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系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技能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文化道德修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针灸推拿、康复保健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面向基层,能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诊所及其它医疗保健机构从事针灸推拿、康复治疗、保健按摩等临床医疗和保健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针灸、推拿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针灸推拿诊疗各科疾病和进行预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1、知识结构要求
(1) 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经络腧穴学、针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等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 掌握中医相关康复知识、传统演练及保健养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3) 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西医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具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结构要求
(1) 物理治疗技术能力
1) 能徒手对患者进行软组织牵张训练;能正确运用良肢位摆放与体位转移技术;能对患者进行平衡与协调训练;能对患者进行徒手牵引治疗。
2) 能熟练掌握多种医疗器戒使用方法,运用现代物理因子治疗,如牵引、电疗、声疗、热疗、冷疗、光疗、水疗、磁疗等。能对患者进行有关保持和发展身体运动功能的宣传教育。
3) 能指导患者进行中国传统如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的训练。
(2) 掌握和运用医学知识能力
1)熟练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
2)熟练掌握针灸推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3)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
4)熟悉其他康复治疗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
(3) 其它能力
1) 态度和蔼,体魄强健,有持久耐力。
2) 具有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具有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和医疗纠纷协调能力。
3、 素质结构要求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远大志向和崇高使命感,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2)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积极实践,刻苦钻研,严谨求实,勇于创新,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3) 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阔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具备自主获取知识、正确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4、 职业资格能力要求
本专业学生学习期间,可参加保健按摩师资格考试,取得保健按摩师资格证,毕业一年后可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两年后再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可晋升职称。因此,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具备中西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分析和解决常见病相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具有规范熟练的针灸推拿专业操作技能;
(3)能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
(4)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5)能够进行健康教育和初级卫生保健指导;
(6)了解针灸推拿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能力。
(7)具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能顺利地阅读中医针灸推拿古籍、文献。
(8)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书刊。
(9)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并通过相应等级考试。
三、招生对象、学制与总学时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2.修业年限:三年。
3.学习方式:全日制。
4.总学时:课内总学时1698学时,毕业实习42周,计720学时,总计2418学时。
四、教学安排与时间分配
| 学年 | 教学周 | 入学教育 及军训 | 考试及职业资格考试辅导 | 劳动及 机动 | 毕业教育 就业指导 | 假期 | 合计 |
| 一 | 35 | 2 | 2 | 1 | 12 | 52 | |
| 二 | 34 | 2 | 1 | 1 | 10 | 48 | |
| 三 | 42 | 1 | 1 | 44 | |||
| 合计 | 111 | 2 | 5 | 2 | 2 | 22 | 144 |
主干课程:《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纲要》、《贵州省情教育》、《体育》、《英语》、《就业指导》、《卫生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人际沟通》、《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治技术》、《外科学》、《经络学》、《腧穴学》、《针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急诊医学》、《医学伦理学》。
教材选用国家教育部、卫生部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规划教材。
六、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共实习42周(每周计1学分)。
具体安排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
七、考核
1、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生学习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实验实训和毕业实习4种,所有课程均应参加考核,成绩合格,毕业实习合格,达到规定学分,思想品德鉴定合格,方可毕业。
2、毕业考试科目:《中医内科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
八、对教学计划必要的说明
1、《形势》一课主要以课堂教学、讲座形式进行。
2、《就业指导》一课安排32学时,课堂教学14学时,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安排18学时。
3、体育课在第二学年安排为选修课、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
4、《西医内科学》包括《传染病学》,共54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训8学时。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见附表1)
