治”取代“人治”D:针对城市中某一地区、街区等局部范围中的未来发展建设,从土地使用、房屋建筑、道路交通、绿化与开敞空间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出统一的安排E:综合治理
17、下列为小区路网基本形式的是。A:街坊式B:列举式C:周边式D:点群式E:综合治理
18、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特点是。A:全球城市化B:城市全球化C:全球城市化与城市全球化D:城市国际化E:综合治理
19、现阶段我国公共建筑抗震设防以为基准期,做到在多遇地震烈度下不坏,保证正常使用,在基本烈度下可修,罕遇地震烈度下不倒的目的。A:15年B:20年C:50年D:70年E:经济
20、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中,对车站间距应根据线路功能、沿线用地规划确定,在全封闭线路上,市中心区的车站间距不宜小于km。A:0.5B:1C:1.5D:2E:经济
21、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城市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城市地域的扩展方式可以分为外延型城市化和城市化。A:集中型B:扩散型C:飞地型D:积极型E:经济
22、铁路的的位置既要方便旅客,又要提高铁路运输效能、并应与城市的布局有机结合。A:中间站B:区段站C:编组站D:客运站E:综合治理
23、居住区绿地一般面积不大,应处理好绿化和各种设施的尺度关系,按照行为心理规律,塑造宜人的场所,也可增加文化元素,烘托居住区文化氛围,这说明绿地的规划设计应具有。A:可达性B:功能性C:亲和性D:经济性E:综合治理
24、建筑物各类组合空间,由于其性质的不同必然有之分。A:主与次B:大与小C:远与近D:闹与静E:经济
25、下列对中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概括中,不正确的是。A: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B: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C: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D:计划经济下以私营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依据__。A.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财产权C.对民事纠纷的处理不服D.地方性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
2、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无形的城镇化”是指。A:意识上的城镇化B:精神上的城镇化C:形态上的城镇化D:生活方式的城镇化E:物质上的城镇化
3、建筑建造控制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良好环境条件,对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布置和建筑之间的群体关系做出必要的技术规定。其主要控制内容有等。A:建筑高度B:建筑后退C:建筑间距D:建筑密度E:建筑体量
4、镇的规划等级层次在县域城镇体系中一般分为。A:县城关镇B:建制镇C:中心镇D:集镇E:一般建制镇
5、当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趋势是__。A.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生态规划B.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环境规划C.基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和区域关系演化的城市内部结构重组D.基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和区域关系演化的城市体系规划
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注意事项有。A:加强建设项目多方案论证B:重视环境详细评价C:重视建设项目的技术问题D:避免环境影响评价的滞后性E: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7、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深度要求包括。A:深化和细化城市总体规划,将规划意图与规划指标分解落实到街坊地块的控制引导之中,保证城市规划系统控制的要求B: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进行项目开发建设行为的控制引导时,将控制条件、控制指标以及具体的控制引导要求落实到相应的开发地块上,作为土地租让、招议标底条件C:所规定的控制指标和各项控制要求可以为具体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的建筑设计或景观设计等个案建设提供规划设计条件D:根据相关规划(历史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落实相关规划控制要求E:根据城市安全、综合防灾、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建议和开发控制要求
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编制保护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点,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保护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编制和落实B: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分析自然环境和相关特点,因地制宜确定保护原则和工作重点C:编制保护规划要从城市总体上采取规划措施,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又要注意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使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D:编制保护规划应当突出保护重点,即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及其环境,特别要注意濒临破坏的历史实物遗存的抢救和保护E: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包括城市格局及传统风貌的保持与延续,历史地段和历史建筑群的维修改善与整治,文物古迹的确认
9、在确定城市排涝标准时.要根据受涝区的,合理选择降雨历时、重现期和雨水排除时间。A:受涝后损失大小B:重要性C:技术经济条件D:影响程度E:人员聚集程度
10、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方法中,焚化法的特点有。A:费用少B:操作简单C:占地少D:对环境影响小E:效果好
11、人民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情形包括。A:认为行政机关违反要求履行义务的B: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C: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D:对行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不服的E: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12、以用电水平法测量电量时,一般以进行计算。A:人口B:建筑面积C:建筑层次D:功能分区总面积E:功能分区总体规划
13、划定风景名胜区的范围应当符合以下原则,包括以及兼顾与行政区划的协调一致性。A:商业开发收益的连续性B:自然与人文景观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C:历史文化与社会的连续性D:保护、利用、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E:地域单元和生态系统的相对性和完整性
14、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要加强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协调,推进区域范围内基础设施相互配套、协调衔接和共建共享。A:基础设施建设B:交通设施C:重大项目建设D:生态环境保护E:土地和资源利用
15、城市现状图的图纸比例为1:5 000~1:25 000,应标明城市(. )。A:各类主要建设用地B:主要建设用地范围C:主要干路D:重要的基础设施E: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
16、对社会的管理必须以有效地整合整个社会资源为基础,要善于利用对公共资源和民间资源充分利用和整合。A:机制B:市场机制C:社会自治机制D:监控机制E:市场竞争机制
17、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A: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B: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C: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D: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应的保护措施E: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18、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范围内严格禁止的活动有。A: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B: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活动C:在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D: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E:在历史建筑上刻画、涂污
19、城市规划行政体系通常是由所决定的,但也与国家法律的授权直接相关。A:行政管理权限的分配B:国家的行政体系C:行政组织的架构D:行政运作框架E:行政过程的整体
20、城市经济区组织的原则包括。A:可达性原则B:过渡带原则C:边缘城市原则D:联系方向原则E:兼顾行政区单元系统性的原则
21、垂直停车方式是最常用的停车方式,特点是。A:能适应同时停放不同车型的车辆要求B:停车带和通道的宽度最小C:通道宽度较宽,单位长度內停放的车辆最多D:占用停车道宽度最大E:用地紧凑且进出便利
22、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有__。A.舒适性原则、审美原则、生态环境原则B.舒适性原则、艺术原则、整体性原则C.因借原则、历史文化保护原则、整体性原则D.因借原则、历史文化保护原则、环保原则E.舒适性原则、审美原则、环保原则、艺术原则、因借原则、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23、基于工程建设特点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舒缓措施包括。A:管理措施B:替代方案C:补偿措施D:环境保护工程措施E:生产技术改革
24、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乡村建设规划管理的主要程序的是。A:申请B:审核C:核定D: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E:竣工验收资料的报送
25、市域城镇空间由中心城区及周边其他城镇组成,主要组合类型有。A:均衡式B:单中心集核式C:分片组团式D:轴带式E:扇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